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孩嗎?那爭吵較勁都是小菜一碟,有時還得處理真正的“角鬥”。如何理性地處理這些無厘頭又瘋狂的孩子間的爭吵問題?
當我第一次把小女兒珍妮從醫院帶回家的時候,我已經預計大女兒會有怎樣的反映了。克拉拉當時才3歲,一臉複雜的表情,就像一個醞釀著嫉妒和好奇的大泡泡。但更多的是,她想知道如果戳痛了珍妮或者抱她太用力我會有什麼反應。我開始有點擔心,然後儘量幫克拉拉調整。我花很多時間跟她在一起,還會給她讀“我是個大姐姐”的書。終於有一天她起床後對珍妮非常好。
“乖孩子!”我表揚道。
我離開房間兩分鐘再回來照顧珍妮,當我彎腰到搖床裡抱她的時候,我怔住了:珍妮從頭到腳都是紅色棒棒糖的糖漿。
歡迎來到二胎的奇妙世界!
剛剛那幕“鬧劇”還只是開端,隨著孩子長大,所有東西從玩具到遙控手柄都得先人一步,像拔河一樣你爭我奪。不是說她們倆完全不親密,如果一個人出去玩了另一個在家會一直比較低落,直到對方回來。但她倆怎麼就這麼水火不容?
“你所看到的這些爭鬥,無論是搶玩具還是搶第一,最根本的是想爭取父母的愛和關懷。”心理學博士沃爾菲斯說道。他是美國著名富人區比佛利山莊的一個兒童家庭心理治療師,曾著有《父母的自我意識》一書。
“孩子想爸爸媽媽的眼睛只看著他們。”雖然有時看起來很誘人,但實際上家長無法做到。手足之間的吵架,有時候,他們爭的並不是氣頭上我們看到的那個東西或者那件事情,他們爭的是:父母站在誰這邊。甚至,有時候,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爭這個東西,希望父母站在我這邊,希望爸爸媽媽眼睛只看到他一個人,然而,父母應該對這個心理需求必須有警惕。如果不能做到就事論事,只管事情的對錯,而因為其他因素比如長幼,男女,顏面等“站了隊”,就是做了兄弟不和的幫手而不自知!
萌芽君以為,處理兄弟姐妹之間的問題,可以有五個思路:
1.確立“君子動口不動手”的原則,對肢體傷害的事情絕對禁止。
2.注意引導和平衡大孩子的關係,都給予很多關注。
3. 別拿兄弟姐妹當武器來評論,批評和比較另一個孩子。
4. 必要時可以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5.和孩子商量要把握尺度,必要時還是得直接介入。前提是父母需要把握“哪一邊都別站”,不管長幼,男女,顏面,只管事情的對錯。
大家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案例分析更深入瞭解,並學習一些小技巧。
案例一:玩具大戰
“達爾8個月了,可以到處走動,也可以玩更多東西。但是3歲大的女兒查麗似乎有點接受不了,她不願意跟弟弟分享玩具。當達爾拿著玩具她又想玩會就會哭,或者硬搶過來。”英國爸爸邁克。
分析:查麗的抗議是一種獲取父母關注的方式。心理學博士普特解釋:“事實上她是在說,你看以前那麼都只關注我一個人,現在不但搶了我的關注,連玩具都要搶?所以即便你吼她,要她分享玩具,這也是獲取關注的一個方法,無論是什麼關注孩子都會喜歡。”
如何解決:雖然聽起來好像跟爸爸媽媽的想要的“分享”原則相悖,但是專家建議一開始的時候,不妨讓孩子擁有幾個自己專屬的玩具。沒錯,不是所有玩具都可以分享的。
“對孩子來說,知道有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很重要。”沃爾菲斯說。然後可以明確,其他所有的玩具都是共用的。這樣假設姐姐搶了弟弟的玩具也只是一段時間的事情,弟弟還是可以玩這個玩具的。
然後就是要鼓勵分享玩具,而且大家都要遵守規定乖乖的才可以玩玩具。記得如果他們分享了玩具一定不要吝嗇,多多地讚揚他們。此外還可以給姐姐一項工作:“告訴她,你是姐姐了,我希望你可以幫弟弟學習一下怎樣玩玩具。”
例如讓她示範給弟弟看,卡車是怎麼玩的。這樣姐姐會覺得自己有價值而且是被賦予神聖職權的,更高人一等(這樣就不至於為了小玩具而爭搶)。這樣就不需要她再特地爭取關注度了。
案例二: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我兩個女孩年齡相差不到1歲半,安娜貝爾3歲,克雷爾剛剛2歲。但他們兩的性格完全不同。妹妹是個‘女漢子’,喜歡在戶外玩,也喜歡積木。姐姐喜歡在室內玩,對玩具材質比較敏感,她喜歡看書或者畫畫。她們總是想做不同的事情。”美國媽媽艾曼達說。
分析:這是再正常不過了,沃爾菲斯說道:“兩個孩子之間,即便性別相同,年齡相差不大,卻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是很常見的。”當然,決定一起玩什麼遊戲得有一番爭吵,也因此嫲嫲要瞭解每個孩子的興趣點,而且不定時讓他們的需求得到滿足。
如何解決:要一個孩子喜歡另一個孩子喜歡的活動不太現實。但作為父母,你得不定時地滿足其中一個孩子。譬如小的喜歡游泳,大的卻怕水,那麼可以試試找個週末的早晨獨自跟你的“小美人魚”去游泳池。沃爾菲斯建議,在選擇一起進行的活動時,不妨定一個大家都能參與的。例如烤麵包,一個可以幫忙和麵,一個可以幫忙看時間。或者一起散步也行,一家人可以做點小運動,可以叫孩子們數數星星或者摘摘花。
案例三:別拿兄弟姐妹當武器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弟弟很討厭姐姐,姐姐才三歲,可是多優秀啊,又乖,又有禮貌。弟弟要向姐姐學習才對,可是弟弟卻總是鬧彆扭,不搭理人,什麼都不肯做,真是不知道為什麼。” 美國媽媽瑪利亞說。
分析:從這段話就可以看出在瑪利亞的家庭裡,兄弟姐妹之間的對比有多常見。弟弟總是生活在姐姐的“優秀”陰影中,又怎麼可能會衷心地把姐姐當成榜樣,手足和睦呢?
解決辦法:當兩個孩子之間出現明顯的不同點,除了在興趣愛好上,也許在成長上也有快慢,父母要切記不能拿兄弟姐妹當武器來評論,批評,和比較另一個孩子。就事論事的比較,應該是對事不對人的。而往往很多時候我們的“對比”並不能做到“用手足做榜樣”的初衷,因為我們是在責怪,貶低另一個孩子,甚至只是出氣。而通過挑撥長大的孩子,感情要好,只能靠老天的幫忙了。這個觀點難以理解?
試想一下這些話的“潛在殺傷力”就可以知道了:
1. 不要這麼膽小啦,你看你哥哥在你這個年紀都可以自己睡覺了!
2. 你畫得鬼畫符,你看哥哥都參加繪畫比賽得一等獎了!
3. 弟弟不要再包尿布褲了,姐姐都已經自己上廁所了。
還是理解不了?再看看以下這些話:
1. 你一個月怎麼賺那麼少錢啊,你看隔壁彼得都開寶馬車了。
2. 爸爸,早點回家,賽瑞不用上班也賺得比你的多。
3. 媽媽,你要減肥,你看隔壁艾莉絲的媽媽身材多好。
將心比心,要有同理心。榜樣的力量,只有發自內心的才有用處。
案例四:破壞王
“加比奧才兩歲,有時他會弄亂他哥哥的東西。例如把邁克爾(4歲)建的樂高大樓弄倒,或者在他的畫上亂畫。哥哥很受傷,有時在地上滿地打滾,發脾氣。”美國爸爸約翰說。
分析:加比奧才2歲,所以嚴格來說他並不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是錯的。或許他有模糊的概念說,哥哥的樂高大樓不該碰,但是他並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說在哥哥的畫上加兩筆,應該純粹是覺得好玩,想加上自己的“點綴”。這時如果不適當處理,會使情況加劇,每個人都不開心。
如何解決:發生這種事情哥哥是有理由感到沮喪和傷心的。“他為自己的作品付出了很多努力。”沃爾菲斯說道。所以一開始要表示出對哥哥的同情,要告訴他弟弟不是有心的,但是他確實惹你生氣了。你不要試著讓他不哭,或者停止亂扔東西,而是讓他把怒氣發洩到你自己身上。他可以跟弟弟說“住手,我不喜歡那樣。”但是他更要表達自己的憤怒,而對著小弟弟大吼大叫一些他不懂的東西是沒有用的。然後,你可以告訴他你們找個安全的地方把他的寶貝放起來,留到日後給爸爸或者奶奶看。
案例五:掃興的派對
“我大女兒克拉拉5歲,小女兒露絲3歲。她們很愛對方,但有時也會妒忌對方。在露絲的生日派對上,克拉拉大發脾氣,因為她沒有禮物。在之後的那個星期,我們把露絲和保姆留在家裡,去看克拉拉表演,然後克拉拉一個勁地跟我們說要找一個很悶的保姆這樣露絲沒有她就沒有樂趣了。”美國媽媽潔西嘉。
分析:還是那點,克拉拉在製造麻煩吸引注意力。普特表示,她就是想說難道我不重要嗎?第二件事則有些無理取鬧了。一家人已經是整裝去看她的表演,但她關注的點還是爸爸媽媽在談論露絲的保姆,這也讓她覺得這個晚上不屬於她。
如何解決:如果你在妹妹的生日上給鬧騰的姐姐一份小禮物確實可以“買”來一陣的平靜。但最重要的是,你要教育孩子們,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公平的。
普特認為,你開始和孩子商量的時候,你已經輸了。如果一個孩子在另一個孩子的生日派對上發脾氣,可以讓一個大人把她帶到另一個房間裡冷靜一下,因為使得她這麼強大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都在看著她。然後告訴她,等她安靜下來,覺得準備好了,想玩了才能再出去玩。當她回到派對上(可能還沒真正地準備好),可以給她一個派對助手的職位,讓她幫幫忙。這樣她會覺得自己是大孩子了而且能挽回一點顏面。如果說選保姆,可以直接回她說這個是爸爸媽媽的來考慮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要告訴大的孩子,雖然小妹妹小弟弟確實需要很多照顧,但是父母也給予他很多屬於他的時間和照顧。雖然有點艱難,但是這些時間都是值得的。
3種方法停止紛爭:
1. 拿走玩具,或者拒絕所有的孩子無理的要求。
2. 你就當法官調停吧,讓其中一個贏,但是下次記得讓另一個孩子贏。
3. 可以用分散術!不如我們來玩另一個遊戲吧,我們來演叢林的獅子吧。
要避免所有這些問題,立刻採取行動吧:事實上,看完文章你可能有一種感覺,就是不同情況下的處理方法都不一樣,我們沒有萬能的答案。但是起碼以上比較常見的分析可以幫助你解決大部分的爭吵。而且你們都是聰明的嫲嫲,當然會根據以上的方法自己變通,發掘更好的方法咯!雖然有時候會失敗,但是最終還是要讓兄弟姐妹成長起來,成為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