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太多人說過,今年的奧斯卡,就是《愛樂之城》《月光男孩》和《海邊的曼徹斯特》三足鼎立。
但,其他的提名影片也不該被當成空氣。
不被看好,不代表不優秀。
奧斯卡三大熱門Sir都點評過了,開獎(2月26日)前這幾天,就來說說那些“冷門選手”。
但一口也吃不成個胖子。
文 /大豆
毒舌電影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這部電影,不僅拿下了6項奧斯卡提名(跟《海邊的曼徹斯特》並列),而且也都是重磅獎項:最佳電影、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最佳改編劇本。
就是它——
注:下文有劇透。
《雄獅》
Lion
IMDb 8.0,爛番茄 85%的新鮮度,而豆瓣卻只有 7.6。
我承認,在今年的所有提名影片裡,《雄獅》可能不是劇情上最出彩的一部,但它一定是最能暖心的那部。
這是一個印度版的“小蝌蚪找媽媽”:
年幼的小薩羅(桑尼·帕沃 飾)在火車站與哥哥走失,經歷了種種苦難之後,被來自澳大利亞的布萊利爾夫婦收養。成年後的薩羅在一次聚會上被喚起了鄉愁,決心尋親,最終通過穀歌地球找到了家鄉的位置,與親生母親團圓。
這不是一個穀歌廣告,而是一件真人真事。
《雄獅》劇情極為簡單,但在導演加斯·大衛斯(Garth Davis)和攝影指導葛列格·弗來瑟(Greig Fraser)鏡頭下,整個故事顯得無比細膩、動人,對“尋親”這個普世的主題有著豐富的闡釋。而真實故事的加持,更讓電影有了直擊人心的力量。
電影的開場,是一組美到令人窒息的俯拍空鏡:
從有著懸崖峭壁的碧藍海岸線,穿過各式各樣的民居和房屋,最終定格在了荒涼貧瘠的黃色山丘溝壑上。
然後,飾演童年薩羅的小演員,在一個滿是金黃色蝴蝶的山谷裡,登場。
如果說電影是營造視覺奇觀的藝術,在開場這幾分鐘裡,《雄獅》就已經做到了。
然而,這一組鏡頭的作用,絕不止展現視覺奇觀這麼簡單,畢竟這種“上帝視角”的鏡頭其實並不少見。
而在這部電影裡,可能“衛星視角”這個詞才更為貼切——因為,這就是通過穀歌地球觀察地表的視角。
換句話說,這是薩羅整個尋親過程的視角再現。
這是目前其他任何藝術形式所無法實現的震撼。
隨著劇情的展開,電影的前半段劇情也開始步入正軌。
為了補貼家用,懂事的小薩羅求著哥哥帶他一起外出打工。然而,小薩羅終究是因為年紀太小而在車站睡去,醒來之後,哥哥早已不見蹤影。
儘管哥哥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要待在原地不動,但小小的薩羅還是忍不住開始尋找哥哥。在尋找個過程中,他誤上了一輛列車。
他在空蕩蕩的車廂裡大聲呼喊,奔跑,但卻無人應答。
直到幾天之後,他來到了距離家鄉1800公里之外的加爾各答。
這裡沒有哥哥,沒有媽媽,甚至,當地人說的都不是小薩羅會的印地語,而是孟加拉語。
他爬上月臺的柱子,竭盡全力地呼喊哥哥的名字,呼喊媽媽,還是沒有人應答。
勉強扒著售票視窗,說出家鄉的名字,想要搭上回家的列車,不僅沒有人幫他,還被人群推搡、責駡。
無依無靠的小薩羅被迫開始了他的歷險記。
先是遇到了一群粗暴的人販子。
昏暗的隧道,晃動的鏡頭,快節奏的剪輯,看不清小薩羅的無助和不知所措的表情,但讓觀眾的心緊緊地揪著。
逃掉的小薩羅獨自走在鐵軌上,終於遇到了一個好心人。
她說印地語,帶他回家,給他吃東西、喝飲料,還說等會會有人帶他去找媽媽。
等到了什麼結果?鏡頭語言再次傳達出了文字無法表達的資訊和情緒——
飄動的粉色窗簾,好心人審視小薩羅的眼神,都充滿了情☆禁☆色的意味。而他輕輕撫摸著小薩羅臉龐的動作,看起來也十分令人不適。
當觀眾還在將信將疑的時候,導演直接戳破了謎底——
“好心人”上一秒還是天使,下一秒就變成了惡魔。
再次被拐,好在小薩羅再一次逃脫。在街頭流浪了一個多月後,小薩羅終於被送進了收容所。
然而,收容所也有蹊蹺。
每一個被“帶出去”的孩子,並不是真正被收養,而且孩子們都顯得那麼的抗拒,令人心生疑問。
再看看這句“天亮之前帶他回來”的臺詞——天黑了要把孩子帶出去幹什麼?
其實真相已經不能更明晰了。
印度的兒童性☆禁☆交易一直以來是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而每年近10萬的走失兒童就是毫無庇護的潛在“貨源”。
由於法律的不完善和處罰措施的不到位,執法部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慈善機構”更是從中撈取黑金。
導演前面這一整段故事節奏的拿捏把控相當到位。觀眾一口氣還沒喘勻,下一個戲劇點就接踵而至。
直到“20年後”的字幕浮現,才讓觀眾真正在情緒上稍微放鬆下來。
妮可·吉德曼在片中飾演薩羅的養母
可惜到了這裡,也進入了影片較為拖遝和混亂的部分。導演試圖同時處理薩羅與養父母、與女友、與弟弟以及與自己這四組矛盾。
但顯然,前有薩羅的童年經歷,後有他的尋母之路,電影留給處理這四組矛盾的時間太匆忙了。
所以我們看到了一系列緊趕慢趕的交代——
成年後的薩羅突然就被聚會上的糖耳朵(薩羅小時候最喜歡的食物)喚起了鄉愁,突然發了瘋似的要找到自己的家,突然與女友和養母都無法好好相處,而又突然放棄為之努力了那麼久的尋親計畫……
魯妮·瑪拉在片中飾演成年薩羅的女友
在畫面上,大量薩羅記憶裡的閃回讓本就混亂的敘事變得更加混亂。因此,這一段的情緒推動,基本依靠配樂來完成。
好在往後的故事有所起色。
某天晚上,薩羅無意間再次點開穀歌地球,在一個他搜尋範圍之外的地方,找到了童年記憶殘片裡那座熟悉的車站,那個他沉沉睡去之後,就再也沒見到哥哥的火車站。
終於,在二十幾年之後,薩羅踏上了回家的路。
到了這裡,電影也終於在地理上畫下了一個完整的圓:
電影開場在澳大利亞,跟著薩羅的記憶回到印度,薩羅被領養到澳大利亞,最後,他踏上了印度的故土。
夕陽、橋洞、樹林、小巷,一個又一個無比熟悉的場景,按照和開場相反的順序依次出現。每一個場景的再現,我們都知道,薩羅離家更近一步了。
正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細節,才讓電影顯得飽滿。而每一處觸景生情,都有著炙熱的情感溫度。
電影的情感高☆禁☆潮,自然是母子相逢的段落。但對於我來說,最讓我動容的,是電影的最後一幕。
當薩羅得知心愛的哥哥早就離世的消息之後,來到了當年和哥哥打鬧嬉戲的那段鐵軌。
鐵軌,是薩羅和哥哥童年裡最美好的記憶,也是讓薩羅和家人分離的禍首。
上一次,薩羅誤搭上火車,哥哥找不到他;現在他回來了,卻再也找不到哥哥。
在暖色的夕陽中,成年的薩羅也看到了童年的哥哥和年幼的自己,一樣還在鐵軌上嬉戲打鬧。
而這,也是電影在感情上畫滿的一個圓。
我在電影院裡看完這部電影,結束字幕升起時,我透過淚光,瞥見坐在我隔壁座位的壯壯的白人大叔,正用手擦去了眼角的淚。
這是一部能夠超越國界和文化,給人情感共鳴的電影。
不論是電影的細節設置,還是情緒鋪陳,都直戳觀眾淚點。
而電影涉及的社會問題——印度的兒童拐賣和非法性☆禁☆交易——都點到為止,不做過多的煽情和批判,恰如其分。
說到這裡,很自然的,我想起了一部同樣講述拐賣兒童主題的國產片,陳可辛導演的《親愛的》。
同樣也是走失兒童的故事,同樣也是讓人揪心的情節,同樣也是偏克制的表達。
但兩部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視角的選擇。
《親愛的》從成人的角度出發,著力點在親生父母尋子和“養母”的矛盾上,更多的時候,讓人對人販恨得咬牙切齒。
而《雄獅》則選擇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從小薩羅的一路歷險中,再牽扯出社會現狀、法制漏洞等更深層次的議題。
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更容易讓觀眾入戲,產生共情。
《紐約時報》影評人說:
只要你曾經是個孩子……你就會被這部電影深深震撼。
《雄獅》讓我感到震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還是一部以印度演員為核心、以印度為主要故事發生地,在好萊塢主流電影圈引起極大關注度的電影。
這也是成年薩羅的飾演者,90年出生的印度裔演員戴夫·派特爾(Dev Patel),繼《貧民窟的百萬富翁》(2008)之後,再次受到好萊塢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並提名奧斯卡的最佳男配角。
上一次與印度有關的電影受到這樣的關注,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而中國電影在奧斯卡之路上走得最遠的,還要追溯到《臥虎藏龍》(2000),至於華裔演員在好萊塢戲路的局限性,就更不必多說了。
有趣的是,就在上周,中美合拍的“重工業產品”《長城》在全美3200餘家影院上映。
這部電影在美國的風評,一個字總結,慘。(具體美國網友的吐槽請移步Sir前兩天的推送:「長城」美國被罵慘,暴露的是中國電影土豪的虛弱)
我的美國朋友看過《長城》之後問我,為什麼一個這麼中國的故事,要以幾個白人為主角?
我猜,對內讓中國觀眾感覺倍兒有國際范,對外讓老美不犯臉盲症?
但對於故事,意義何在,我也不知道。
還是要再說一遍那句話,長城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人性。
而今天,關於亞洲文化背景如何與好萊塢溝通、結合,《雄獅》在人性的刻畫和情感表達上,給我們好好上了一課。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