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近些年聽到斯德哥爾摩這個名字,一定是因為莫言,雖然那也是世界末日(2012)那年的事情了。因為莫言跟我來自同一所學校,所以他得諾貝爾文學獎,我卻好是驕傲。
總是喜歡一些地名,比如莫言筆下的高密,閉上眼睛就會出現很多場景,不算高的山丘,連綿的枝枝丫丫的樹,莊稼地裡一望無際的紅高粱,還有一朵朵裝滿各種人和故事的土房子散落在那片土地。這些場景一部分來自莫言的小說,一部分來自電影,一部分來自對這個地名字面意義的想像。
還有山東的即墨,貴州的情蕩,山西的清徐,內蒙的巴彥淖爾等等,總覺得這些好名字是神一般的存在,跨越幾千年的時光留下來,即便只是看見,就會念念不忘。而對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在我的想像裡是一片荒蕪之色,充滿了白茫茫的暈染,冷色調的排列組合,不覺得豐富。
▵下午4點的阿蘭達機場
可事實並非如此,當我落地斯德哥爾摩的阿蘭達機場時,是當地時間下午4點,大約只有我們這趟航班落地,所以這裡平靜的像個小車站。沒有人聲鼎沸,偶爾幾聲孩子的哭鬧,很快就歸於平靜。一切都有序平和,稀稀拉拉的人們,沒有隨著人流這麼一說,只能自己找出口。從飛機艙門走到行李提取處的一刻,就知道想像終歸是想像。
從入口到出口的牆上,掛著斯德哥爾摩的名人照片, “Welcome to my hometown .”夾在這些照片中間,好像每個人都在向你打招呼,是我心太軟,還是這句話好溫馨,暖暖的感覺。不誇張的表達和方式,卻是入心。
▵ 牆上的照片裡有國王和王后、律師、設計師、藝術家等等,他們都在向你淺淺地微笑。
出了機場,不到17點的城市已經入夜,華燈初上,2月的斯德哥爾摩跟北京的溫度一樣,只是空氣了多了清新冷冽的涼。坐上機場大巴,看著一幢幢歐式建築飛馳而過,直達市中心,買好交通月卡,只等去探索一個新城市。
▵市中心的交通樞紐,在這裡你能買到公交卡,還能去往斯德哥爾摩周邊各處。
▵公交卡長這個樣子
▵公交卡的使用範圍
=小筆記=
斯德哥爾摩的交通費用比較昂貴,建議從機場到市區坐大巴或是公交,機場大巴為119克朗。機場快軌需要大約400克朗,個人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到市中心的central station,買公共交通卡,如果你呆一周,可以買周卡(300多克朗),呆的時間更久可以買月卡(不到900克朗,建議購買)或是季卡。個人好喜歡這張卡,幾乎整個斯德哥爾摩市區周邊的公共交通(公交、地鐵、小火車、船)都可以使用!
▵地鐵上的新舊列車在交替駛來,有時候古舊,有時候嶄新。
我住在離市中心只有三站的東區,叫作Gärdet,這裡的房屋大都建於上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是斯德哥爾摩最大的住宅區之一,以瑞典本地人居多。在瑞典的中國小夥伴告訴我,近年來,瑞典成為接收敘利亞難民最多的國家,確實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但是當你瞭解到這個國家的仁慈,還是頗為感動。
▵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社區都特別安靜,或許是冬日的緣故。不過瑞典人是內斂和含蓄的,沒有過多熱情。
這片住宅區幾乎沒有高層,全是4-6層左右高度帶一個精緻陽臺的小樓,一棟一棟鋪陳在林間。每棟樓的一層都有幾家店鋪,有古董店、畫室、陶瓷作坊、紋身店,還有日料店、花店等,它們都有好看的櫥窗陳列讓你忍不住停留。每隔一段路,還會看到綠色的垃圾箱擺放在路邊,有著很明確的垃圾分類和打包方式。
▵垃圾箱的分類很細緻。白色的是日常垃圾箱,綠色的則是其他垃圾分類箱。
一到晚上,各家各戶的小串燈亮起來,點綴著整個夜空。進入公寓,樓梯是盤旋式的,電梯是小小的,寫著瑞典語“HISS”,跟你印象中歐洲電影裡的一模一樣,先打開古舊的門,再拉開鐵柵欄門,進入狹窄的空間,然後帶你回家。
▵電梯是那種小巧精緻型,最多容納3個人,稍胖點便會很局促。)
▵喜歡每天坐著公車在這個城市穿行,在以後的每一天,幾乎成為日常。它顏色鮮豔而絢麗,在斯德哥爾摩古老的建築中來來回回,像是到了另一個世界,旅行大體就是這樣,會突然地覺得熟悉,其實陌生。
▵坐在有軌電車的最前方,能看見舊時的軌道,它送你去想去的地方,還能看見風景的另一番模樣。
▵瑞典的女司機跟北京公交女司機沒什麼兩樣,車技好,不苟言笑,酷酷的。
這是我對斯德哥爾摩的初識,誰曉得,接下來的行程會是什麼,只知道,它有著淡淡的驚喜。
圖文均為原創,
轉載請先留言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