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時孩子不愛生病,是由於他們的體內有從母體帶來的免疫球蛋白;而6個月後這些抗體逐漸消失,免疫力下降了,所以容易得病。
一、免疫接種
接種疫苗能夠刺激嬰兒的身體產生抗體,從而保護他免於感染某些危險的傳染病,或者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按時給嬰兒注射疫苗。
二、睡得好、疾病少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得骨髓與淋巴同時發揮功用,而骨髓與淋巴是免疫力機制中的重要構成元素。孩子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發育,而免疫力也正是在不停的生長發育中逐步完善的,免疫系統發育不良,勢必會導致免疫功能的低下。
專家建議學齡期的孩子每天至少要睡10小時,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片刻。
三、適當曬陽光
讓孩子敏感的肌膚直接照射太陽光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接觸一些過濾的陽光卻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陽光是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接觸一點點也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
四、適當鍛煉
天氣一冷,家長們怕他們著涼,就不讓孩子出門了。這麼一來,孩子的呼吸道長期得不到外界空氣的刺激,得不到鍛煉,反而更容易感染疾病。
適當的室外體育鍛煉,才是增強孩子體質最有效的方式。對於剛滿月的小孩子,可以在陽光柔和的時候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時間以30分鐘到1個小時為宜。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在大人的監護下,進行一些簡單的器械鍛煉或做做體操。新鮮的空氣和自由的空間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經常運動還可以增強食欲,對提高抵抗力有輔助作用。
要注意的是,鍛煉要遵循適度、持續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進行長時間和大體力的運動,否則可能會因為身體勞累過度反而導致孩子免疫力下降。
五、勤洗手避免病原菌
事實上,想要遠離病原、病菌的干擾,勤洗手非常重要的關鍵,也是孩童最容易執行的自我保護方式。
雖然洗手的方式,無法直接提升免疫力,但確實有助減少病原菌對免疫能力的影響。建議家長應讓小朋友從小養成用餐前、擤完鼻涕、摸完寵物、從學校回家後,用肥皂洗手的清潔觀念。
六、多吃蔬果
不少家長片面地認為,孩子吃魚、肉就行了,少吃或不吃蔬菜沒關係,多吃點水果完全能代替,殊不知,蔬菜含有大量維生素、纖維素和微量元素。
吃蔬菜過少的孩子,其免疫力和健康水準會迅速降低。實驗表明:孩子吃肉時加吃,蛋白質吸收力可高達87%,比單純吃肉類多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