您的位置:首頁>型男>正文

科普丨一款優質實戰籃球鞋不可或缺的科技

選車看性能,買鞋看配置,所謂萬事無完美,一雙球鞋兼顧各種打法的極端存在小編我也不曾見過。選實戰鞋當然還是匹配自己雙腳的選擇最好,那麼作為一個真正的實戰黨怎麼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選擇不同性能側重的球鞋呢?今天我們來聊聊實戰黨選鞋。

緩震

BOOST

說到緩震,這是大家最喜歡的標題了,為啥,軟唄,但你要認軟就是好,那麼可以直接跳去下一個選鞋要素了。緩震科技五花八門,我們撿熱度最高,大家最喜歡的主流緩震來說說。首先是近兩年大熱的BOOST,至於它是怎麼製造的我就不再廢話科普了,對實戰沒啥用,我們只用知道一點就是它在籃球鞋中的應用形式。早先的ROSE6,ROSE5,採用的是前後掌分離BOOST,現在ADI看起來好良心ROSE7,HARDEN1,EXPLOSIVE一眾球鞋都採用了全掌BOOST。

一片式的BOOST看似非常好,但小編要說有一點不那麼完美,那就是目前來說,一片式的BOOST密度很難做到前後區別。

我們知道前後掌發力在籃球運動中是截然不同的,後掌經常承載的作用是落地緩衝,需求的是吸震,而前掌則更多的是跟爆發力有關的起跳,蹬地,需求的是迅速回饋。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前後掌需要的緩震,或者說回饋需求是不同的,雖然全掌BOOST的鞋款BOOST厚度前後落差比較大來迎合前後掌不同的需求,但只改變厚度的手段太單一,即使再大的前後掌落差,想要做到完美的籃球體驗,還是需要分區域分密度細化緩震點。

最後BOOST雖好但不是適用於所有人,對於彈跳勁爆,經常跳投的朋友選全掌BOOST會更加適宜,它的後掌吸震能力會有效吸收落地時地面對於腳的應力,而前掌薄而彈的BOOST起跳回饋非常明顯,跳跳男們無論是搶板還是跳投都會感到充分的回饋。

ZOOM

然後就輪到說我們的萬年ZOOM,不同於材料緩震,ZOOM的緩震來源是材質內可流動的氣體,ZOOM依靠纖維絲將氣體容器的形狀限制住,這樣就得到了我們常年使用的空氣緩震。相比改變BOOST密度,形狀以及厚度來調控回饋的手段來說,ZOOM的調控方式更加巧妙,全掌ZOOM因為容器面積變大,當單一前掌或後掌的發力成點或狀局部發力時,氣體由一點擠壓到另一邊的路徑變長,恢復時間變慢,所以腳感會更加軟,回饋卻變慢,但是籃球運動大部分要求的都是腳步迅捷,這也是為什麼全掌ZOOM做的很薄的原因,薄會從根本上改變ZOOM內氣體的容積。而小容積的全掌ZOOM由於氣體流動空間相對較小,所以回饋會更加快,腳感會是舒適帶有韌性,但是腳感未必會那麼迅捷明顯。

例如KD8(很多人說KD8只感受到第一蹠骨下的彈彈回饋,看看鞋底你會發現這一塊的ZOOM被分割開來,這就是分區域後,區域ZOOM容積變小,回饋變迅速腳感變明顯的指證,而其它部分的全掌ZOOM直觀感受就不會是那麼彈),HD2016FK中ZOOM的使用。而為了平衡前後掌不同的需求,AJ還用上了FLY SPEED板,也就是塊能夠讓全掌ZOOM的前掌部分更大面積受到均衡擠壓的一塊平板,當前掌主要發力點發力,前半部分SPPED板覆蓋的地方都會平均施力,將前掌局部式對ZOOM的壓迫變成大面積的面式壓迫,從而得到更快的前掌回饋,另外再加上ZOOM靠外放置,在前瞻觸地時,用平整的地面再另一面進行面式觸地,可以想像為兩個平板夾氣球與兩跟指頭戳氣球的不同感覺來得到更有效的回饋,燃鵝斯認為這種設定的作用還是抵不上小區域ZOOM帶來的回饋迅速,AJ30與AJ31的腳感區別就能說明這一點。

包裹,支撐

鞋面部分,包裹感在籃球鞋中的體現與其他鞋子一樣是跟舒適性掛鉤的,除了舒適性以外作為籃球鞋我們還需要又一定的支撐性,同時兼具包裹性和支撐性的鞋子無論對於哪個位置的球員都同樣重要。

但是目前來說使用同樣材質來實現這兩點確實有些難,比較硬質的材質支撐出色但通常形變程度較小,很難主動貼合不同人的腳面,容易造成壓腳的感受,例如KD7ELITE。包裹性好比較舒適的材質通常帶有彈性但是形變太大很難帶來靠譜的支撐效果,例如HD2016FK。這就給選鞋子造成了一定的難度,一般來說時下的鞋款的解決方式是這樣的,使用較硬較輕薄的材質做外殼,例如FUSE,再使用較厚實的填充物做內部包裹,例如HD2016,細節方面再輔以網布等等局部材質搭配賦予鞋子關鍵部位的透氣和彎折能力,這樣的例子非常好,非常實用,但是形式比較老套。

耐磨,抓地力

先來說抓地力吧,講到這裡就比較簡單了,抓地力不僅看外底也要看地面,默認都是平整塑膠地的時候,影響抓地力的要素主要會有三點,第一是外底材質,第二是外網底路,第三是外底觸地面積,這與增加摩擦力的要素是相吻合的,軟的橡膠抓地力通常會比硬質的橡膠更好,紋路細密的通常要比紋路稀疏的抓地力更好,觸地面積大的通常要比觸地面積小的抓地力更好,因為滿足摩擦力的條件便是增加接觸面積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當然還有施加更大的壓力。

這也是為什麼粗水泥地摩擦力更大,大體重的人穿鞋鞋底摩擦力更大的原因。所以我們選鞋子不考慮其它因素只考慮抓地的時候直接選擇那種全大底接觸地面(CURRY3),或者紋路細密(KOBE10),或者橡膠更軟(EXPLOSIVE)就好。

燃鵝,如果你更考慮到耐磨性的話,恐怕就要犧牲一點抓地力了。很多人說現在的高端球鞋就是橡皮擦,太費。這一點沒錯,但球鞋廠商設計專業籃球鞋的時候肯定是以增大摩擦力為主要開發點而不是耐磨性,畢竟抓地好的球鞋能提升運動水準,但耐磨好的球鞋只能提升球鞋使用壽命,球鞋使用壽命對籃球運動是沒有太大幫助的...那麼希望抓地力好耐磨性好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嗎?其實也並不是如此,我們可以選擇全觸地,紋路細密的大底,同時我們還可以要求鞋底紋路深,材質硬來保證一定抓地力的同時保證球鞋使用壽命。

護踝:

這一塊比較簡單,說到護踝和腳踝包裹,這兩點其實是緊密聯繫的,當然我們需要先把低幫排除出去,只看目前世面上的高幫,你會發現,高幫不意味著護踝和腳踝包裹性就好,例如explosive,kd8elite,hd2016fk,都不是護踝效果很好的球鞋。一般護踝好就需要滿足兩點,第一鞋幫硬質,第二鞋幫能夠很好的包裹住腳踝。至於第一點我們很好選擇,看看鞋幫填充是否厚實,鞋幫裡是否有硬質材料就好。而第二點的關鍵在於球鞋的鞋帶孔是否系的足夠高,球鞋口是否屬於環繞式。鞋帶孔是否系的高這個好理解,但是求鞋口是否屬於環繞式相信大家就不那麼理解了。

我們拿LBJ13ELITE來舉例,這款鞋子的鞋幫正後方開了一個V字口,這個口雖然方便了穿脫減輕了鞋身重量,但是當你把鞋帶系高系緊,你會發現兩邊的鞋幫因為有這個口的存在還是很容易掰彎,這樣無疑就會影響到護踝效果。平時不喜歡戴護具,但是又對腳踝包裹和保護有要求的朋友選擇球鞋的時候一定要看仔細喲,不過話說回來,時下流行的輕快的籃球打法,為了追求靈活輕質,有時候鞋子護踝不護踝可能你也不那麼在意了。

最後,分解了幾個部分的實戰黨買鞋需要考慮的因素,不盡全面,例如透氣性這種對於籃球實戰來說不是直觀重要的性能就不再贅述,雖然不能在網路買鞋時代替實物的親身測試,去匹配你的腳型,匹配你的運動習慣,來完全去匹配你的這些同樣重要的需求。但大家根據不同的自身需要來看測評,看配置,相信也一定會縮短你買到最適合自己特點的球鞋的時間。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