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寶寶後,家裡的哭鬧聲就仿佛從未停止過:想喝牛奶了,哭;玩具被搶了,哭;家裡待太久了,哭。
而且當孩子哭的時候,你說什麼都無濟於事,簡直感覺世界都要爆炸了。碰到孩子哭鬧,我們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麼?
孩子為什麼會哭?
試想,當我們成人去餐廳吃飯,發現餐食品質很糟糕,我們知道此刻的情緒叫做生氣;當我們新買的蘋果手機丟了,我們知道此刻的情緒叫難過;當我們因為幾分之差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我們知道此刻的情緒叫做遺憾和無奈……
可是,在孩子的世界裡,這些情緒是很難被區分和表達出來的,他們往往只有一個表達方式——哭。一個哭字代表了一切。
其實孩子哭,很多時候是因為自我情緒管理這項技能沒有完全get到,不能夠自如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所以,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出現大哭大鬧情緒失控的現象。
不許哭,對孩子來說太過殘忍
我們成人有了負面情緒會有很多宣洩情緒的管道,可是孩子並沒有,他們只會哭。哭幫助他們宣洩了負面情緒,釋放了壓力,表達了自己。所以,當一個孩子哭起來的時候,你對他說:“別哭,別哭。”甚至是“不許哭”時,殊不知這是一件極其殘忍的事情,因為你阻斷了孩子唯一的情緒宣洩管道。
兒童期最重要的一個學習內容就是“情感表達”。孩子會從父母對待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上來學習開心時如何慶祝,傷心時如何排解,憤怒時如何宣洩。可是,一個一哭就被希望馬上停止下來的孩子,可能獲得的情感表達為零,他學會的只有壓抑自己的感情。兒童心理學家發現,有豐富情緒的孩子,感覺細胞豐富,智力成長也不會落後。反之,總是壓抑自己情感的孩子,會變得孤僻、冷漠和暴躁。一句“不許哭”可能換來一位情感荒漠症的孩子。
貼情緒標籤勝過阻止哭鬧
其實,孩子哭大多是因為無法區分和表達自己此刻的情緒感受。他只知道此刻是不舒服的,但無法準確地表達出來,更不要說如何排解這樣的情緒。所以,如果我們幫助孩子解決了表達和感受的問題,就可以讓孩子安靜下來。
比如,孩子因為想要對方的玩具而不得,大聲哭鬧。你可以說“你很難過是嗎?我知道你很難過,因為他不給你他的玩具。”
比如,孩子因為一直要玩ipad而被拒絕,大聲哭鬧。你可以說“你有點生氣是嗎?我知道你很生氣,很生氣,因為你想要ipad。”
當孩子大聲哭鬧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準確地為他此刻的情緒貼上一個標籤,並表示接納的話,孩子通常就會緩和下來。
試想,如何我們成人很難過,此刻最能安慰到你的話是什麼呢?或許就是最親近的人的一句“我懂你的感受”。可見,當情緒被接納、被理解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好受一點。
最可怕的狀況是,當你極度傷心的時候,身邊最親的人卻說“你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這種不包容,不接受的情緒可以瞬間將我們淹沒。對待孩子也是一樣的。
當你持續不斷地對孩子說“我知道你不開心,我知道的。”孩子會感到一種被接納,同時也學會了這種情緒叫做“不開心”、“傷心”、“難過”、“生氣”……下一次,隨著語言能力進一步發展,他就會慢慢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再是哭泣的方式。
孩子哭鬧不休並不是洪水猛獸。找對方法,接納情緒,學會表達亦是正解。
栗子媽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止哭妙招你學會了嗎?今後遇到寶貝哭鬧的情況,千萬不要急躁和慌張了,用栗子媽教你的辦法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