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閱讀能力是哪一級?你OUT了嗎?

【一】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

培根在《論讀書》中說: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

不閱讀的人,知道的永遠都只是最通俗的認知,比如心臟在身體的左邊,春天之後是夏天,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而習慣閱讀的人,能夠在知識的海洋裡深度遨遊,和他們交談,你會發現,他們可以從食譜論及管理學,八卦週刊講到社會趨勢,甚至地上的一塊磚,都能讓他們對建築知識侃侃而談。這就是培根所說的:讀書足以傅彩,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

習慣閱讀的人,具有長期抵抗寂寞的能力,即使被寂寞包圍,他們的生命也不會封閉。無論被置於何種孤單的境地,閱讀人都不會喪失最後一個交談夥伴——自己。讀著書中文字,自己與自己交談,哪怕正在做的這件事,在別人看來是什麼也沒做成的事,也足以抵抗漫長的寂寞。這大抵就是培根“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的意思吧!

有人說,會閱讀的人,就像懂美學的牛頓,懂人類學的梵谷,懂孫子兵法的甘地。血液裡充滿知識,仿佛站在巨人的肩牓上,不畏世事。正契合了培根那句“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他們那自信從容的臉,是這世上最好看的一張臉。

【二】

為什麼要精讀?

閱讀的好處這麼多,我們就要對所有書籍“來者不拒”嗎?

有資料統計,目前中國每年出版的圖書超過40萬種,出版冊數達到70多萬冊。對於如此龐大的出版量,每年不吃不喝,我們也無法讀完所有書籍。但歷史學家陳寅恪曾經遇到的一位老學者,卻不是這麼說的。

他幼年時去見另一位歷史學家夏曾佑時,這位老人對他說:“你能讀外國書,很好;我只能讀中國書,都讀完了,沒得讀了。” 陳寅恪很驚訝,以為那位學者是老糊塗了。而等到自己也老了時,他才悟出了話裡的道理:中國古書不過是那幾十種,是讀得完的。

因為,所有學科都有其核心思想,只要看出了古書之間的關係,發現了其中的頭緒、結構、系統,就可以找到密碼本。著名文學家金克木在《書讀完了》中說道:

只就書籍而言,總有些書是絕大部分的書的基礎,離了這些書,其他書就無所依附,因為書籍和文化一樣總是累積起來的。因此,有些是少不了的必讀書,或者說必備的知識基礎。舉例說,唯讀過《紅樓夢》本書,可以說是知道一點《紅樓夢》,若唯讀“紅學”著作,不論如何博大精深,說來頭頭是道,卻沒有讀過《紅樓夢》本書,那只能算是知道別人講的《紅樓夢》。所以《紅樓夢》就是一切有關它的書的基礎。

所以,我們只要精讀各領域文化或學科中第一流的書,就能觀其大略,達到“書讀完了”的境界。比如,想要瞭解西方文化,就必讀《聖經》知識;想要瞭解西方哲學,少不了的是柏拉圖、亞裡斯多德、笛卡爾、狄德羅、培根、貝克萊、康得、黑格爾。無需讀全集,但必須精讀核心典籍。

【三】

為什麼要帶著問題閱讀?

教授黃鐵鷹在《如何閱讀管理書?》中寫道:

讀管理書的最好方式是林彪學毛主席著作的方法:“帶著問題學,活學活用,學用結合,急用先學,立竿見影,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其實,讀任何書都一樣,帶著問題閱讀,才不會被圖書的海洋淹死。如果你發現你的會計知識不夠,那就找一本有關會計的書看一看;如果你的銷售知識不足,那就讀一讀市場學;如果你不理解世界萬物之間的聯繫,就看看哲學書籍。

作家劉瑜說,經典之所以是經典,不應該是有多少人讚美過它,而是它真的能説明你認識當下的世界與自己。她主張一種從經驗、從問題出發的讀書態度,認為我們讀書不求醍醐灌頂,更不要指望書架上會有什麼“神明”,只要每一本書能推進一小點知識,或帶來一個小啟發就足矣。因為閱讀在很大程度是為了運用,如果書讀而有用,我們就會有成就感,在讀新知識的過程中,也更容易讀進去。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因此需要補充的營養元素也不同。在思考自己要讀什麼書之前,最好先問問自己,我關心的到底是什麼問題,因為只有具備真誠的問題意識,才能將你引向真誠的閱讀。

【四】

為什麼要博覽群書,系統閱讀?

培根有言: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世間萬物都處在普遍聯繫中,沒有一門學問是孤立絕緣的。政治學須牽涉歷史、經濟、法律、哲學、心理學,以至於外交、軍事等等。如果一個人對於這些相關學問未曾問津,入手就要專攻政治學,愈前進必愈感困難。

用教育家朱光潛的話說,這就像老鼠鑽牛角,愈鑽愈窄,尋不著出路。其他學問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專,不能博就不能約。先博學而後守約,這是治任何學問所必守的程式。比如學術史,凡是在某一學科上有大成就之人,必定在它科學問也有深廣的基礎。

此外,知識的連結也是創意、進步的本源。博覽群書者,能夠敏銳地察覺各領域知識之間的聯繫,創意便由此產生了。如果你有扎實的三維空間數學知識,或許還能聯想到水龍頭設計的原理知識。最後,這款360度三維全角度水龍頭的創意就這樣誕生了。

【五】

為什麼要隨機閱讀?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網路資訊也如影隨行,無所不在。雖然智慧設備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獲取資訊的能力,但壓力也隨之增大。由於資訊超載,人們往往會產生一種失控的淹沒感,使用資訊的效率反而下降。

所以,資訊超載還往往會導致資訊過窄。哈佛大學教授研究發現,新的技術確實增強了人們獲取新資訊的能力,但同時也強化了個人的狹隘和封閉。他統計分析了1400個知名的政治博客後發現,上萬個連結中,高達91%的連結都是和自己觀點相似的網站。結果導致人們始終徘徊在一個相同的氣場,小圈子、小群體固有的立場不斷加強,而公共知識和公共價值卻在不斷縮小。

唯讀自己喜歡的,那些被拋棄的有價值資訊就容易被我們忽略。專欄作家張鐵說,這就像是進入了一個認知的叢林,我們無法走出“自我”這個陷阱。固化的欣賞口味與閱讀取向,很可能讓我們無法擁抱更為廣闊的世界,甚至讓我們的想像力開始萎縮。

為此,法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德•波諾提出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水準思考po,po是一個有意識的暗示,表示一個人站在判斷體系之外有目的地考慮問題的方式。這個詞源於詩(poetry)一詞,因為詩詞經常把一些奇怪的想法放在一起以獲得某種效果,並且這些想法不能在嚴格的事實基礎上做出判斷。德•波諾說,一個人要激發新的思維,就得看到那些看起來沒有聯繫及幾乎不可能有任何聯繫的東西。

例如,香煙po肥皂。香煙和肥皂有何聯繫?有人為了給香煙引出新的想法,於是隨便想出了肥皂這個詞來作為啟發思考的輸入:肥皂引出新鮮,新鮮引出春天,春天意味著鮮花。也許每一根煙在篩檢程式中會產生花籽,將花籽撒在地上,它會開出新的花朵,這樣公園就會變得更加漂亮。

從上面這個例子看出,這種隨機的輸入開創了新的思考。因此,為了得到新思想,你必須學著隨機閱讀,充分吸收外界的因素。這些因素不應是你挑選的結果,它必須是隨機的,與當前所考慮的內容沒有關係。

【六】

為什麼要挑戰性地閱讀?

消遣的閱讀,一般是比較舒服的閱讀,主要是用於催眠或消磨時間。但這樣的閱讀,會讓人原地踏步,無法認識到更廣闊的世界。要掙脫一葉障目,就必須堅持堅硬的閱讀,也就是費心竭力的閱讀。

按《人民日報》副總編梁衡的說法,閱讀有六個層次:一是刺激需求;二是休閒娛樂需求;三是資訊需求;四是知識需求;五是審美需求;六是思想需求。前三個層次屬於消費型,主要是為了眼前實用;後三個層次屬於積累型。就像一個國家,除實用企業外,還得有能源、交通等基礎項目建設。只有在積累型閱讀上下功夫,才能改變人生,創造輝煌。

《三聯生活週刊》的主編朱偉說:

人的本能是惰性地享用輕車熟路,它構成輕鬆愉悅的閱讀,完全可一目十行,體現高效。從熟悉移位到不熟悉領域,就要靠自己去尋途徑,找階梯,這時你的智慧其實最可能本能地調動起來。

然而,堅硬的閱讀往往會讓人發生“一看書就瞌睡”的狀況。這歸根結底,是資訊轉化率偏低導致的。比如,一段白話文和一段文言文,容易讓你看著犯困的,一定是文言文。因為你看不懂,而能看懂又喜歡的人,自然會看得津津有味。

遇到這樣的情況,除了讀慢一點,我們還要量力而行,別急著去讀一本很難懂的書,可以先從你想瞭解知識的入門讀物看起,挑選自己讀得下去的譯本,比如一些入門的科普讀物。閱讀書的前言和後記,也可以幫助理解書中難懂的概念。

此外,書讀不下去的時候,可以先放一放。讓大腦充分放鬆後,再來鑽研,有時也會有茅塞頓開之感。

【七】

為什麼要學而思,再而用?

閱讀是一個獲得知識和智慧的過程,但只有經過充分思考,閱讀的內容才能真正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如果閱讀上沒有挑戰,沒有思考,即使文章寫得再淺顯易懂,過些時日,閱讀效果也可能接近於無,看了等於沒看。

思考,是重述知識的過程。在思考上花的精力越多,知識就記得越牢,用時便能隨時提取。這裡舉一個批判性思考的例子。所謂批判性思考就是說,閱讀時不要被書牽著鼻子走,而是保持頭腦清醒:這本書有什麼邏輯毛病?例如《社會契約論》,它的大前提“自然狀態”的假設是對還是不對?“權利讓渡”理念究竟是作者無根據的假設,還是一種社會事實?現實中,我們是不是讓渡了?如果是,我們又讓渡了什麼?如果不是,那這一假設能否成立?

其次,知識的內化要通過整合和寫作來實現。對於書籍知識的整合,李敖有一個“大卸八塊”的殘酷方法。他在閱讀的時候,常常是手持剪刀或者美工刀,一看到有用的,就剪下來,並按類別分開。如果剪下的部分背面也有用,他就把它影印出來,或者一開始就買兩本書。最後,一本書看完了,這本書也被他分屍了。毀完一本書還不夠,李敖會把剪下的資料全部細緻分類。分類完,以後寫小說的時候,只要打開分好類的資料夾,寫一下就好了。這也是李敖看書不會忘的秘笈。

最後,再說寫作。周國平說,三天不動筆,就會思維遲鈍,頭腦發空。寫作無關天賦,勤於記錄,才能將你通過思考後得到的知識真正轉化為己有。有時候,寫作的過程還會讓你產生許多新想法。所以,不但學和思是互相助興的,錄也是助興的一個重要角色。學而思,思而錄,是真正閱讀所必經的歷程。

【八】

什麼是“讀書八字訣”?

網友陽志平認為,吃透一本書,才算好好讀過。然而比吃透境界更高,是通透。吃透僅限於書中內容,通透則是將書中內容與正反上下、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識相互關聯。

第一個“正”字訣,就是通過正面證據去驗證書中的觀點,說服自己或他人。比如,經濟學家張五常就是以“正”逼近知識的複雜度,先學到大師的好,再來挑大師的刺。他在《吾意獨憐才》中說到自己的讀書方法:

所謂正,假設大師是對的;所謂正,窮盡心力,去尋找鮮活證據,這就是五常的“正”法。

對於反和古,就是故意進行思想實驗。碰到一個好概念,不要輕易接受它,先進行逆向思維,想想是否存在反證,而後耐心搜索,有時就能找到來自科學界的質疑文獻。比如“一萬小時定律”是說,只要練習1萬個小時,人人都能成高手。而科學界得出的結論卻是:練習時間長短和表現好壞有正相關,但練習時間僅能解釋12%表現的變異量。

“古”類似讀書的“反”。因為很多今天看似正確的結論,放到不同的歷史時期,不一定還能經得住考驗。你要明白,那些跨越不同歷史時期,還能發揮作用的結論,才是離真相更接近的元知識。

“上下”字訣指的是,在不同的空間維度讀書與思考,以拓寬思維,提高創意。有研究發現,背單詞時,即使其它變數都不變,僅僅多跑一個地方背,效率也會提高。

“古今”和“中外”較好理解。前者指的是,由今聯想到古,從歷史變化的角度理解問題;後者即是從地域不同的角度理解問題。

此乃讀書八字訣。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