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麼多年,你還是在靠毅力學習嗎?

【一】

為什麼不能依賴毅力學習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況?下定決心學習,卻總是為了這樣那樣的原因半途而廢。

想要通過毅力養成學習習慣,就像只憑毅力想要完成馬拉松那樣,很可能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因為毅力往往只能維持一段較短的時間,要能夠持續學習,必須找到方法,就像跑步講究跑步姿勢、跑步計畫一樣。學習方法的要點就是讓學習快樂起來。

心理學上有一個叫做“功能可供性”(affordance)的概念,簡而言之就是“讓人不由得想做某事”。

比如:

看見自行車筐裡放著垃圾,不由得就想把垃圾扔進去;

看見氣墊上有氣泡,不由得很想把它們捏破;

登山途中看見大小合適的石頭,不由得很想坐上去。

這些都是功能可供性導致的。因為車筐、氣墊、石頭為你的行為提供了條件。

也就是說,在你想幹某件事之前,外部環境向你發出了“要不要試試做某事”的邀請。因此,我們在養成學習習慣時,關鍵就是在於設計一個讓人“不由得”想要學習的機制。

【二】

你是50%學習有招的人嗎?

精讀曾經做過一個調查: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半數以上的人都認為,可以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先天條件。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相信,學習能幫助我們發現自身的潛能,突破各種想像和自我強加的藩籬的。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

匈牙利的一個心理學家就讓自己的女兒學習了一個大多女性並不擅長的項目——國際象棋。結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個女兒都訓練成了國際象棋世界大師,她們就是著名的波爾加三姐妹。

《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的作者斯考特•揚曾經在一年之內,通過自學,完成了傳說中的MIT(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課程表的全部33門課程。

這說明,學習是有規律的,只要掌握了規律,即使你不愛好這個領域,也能被訓練成這個領域的大師。

你是那50%掌握規律,學習有招的人嗎?

【三】

為什麼學之前要先想像?

設計學習的機制,首先要從明確目標開始。有些人不管怎麼努力也無法養成學習的習慣,其實都是因為目標不明確,根本沒有想過學習能給自己帶來什麼。

這種時候,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真的有必要學這個東西嗎?” 就好像,你不過是因為必須砌磚頭才不斷往上砌,卻從未考慮過最重要的事——到底想蓋一個什麼樣的房子。

倘若遇到這樣的情況,試著想像一下自己五年後的樣子吧。儘量具體地想像,比如想像一下通過考試時自己興奮的心情,獲得某種資格證書時周圍人豔羨的眼神,工作上的變化等等。

也許某一瞬間,你會突然感慨——原來如此!原來我現在砌磚是為了建造一個這樣的房子啊。像這樣,每想像一次五年後的情景,就能給你加油充電,讓你幹勁十足。

總而言之,為了養成“砌磚頭”的好習慣,一定要想清楚理想中的“家”是什麼樣。

【四】

為什麼學之前要去掉干擾?

有些人雖然很有才能又掌握了很好的學習方法,卻因為環境的影響而無法集中精力學習。反過來,只要有一個合適的環境,無關能力、學習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專心致志地學習。

①整理書桌

很多人任書桌上擺滿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就開始學習,這無異於把自己扔進一個不適合學習的環境強迫學習。為此,我們要從眼睛看得見的地方開始,“消滅”這些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這時,我們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一旦開始整理,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大掃除的深淵。本來是為了學習才開始收拾東西的,結果卻因為收拾而沒時間學習,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收拾”不過是為了集中注意力學習而採取的一種手段。所以,收拾東西時“豪放”一點,檔什麼的不用收拾,直接扔進資料夾裡就行。學習完再慢慢收拾也來得及。

②調暗房間的燈光

想要集中精力學習,最好盡可能排除那些沒用的資訊。這時不妨把房間的燈光調暗,把書桌的燈調亮。利用人們常說的“聚光燈效應”,把自己的視線牢牢固定在明亮的地方,以此提高學習效率。

同時,也要注意成為聚光燈的檯燈。比起螢光燈類的檯燈,白熾燈溫暖的橘色燈光更能讓人集中注意力學習。

③切斷電源,收起遊戲機

高考前,很多人把英文單詞貼在廁所裡。與其說這樣能記住單詞,不如說每次上廁所都能加強“我要學習”的想法。

對於“不想做的事情”,重要的是提高做這件事的“門檻”。

比如,總是忍不住想玩遊戲的人,不妨把遊戲機的電源拔掉,或把遊戲機的電量耗光不充電,然後把遊戲機收到紙箱裡,這樣一來,每當你想玩遊戲的時候,會想“玩個遊戲還得特地把遊戲機從紙箱裡取出來,不玩也罷”。

像這樣,設計一個門檻,在打消興趣方面往往能發揮驚人的效果,還能使人堅定“我不幹……事”的決心。

【五】

為什麼學之前要找個伴?

有一群擁有共同目標的學習夥伴——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心裡踏實的了。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你會覺得勇氣倍增。大家互相促進能實現更高的目標。當你覺得累了煩了,不用一個人死扛。中途想要放棄的時候,也會得到來自夥伴的鼓勵。

通過與學習夥伴的交流,你會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在學習”。尤其是在參加需要長期準備的資格考試時,這也能幫助你穩定情緒。

同時,學習夥伴還有以下3個好處:

第一,可以交流學習經驗,以便取長補短;

第二,相互監督,共同進步;

第三,把對方看成學習榜樣,產生學習動力。

因此,要養成學習習慣,你不妨找個學習夥伴,合理分配個人學習時間和共同學習時間。

【六】

為什麼開始學,首先要快速過一遍?

學習就好比打仗,如果你連一張地形圖都沒有,就不可能組織一場進攻。有效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對你需要學習的內容有個大致印象。

如果你在讀一本書,最好方法就是,閱讀時只偶爾做做筆記,或者在讀過每個章節後寫一段落的總結。

如果你在看一個課程講座的視頻,最好是把視頻調到1.5或2倍的速度快進播放,先大致掌握你需要學習的內容,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後面兩個步驟上。

【七】

為什麼學習的時候,要早做測試?

學習的過程中,如果不能隨時瞭解練習的結果,很有可能會一直重複錯誤的練習,導致很難取得進步。為避免這個惡性循環,你必須建立對錯誤的極度敏感,比如你發現自己錯了,感到非常不舒服,就會一直練習到改正為止。

John Wooden是美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大學籃球教練,在全美大學體育協會舉辦的籃球賽中,他曾經率領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籃球隊,在12年內獲得了10次的冠軍。

Wooden最常見的執教方法是:演示一遍正確的動作,表現一遍錯誤的動作,再演示一遍正確的動作。他甚至不用講課,只給學生具體的即時回饋。學生認識到了錯誤,就能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完善。

從Wooden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最關鍵的是:及時測試,及早知錯,及早回饋,及早糾正。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自己給自己當教練。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隨時回饋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八】

為什麼要用費曼技巧來測試掌握情況?

費曼技巧源於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理查•費曼。概括起來就是,在對付一個知識枝節繁雜、富有內涵的想法時,應該分而化之,切成小的知識塊,再逐個對付,直到你最終能填補所有的知識缺口。

具體而言,費曼的技巧可以這麼來應用:

①拿張白紙;

②在白紙頂部寫上你想理解的某想法或過程;

③用你自己的話解釋它,就像你在教給別人這個想法。如果你不能用自己的話解釋清晰,就表明這個知識點你不懂。

運用費曼技巧進行學習,你就可以快速定位自己缺漏和誤解的知識點,接著你就可以通過查資料或提問的方式,輕鬆地找到確切的答案。

【九】

為什麼你越學就會越想學?

請先看下麵這張圖:

如果已知的世界在不斷地擴大,你就越能發現未知世界的廣闊。隨著“知道”邊界 的擴張(如圖上的周長),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就多了更多的接觸點。你會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越來越多,就越有好奇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因此,越學越多,你就越想學。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