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家的小朋友2歲半,半夜正睡著覺突然哭著嚷著說:“媽媽,腿疼!媽媽,腿疼。”表姐立馬起身開燈,發現小孩腿上沒有紅腫,也沒有抽筋。表姐又回憶今天帶寶寶時有沒有磕著絆著,也沒有。那怎麼回事?表姐想著,孩子還在不停地叫著:“媽媽,腿疼!”
家裡人怕孩子出問題,特別擔心,立馬送去醫院急診。
大夫的回答讓他們都很詫異:“孩子的腿沒有受傷,她只是在模仿大人說的話。並且在她這個年紀,她不知道怎麼用語言來形容疼痛,她也描述不清疼痛的原因,只是在潛意識裡不斷告訴自己,我的腿疼。放心吧,這只是孩子模仿能力的一種體現。”
聽了醫生的回答,家人們感到哭笑不得,竟然被兩歲半的寶寶“糊弄”了,不過沒關係,幸好寶寶是健康的。這時,表姐和家人不禁回想到寶寶剛能連起來說話時的事情。大人說:“叫奶奶。”寶寶回應:“叫奶奶。”大人說:“叫阿姨。”寶寶說:“叫阿姨。”
當時,讓人覺得很好笑。現在想想,這其實恰恰是寶寶在模仿跟自己互動的人。
白天寶媽帶孩子去兒童樂園玩耍一天,回家順嘴說一句:“好累呀,腿疼。”
可能就會被孩子記下來,並且造就一場烏龍事件。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她/他們還不能培養獨立意識,並未形成自我話語體系時,她/他們最初的模仿物件就是與自己關係親近的父母,再往外推就是爺爺奶奶,幼兒玩伴,老師等等。
所以,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小大人”現象——小孩使用成人話語,成人語氣等,也會碰現一些“小老頭”、“小老太太”——蹣跚走路、摸鬍鬚、戴老花鏡等。這些情況你要學會見怪不怪,因為這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必經階段。當然,我們要做的就是當好寶寶的模仿物件。
識物集,一個帶你種草的生活集,專注用心做好寶寶輔食、母嬰產品測評、實用好物盤點分享。
寶媽們有餵養、護理、親子相關問題,可以直接留言或諮詢旺旺:識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