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你可以有望子成龍的夢想,但當不得真。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必將平凡。你可以想法設法讓孩子出人頭地,但是終將面對現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與眾不同的人的。
一.孩子們終將很平凡,是父母必須面對的現實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容易被問到一個問題:“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啊?”日本的小孩子在面臨這個問題時,往往會回答,長大了想當電車司機,麵包師,清潔工。
但這樣的答案在中國是會被無情嘲弄的。誰家孩子要是敢說自己長大了的夢想是做個廚師,就連他的爹娘也會覺得顏面盡失。
在中國,父母們早早就教會了孩子標準答案,長大了只能做科學家,文學家,宇航員,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被認為有出息,父母們才會有面子。更為重要的是,這符合父母們“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
中國父母最難接受,也最不願意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會是一個極其平凡,極其普通的人。即便是從內心隱約意識到這一點,也定要排除萬難,創造條件把孩子培養成天才。
於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成了很多中國父母給自己擬定的宏偉目標,也是他們賦予自己的偉大責任。我們只說明一個事實,99%的人99%的可能會平凡地度過一生。
二.承認你的孩子很平凡,也是和自己和解的機會
有一位媽媽,和所有的母親一樣,從小就立志要讓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兒子還在小學階段,她就軟硬兼施讓他背完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全套,還規定每天都要讀一篇名家名篇的美文。
後來她發現孩子對閱讀興趣不大,就改用聽。因為買不到合適的磁帶,她就親自上陣,每個學期給孩子親自錄製十盤以上的磁帶。如此堅持了數年。
然而,等孩子上初中了,每次考試在現代文閱讀一塊都基本不能得分。這位母親不理解,不接受,生氣痛恨,最後絕望。痛定思痛,這位媽媽最後分享說“最終,我意識到在這方面,他就是一個沒有天分,不靈光的孩子,我才沒發瘋。”
認識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這實在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這不僅能夠讓父母正確認識孩子,接受孩子,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和自己和解,和孩子和解。也能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如果明明知道孩子是個平凡而普通的人,卻一定還要想方設法,削尖了腦袋將其培養成精英。結果不僅會讓自己在回報與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絕望,還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假像,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抱有了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結果眼高手低,以為自己懷才不遇。總覺得自己明明是千里馬,卻始終遇不到伯樂,無法正確認知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樂和幸福呢?
三.因為平凡,所以才有希望不平凡
一個人平凡,那是當然,一個人不平凡,那是偶然,所有人的日子都平凡,才是必然。所以,如果缺乏了在平凡中攫取幸福的能力,理所當然會過得不快樂,反而會更加平凡,乃至淪為平庸,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相反,如果能夠學會如何快樂地過平凡的生活,首先能夠保證讓我們成為一個快樂而幸福的人,一不留意還可能有意外驚喜,在平凡中成就了不平凡。
作為父母,如果真的抱有萬一的希望,企圖讓孩子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或者至少希望他能過得快樂幸福,那就不要捨本逐末,還是回歸本源,先教會孩子在平凡中如何獲取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