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才算一張正常的照片?第一要對焦清晰;第二個曝光準確;第三構圖合理;第四主體突出。對焦清晰,現在基本都可以實現,相機有對焦功能,AF功能,稍微一按,滴滴一響,聚焦就清晰了;曝光準確,就尤為重要,今天說說怎麼控制好曝光準確。比如中午時分,光比很大,不好控制。有些人拍出來照片就像扔了閃光彈一樣,光線分佈不均勻,細節丟失;有些人控制不好曝光,有可能拍成就像有林憶蓮一首歌《夜太黑》,難道這個世界就這麼你想要的這麼黑嗎?就是因為控制不好曝光,很好的景色就變成了一個慘澹的黑暗世界。
有人說,我會用photoshop,黑不怕,回去之後我用曲線提,能提亮,最後是提亮了,可是裡面有很多噪點,這種噪點怎麼辦?消除不掉。雖然提到了正確的曝光,可是這種照片變成像雪花一樣,就變成了沒有意義的一張照片。掌握好控制好曝光是拍好照片的第一步。
影響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速度、IOS。
光圈就是一個小裝置,隨著變大縮小影響進光量,光圈F值越小,通光孔徑就越大,比如F2.8就是大光圈,F16就是小光圈;
快門速度很好理解,就像水龍頭,把水龍頭擰的稍微快一點,水就流的多一點,快門速度由慢到快,進光量由多到少,對曝光有影響。那麼除了影響曝光速度外,快門速度還有一個功能,有時晚上拍照,沒有三腳架,快門速度不夠,照片拍出來模糊,這就有一個概念,就是“安全快門”,它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要保證快門速度要大於等於你的焦距分之一。比如用200毫米鏡頭,安全快門速度就要大於1/200秒,照片拍出來就是清晰的;50毫米的鏡頭要大於1/50秒也能拍清晰。
ISO感光度由低到高,對於曝光影響也顯而易見。有些人拍照,使勁提高感光度,現在都有25600或者更高了,這時又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噪點。雖然有軟體有降噪功能,其實並不能從本質上去取消它。有噪點了,這張照片就一定不要了嗎?其實也不是這樣,我們可以把它轉成黑白的,轉黑白照片雖然是一種無奈的辦法,但是噪點也能營造一種膠片的紀實感和顆粒感效果。
曝光補償:白加黑減
還有一種能夠影響曝光的元素就是曝光補償。相機裡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標誌,可以往減的地方移動,可以往加的地方移動,相當於人為改變了曝光方式。
根據拍攝題材的不同,可以選擇不一樣的曝光,比如在比較亮的環境下拍人,需要膚色非常好,可以稍微加一下曝光補償,比如拍模特,有意把曝光補償稍微加一點,比如+0.7或者+1,這時雖然背景會很亮,但是膚色會非常漂亮。有時候我們看到背景曝光很過這種小清新的拍攝方式,無非也就是加了一些曝光補償,後期稍微拉一下曲線就可以。有時候拍攝工業題材的時候,就不需要很亮的這種曝光模式,拍很沉重或者很厚重的那種感覺,就可以人為的減少一下曝光補償。
有一種概念“白加黑減”,作用就是在拍整體偏亮的物體時,可以給它加一些曝光,偏黑的時候要減一些,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有一個18%的原理,相機不可能去檢測每一個物體的曝光,每個物體平均反光率是18%,可能拍出來的照片要偏灰一些,白不夠白,黑不夠黑,這時候拍白的時候稍微加一些曝光,拍黑的時候稍微減一些,就讓白色拍出來更白,黑色更黑。增加曝光補償能夠讓快門變慢,減少曝光補償能讓快門速度變快。
我為什麼愛用AV檔
光圈除了能夠影響曝光,不一樣的光圈還能產生不一樣的效果。經常有人問你用什麼模式?有人只用M檔,有人說拍出來比AV更好,其實真不是這樣,為什麼我用av檔?
第一、AV檔可以方便控制光圈大小,影響曝光;第二、控制不同的光圈,能夠帶來不同的效果,有一個概念就是景深,就是所拍攝的物體,前面和後邊有一段是清楚的,這個就叫景深。光圈不一樣,景深就不一樣,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另外,焦距越大,景深就越小,焦距越小,景深就越大,那如果焦距和光圈全部沒有,對焦距離也能控制景深大小。
光圈縮小,可以看到整個景深從最前到最後全都清晰,畫面沒有一處是不清晰的,我拍風光的時候,經常用到F16或F22這種小光圈;小光圈還有一個功能,因為光圈縮小了,進光量就減少了,這個時候就不會讓照片過曝。光線很強的時候拍建築,把光圈縮小讓整個畫面全部都是清晰的,這時候呢雖然光線很強,也控制好了曝光。大光圈讓光線變成光斑,小毛圈能夠讓光線發黃,有人拍日落,拍出來太陽永遠是糊糊的一片,其實拍日落有個小的技巧,光線很強,如果光線前面調整相機角度,找幾片樹葉來遮擋一下,把光圈再縮小,自然就看到了不一樣的日落,陽光就用另外一種方式展現在眼前了。
選擇光圈的三點建議
說了半天,可能有些人比較迷茫了:怎麼選擇光圈呢?給你三點建議:第一、根據需要什麼樣的景深效果來選擇光圈。要景深部分清晰,就用大光圈;要全景深(全部清晰)比如拍風光,就用小光圈;第二、是否滿足能夠拍清晰的條件,在夜晚等光線條件不好的時候,如果一味地追求光圈,但連拍都拍不清楚,再有什麼效果也是無用功;第三、拍的東西會移動,如果選擇大光圈,就可以提高快門速度,對於拍到清晰的照片也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