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食尚美食家“雞肉”男小尚子!
天氣漸漸暖和起來了,小尚子也逐漸恢復了鍛煉,晚上吃過晚飯出去慢跑幾圈,回來就發現又餓了。有句話說的好,虧啥不能虧肚子,今天小尚子就來為大家推薦一種非常適合作為夜宵的美食—粽子。
粽子的學名其實叫“粽籺”,一般的做法是由粽葉包裹糯米和其他原食材蒸制而成,主要口味有甜鹹兩種,一般而言南方鹹味粽子居多,甜味粽子較少,而北方則是以甜味粽子為主。粽子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的戰國時代,因此粽子現在也被視為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食。
到了每年的農曆初五,家家戶戶都會包上一盤粽子,這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了,當然在有些地區春節的時候也會包粽子吃。在餡料的選擇上也是各不相同,北方主要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粽子的口味則相對較多,豆沙、鮮肉、八寶、火腿還有蛋黃。
大家可能平時吃粽子的時候,就顧著那股鮮香可口的滋味兒了,對粽子也沒有太多的研究,其實稍加觀察,就可以看出點門道。由於地區分佈和飲食習慣的不同,各地在包粽子上的方法也各有千秋。從粽葉到餡料,再到最後的蒸制方法,都有不同。
廣東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取表面光滑軟韌性較好的葉子,而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由竹葉包裹出來的粽子還帶有一股淡淡的竹香。海南人包粽子一般使用柊葉,這種葉子可是最好的包裹粽子的粽葉了,葉片大而寬,表面絲滑緊密,有點類似于芭蕉葉。
再說這餡料,無論是什麼餡料的粽子,在製作餡料時一定要將餡料充分攪拌均勻,醃制入味了再進行包裹,因為最後粽子是要放到鍋中水煮的,如果餡料本身就沒有醃制入味,那麼最後煮出來的粽子可能就是索然無味、平淡如水的了,吃起來就少點味道。
在粽葉的捆紮上也是大有講究。如果包裹的是甜粽子,那麼就不能捆紮的太緊,因為甜粽餡在水煮後會膨脹,紮的太緊會導致最後出現夾生的情況。如果是肉餡兒的就恰恰相反,水煮後會收縮,因此就要求在捆紮時必須要紮緊包好。
在粽子的烹煮上,一定要等水開了之後再落粽子,煮粽子的時候要開大火,期間不能加生水,煮好後的粽子一定要趁熱吃,打開粽葉,粽香撲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香嫩可口。小尚子有時候還會選擇水蒸的方法,但是沒有水煮來的那麼便捷,蒸的粽子不容易全熟。
我是愛吃“雞肉”的小尚子,粽子雖然講餡料包裹其中,但是美味卻不可能就這樣被包住,大家趕快去嘗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