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吃零食了,馬上就要吃飯了。”話音剛落,孩子就把手伸向了零食。“你已經看了一上午電視了,關上電視讓眼睛休息一下吧。”等你去廚房炒個菜的功夫,孩子又拿起了遙控器。雖然我們總是不厭其煩地嘮叨,可孩子根本沒聽進去幾句。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不如看看你有沒有對孩子做過這樣的事,說過這樣的話吧。
【嘴上說“不”,行動上並沒有阻止】
“不要過去,那邊容易滑倒。”媽媽一邊警告著危險,一邊跟著寶寶走到了剛拖完地還沾著水漬的陽臺。“不要跑來跑去了,好好吃飯行不行?”奶奶一邊喊著不要跑,一邊拿著飯碗追著寶寶左一口右一口地喂。
為什麼很多人嘴上說著“不要不要”,行動上卻依然遷就寶寶呢?原因無非兩個:要麼事情本身並沒有那麼嚴重,大人嘴裡的“不要”也就是隨口一說;要麼怕孩子不高興,撒潑打滾難收場,於是犧牲規則來換取一時的安寧。
如果大人對孩子嘴上說“不”,行動上卻沒有阻止,會讓孩子覺得“做了也不會有什麼後果”。次數多了,孩子自然會無視大人的“不要”,繼續我行我素。所以對孩子說“不”,務必要認真:說“不”前先問問自己,這件事情真的不能做嗎?如果說了“不”,就一定要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 總是預計孩子犯錯】
寶媽們有沒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候越是不讓孩子做什麼,他們就越是要做。比如寶寶正在研究餐盤裡的食物,要是外婆催促他:“快吃快吃,飯菜別亂扔哦”。通常這句話剛說完,寶寶就會“聽話”地把胡蘿蔔扔在地上。當孩子還沒有做出不當行為的時候,我們就提前警告他不要犯錯誤,一方面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信任。這種不好的感覺會推著孩子去做大人不允許他做的事。
另一方面,當孩子聽到“不能吃”“小心別摔跤”“不要尖叫”這些話時,他們腦海裡原本關於“吃”“摔跤”“尖叫”的那些記憶就會被喚醒。或許寶寶本來只是想撿起地上的樹葉好好看看,卻在我們“不能吃”的提醒下,把樹葉放進了嘴裡。所以說,預計孩子犯錯,不僅起不到防範作用,反而還會加速孩子的犯錯,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 乞求孩子:“拜託啦……”“求求你……” 】
“拜託啦,乖一點,不要亂跑了!”“求求你了我的小祖宗,安靜一會兒不行嗎?”“看在媽媽這麼辛苦的份上,別再把房間搞亂了。”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無助和傷心,偶爾用一次或許會讓孩子有所觸動,暫時變得聽話。但用的次數多了,卻是後患無窮。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用這種方式去跟孩子交流。
當媽媽主動把自己放在弱勢的位置上,乞求孩子乖乖配合時,孩子會發現,原來這件事的主動權在我,我可以選擇做,也可以選擇不做,全憑我高興。這樣的媽媽在孩子面前沒有一點威信。日子久了,孩子會變得麻木,甚至覺得媽媽很煩,怎麼還可能乖乖聽你的話呢?所以奉勸媽媽們,千萬別為了一時的方便,給自己挖這麼大的坑。
【 馬後炮:“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 】
“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這句父母教訓孩子的口頭禪,除了表達自己的怒氣,增加孩子的怨氣外,沒有任何作用。因為這句話本身就宣告了我們的“耳提面命”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與其反復嘮叨“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飯前要洗手”,不如事前定下規矩——食物只提供給洗乾淨手的人,然後執行到底。當孩子沒洗手就上餐桌時,媽媽可以果斷移開餐盤。真的想改變孩子的行為,行動絕對比語言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