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春捂秋凍,百病難碰”,可是昨天一場突如其來的陰冷空氣還是給了我們這些雖然沒有著急脫衣服的人們來了一場下馬威,原來春風也可以如此凜冽,原來春雨也會如此冰冷。可是,過了春分就算是正式拉開了春天的序幕,難道我們還要捂著冬天的大棉襖不能脫嗎?過猶不急,“捂”少了,“捂”多了都不行,那“春捂”到底要“捂”到一個什麼程度才合適呢?今天小編就來和你說一說,到底春天怎麼捂才正確。
一、春捂的特點在於背、腹、足底。
1、對於“春捂”的重點,我國唐代藥王孫思邈主張“下厚上薄”。這是因為,人的陽氣根於腎,全身陽氣都要從這裡散佈出來,而腎經起於腳底的湧泉穴,因此,褲子、襪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點、暖和點,不要脫得太早;
2、後背屬陽,有統管陽氣的督脈、膀胱經等,背部暖和,才有助於體內陽氣的生髮,才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機會,但背部也不能過熱,因為出汗過多,反而會因為背濕涼而致病,這時候馬甲、背心最實用了,熱了脫,冷了穿。
3、腹部保持溫暖對保護脾胃很重要。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人的肚子會痛,會出現腹痛、腹瀉、胃口不好甚至嘔吐等,脾胃功能也會受損。你看哪些剛會爬的小娃娃,就算是在炎熱的夏季,也是要穿一件可愛的肚兜來護肚的。
二、春捂講究四大標準
1、時機: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
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氣到來之前往往是高發季節。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晚了則猶如雨後送傘。所以,天氣預報一定要關注噢。難怪昨天小編差點凍死,原來是沒有提前捂呀。
2、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一般清明以後,氣溫會逐漸平穩回升了,這時候就可以開始慢慢不用再捂了。
3、溫差: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信號
面對“孩兒臉”似的春天,你得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而何時加衣呢?一般認為,日夜溫差大於8℃時是該捂的信號。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刹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花開又被風吹落”,讓你回味冬日的肅殺。
4、時間:7-14天恰到好處
醫學專家發現,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者或高齡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衣服減得過快可能會凍出病來。
年輕力壯的可以適當“凍一凍“,老年人、慢性☆禁☆病患者對寒冷的刺激敏感,稍不注意就會引起疾病發作,所以要”捂一捂“,不管哪類人,如是覺得身上有汗,就應該“脫一脫”,以免汗被風吹反而更容易受涼。
愛美的女性在“春捂”中一定要注意不要穿低腰褲或者著急穿絲襪薄裙,否則腰腹受涼導致宮寒,引發手腳冰涼、痛經等症狀;下半身雖然要比上半身稍厚實一些,但也不要穿過緊的衣服,這樣會導致盆腔淤血,同時對心臟和血管也沒有好處。老人“春捂”除了注意足部的保暖外,還要特別注意“首”的保護,不要在乍暖還寒的時候,過早摘掉帽子和圍巾,引起傷風感冒,加重頸椎病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