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一部好看的電視劇、一部好看的電影,往往都能吸引到一定數量的粉絲。而與追星一樣,喜歡一部電影劇集的粉絲也會對作品的周邊產品感興趣,所以現在不少走紅的電視、電影作品大多都會推推手辦、搞搞展覽。此外越來越多的公司也看中了遊戲這個平臺,推出劇集聯動遊戲或者電影同名遊戲,把遊戲粉導向影視作品,把影視粉導向遊戲。比如之前 AMC 推出的《行屍走肉》、《荒原》手游、華納推出的《樂高蝙蝠俠電影遊戲》、以及最近為了宣傳新片而推出的同名手游新作——King Arthur: Legend of the Sword《亞瑟王:鬥獸爭霸》。
由於《亞瑟王:鬥獸爭霸》要在今年 5 月才上映,所以為避免劇透、其同名遊戲所提供的內容還很單薄。這樣的做法其實挺正常,不過有的玩家對這款遊戲的看法就比較不一樣,理由不是因為遊戲內容單薄、也不是因為遊戲玩法不好,而是因為遊戲主角亞瑟王“竟然”是個滿臉胡茬的大老粗,而不是萌妹子……
簡單搜索一下我們其實就可以知道,這次的電影是以傳奇的不列顛國王——亞瑟·潘德拉貢(Arthur Pendragon)為主角,那遊戲主角是一名“漢子”也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搞事”的玩家則表示“吾王不可能是男的”、“吾王最美”…..好吧,看來是 FGO 中毒太深,遊戲玩多了潛移默化就把妹子版當成正版了。本來這種事也是大家看看笑笑就過了,但“FGO中毒化”評論之多,讓不少普通玩家都忍不住噴了起來,場面一時火爆。
在 FGO《命運/冠位指定》(Fate/Grand Order)中,Saber 阿爾托利亞·潘朵拉貢(Arturia Pendragon)一角是根據傳說版亞瑟王來修改的,最大的差異就是將原型人物性轉,在遊戲裡以萌妹子形象出現。作為可愛的女孩子,吾王的身高只有 154 cm,但與傳說亞瑟王一樣,她也恪守騎士精神,並且以聖劍(Excalibur)為武器,戰力強大不容無視。
而傳奇人物亞瑟王本名亞瑟·潘德拉貢,與 Saber 相反是個健碩的七尺男兒,金髮碧眼、整潔清秀,善良正直的同時又善於思考和作戰。作為一個傳說中的人物,人們對他的認識大多來自凱爾特神話傳說和中世紀的野史文獻,所以他是真實存在、又或者只是以某位歷史人物為原型而塑造出來,這點史學界還尚且存在爭議。
這兩者雖然同為“亞瑟王”,但其形象所面對的人群並不一樣,因此也存在很大的區別,很多玩 FGO 的玩家也知道 Saber 妹子的原型就是這麼個漢子。“搞事”玩家能鬧出認錯人、留下“吾王萌妹子”這樣的評語,也難怪會引發罵戰,畢竟作為原型的“永恆之王”——亞瑟王可真是一個古今中外流傳甚廣的傳奇人物。
關於亞瑟王的故事有很多,比較經典的包括“石中劍”、“聖劍”、以及“圓桌騎士”等。這些故事的知名度之高,即使是在被黃種人佔據的地球另一邊,也差不多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傳說中的亞瑟王是前任國王尤瑟和康沃爾公爵之妻的私生子,由於身份容易遭到迫害所以自打一出生就交由魔法師梅林撫養,梅林隱藏了他的身份並把他撫養成人。尤瑟王過世後,梅林向主教建議選拔新國王,而選拔的方式則是通過拔出教堂墓園中的“石中劍”(Caliburn),機緣巧合下這把神劍被原本沒有資格參與選拔的亞瑟拔了出來,梅林這才揭曉了他的身份,輔佐他成為國王。
“石中劍”的故事實在太過經典,所以在很多關於亞瑟王的改版、改編作品中都會出現,甚至一些毫不相關的地方都會貼個熱點,比如 TCG 手游《英靈召喚師》中的卡牌:
遊戲《QQ飛車》中的 C 級賽車:
臺灣偶像劇《終極一班》中王亞瑟使用的上古武器:
連前不久播出的美劇《明日傳奇》裡也來了次穿越,把命運之矛的碎片藏在了石中劍裡:
也許就是因為太出名被到處借鑒使用,所以久而久之人們開始把它默認為亞瑟王慣用的武器,並且和聖劍/王者之劍(Excalibur)混淆了。但其實石中劍並不是聖劍,聖劍是在亞瑟王違反騎士道比武被伯林諾王(Pellinore)斬斷石中劍後,經由梅林指引從湖中仙女處獲得。
據說此劍是精靈在阿瓦隆(Avalon)打造,劍身華貴且鋒利無比,劍鞘更是擁有護主神力,可使人長生不老。憑藉著聖劍的力量,亞瑟王后來征戰沙場幾乎所向無敵。獲得聖劍時梅林還問他更喜歡劍身還是更喜歡劍鞘,他選擇了鋒利的劍身,這也成了後來他丟失劍鞘、被徹底擊敗的引子。
與石中劍一樣,聖劍作為亞瑟王的代表性武器,也在很多作品中被借鑒和惡搞,比如《聖鬥士星矢》中摩羯座黃金聖鬥士修羅所使用的聖劍:
《刀劍神域》中桐人在 ALO 時使用的武器(斷鋼劍):
《數碼寶貝》中神聖天使獸右手所持的劍:
還有《噬魂師》中呈人形出現的聖劍,無比強大卻非常囉嗦,使用條件太過無厘頭和困難所以只有希洛(hero)一人能夠堅持:
憑藉著出色的謀略、強大的武器,亞瑟王率領部下贏得了多場戰役,擴大了實力的同時也不忘繼續鋤強扶弱,也因此得到了許多騎士的擁護。騎士們都從屬於自己所擁護的騎士、也分成了多個小派系,為此亞瑟王建立了圓桌騎士制度,讓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發言權。
圓桌騎士中就包括蘭斯洛特(耶穌基督的第八世系)、高文(最初用白馬王子形容的人)、加拉哈德(蘭斯洛特之子,最純潔的圓桌騎士)等知名的騎士。即使是傳說,圓桌騎士的偉大行為與事蹟也同樣廣為流傳、為人稱頌。
有了圓桌騎士的支持,亞瑟王的領土不斷擴大,後來甚至擊敗了羅馬帝國的盧修斯大帝,可以說是他傳奇生涯中最輝煌的一段日子。但石中劍被斷、選擇了鋒利的劍身都意味著亞瑟王放不下勝負欲、放不下名利。一個人再強大,當他被功名利祿蒙蔽了雙眼時,也無法看清哪條是正確的道路,亞瑟王也不例外。
比如他被摩根使計上了床,生下了莫德雷德,由於梅林預言莫德雷德未來會顛覆他的王權,他就把和莫德雷德同年齡的嬰兒都送上船順流漂走,可誰成想莫德雷德大難不死,長大成人還加入了圓桌騎士,一直默默等待著復仇的機會。
由於亞瑟王“出軌”,王后桂妮維亞也咽不下這口氣和蘭斯洛特來了個柏拉圖式戀愛,這也使得蘭斯洛特和亞瑟王之間有了芥蒂,後來亞瑟王還乾脆下令追殺他。同期亞瑟王也迷上了尋寶,就派遣了大量的騎士出去尋找曾接過耶穌基督血液的聖杯,最後聖杯被最世俗的勃斯、最單純的帕西法爾和最純潔的加拉哈德找到,但只有加拉哈德可以捧起聖杯,最終上了天堂。
尋寶和追殺蘭斯洛特使得王國戰力分散,給了莫德雷德趁虛而入的機會。在順利偷走亞瑟王的劍鞘之後,父子倆戰場兵刃相見,雖然亞瑟王用長矛刺穿了莫德雷德,但也受到了致命傷。在確認了聖劍確實被投入湖中之後,亞瑟王最終死去,一代“永恆之王”就此長眠(另一版本是亞瑟王被送往阿瓦隆醫治,從此沒了消息)。
由於亞瑟王的故事大多源於神話傳說,流傳至今出現了幾種不同版本的說法。有的學派認為歷史上根本就沒有亞瑟王這個人,他可能是一個凱爾特神話中神靈的人格化;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亞瑟王是真實存在的,按照時間推論應該是羅馬或者前羅馬時代的人物,很可能就是“Brettones之王”——Riothamus;可惜歷史上關於 Riothamus 的資訊也非常少,有關亞瑟王的傳說中也沒有比較具體地描寫他的個人生活,所以無法比對,最終也還是無法證實亞瑟王這個人是否存在過。
但無論如何,亞瑟王的故事還是通過小說、詩歌等相關文獻在民間廣為流傳,慢慢地也成了各個領域都爭相使用的素材,比如電影、電視、動漫、音樂劇以及遊戲等。像 FGO 和《亞瑟王:鬥獸爭霸》就是遊戲中的代表之一,只不過它們把亞瑟王刻畫成了完全不同的兩種形象,就可能使得熟悉傳說的玩家和偏愛二次元的玩家有了意見分歧,幾句無心的玩笑話無意間就成了罵戰的導火線。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亞瑟王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也可能有千千萬萬,儘管大家看法不同、意見相悖,但為了傳說和二次元的差異在不合適的地方引戰、互撕,這就有點失禮了。還是如果真喜歡亞瑟王,不管是傳奇版還是 Saber 版,都應該學習一下他們的騎士精神:謙卑、榮譽、誠實、公正。像圓桌騎士那樣,擁抱圓桌所代表的互相尊重。
查看更多精彩「遊戲之外」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