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了幾十年的煙,始終平安無事,戒煙後沒多長時間卻發現得肺癌了,這種情況常聽人說起,於是人們都覺得戒煙是打破了身體和煙之間的平衡,由此誘發肺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前段時間,劉先生因為胸痛難忍到南京胸科醫院就診。經醫生檢查,發現其右肺下葉上有個3cmx2cmx2cm大的腫瘤,被確診為肺癌早期!聽到診斷,劉先生懵了,“我都戒煙20年了啊!”
○不是因戒煙得肺癌,是這些行為害了他~
對於吸煙者來說,肺癌的發生需要內外因。外因是吸煙的時間和數量,比如一個人每天抽20支,抽了20年,這個人的吸煙指數就是400,大於400的人,肺癌風險就高出許多。而一般決定戒煙的人,多數是抽了很久,考慮到上了年齡要講究健康,他們的吸煙指數已經到了400左右甚至更高,而且年齡也在四五十歲,這就是內因,因為此時正是身體免疫系統下降的時候。如果說,年輕時抽煙,身體的免疫系統還能監控著癌細胞的出現,甚至能殲滅它,但到了四五十歲,免疫系統弱了,肺癌就會挑這個時候發生,不管他戒煙與否,到這時候風險是一樣的。只不過戒煙帶來的好處都沒有機會體會到就發病了。這也是為什麼醫生建議趁早戒煙的原因。
○不是戒了煙更難受,是戒斷反應有個時間窗~
中國控煙協會全國理事、瑞金醫院控煙門診周劍平醫生說,動過戒煙念頭的人也不少,但一瞬間的念頭往往會被一些藉口甚至道聼塗説的謬論而動搖,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戒了煙反而讓人更難受”、“突然不抽煙了反而有害健康”等。事實真的如此嗎?個別人戒煙後不久便查出大病甚至去世,只是一種巧合,也可能是戒煙太晚了,但絕不是由戒煙這種行為本身所引起的。
“老煙民”們之所以相信“戒煙對身體有害”的謬論,還與戒煙後身體出現的種種戒斷反應有關。
常年吸煙的人突然戒煙後,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煩躁不安、頭昏頭痛、失眠憂慮、注意力不集中,咳嗽多汗、心率下降、食欲或體重增加等不適感,這在醫學上被稱為尼古丁戒斷綜合征,俗稱“戒煙綜合征”。煙齡越長,戒煙綜合征的表現就越明顯。
○戒煙會讓人難受,就像第一次吸煙時也會讓人不適是一個道理。
煙民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吸煙時的樣子嗎?辛辣、嗆鼻的味道直沖腦門,接著頭昏目眩,甚至眼淚鼻涕直流。但抽了一段時間後,便習以為常了,甚至會喜歡這種感覺。從開始時感到不舒服,到之後的習慣、再到上癮、想戒戒不掉,幾乎是吸煙者們共同的心路歷程。那麼,開始戒煙後,想要讓身體擺脫對尼古丁的依賴,自然也會經歷一個從不習慣、不舒服,到逐漸適應、習慣的過程。“科學戒煙不僅需要個人的堅定決心,還需要醫生的指導、適當的藥物支持以及家人的關愛和幫助。”周劍平說。
戒煙的好處一籮筐,看看資料吧~
戒煙開始——
20分鐘——血壓降到標準水準,脈搏降到標準速度。手、腳的溫度回升至標準體溫。
8小時——血液中的氧含量將恢復正常水準,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也降低到正常水準。
24小時——體內一氧化碳都消除。肺開始清除粘液和其他吸煙殘留物。心肌梗死危險性降低。
48小時——體內無尼古丁殘留。神經末梢的功能逐漸開始恢復,嗅覺和味覺對外界物質敏感性增強。
72小時——支氣管得以放鬆,呼吸變得更輕鬆,呼吸暢順,肺活量增加,整體精神面貌得到改善。
2至12周——血液迴圈穩定,走路輕鬆穩健,肺功能改善10%。
3至9個月——咳嗽,呼吸困難和其他呼吸問題大為好轉,肺功能增加30%,咳嗽、多痰、鼻竇充血、疲勞、氣短等症狀減輕。氣管和支氣管的黏膜上出現新的纖毛,處理黏液的功能增強。身體的能量儲備提高;體重可增加2~3公斤。
1年——冠狀動脈硬化危險減至吸煙者的一半。
5年——相較一般吸煙者(每天一包)的肺癌死亡率由1.37%降至0.72%,近於不吸煙者的死亡率。口腔、呼吸道、食管癌發生率降到吸煙者發病率的一半,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幾乎降低到非吸煙者的水準。
10年——吸煙者罹患肺癌的概率降低一半。患心臟病的概率降至與不吸煙者相同。癌前細胞被健康的細胞代替。口腔、呼吸道、食管、膀胱、腎臟、胰腺等癌症發病率明顯下降。
15年——冠狀動脈硬化的危險與不吸煙者相同。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