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熱潮從14年末開始,紅到現在,依舊沒有要消停的態勢。大家依舊熱衷於在社交媒體上曬出運動成果,而“人魚線”“反手摸肚臍”“A4腰”“iPhone腿”這些潮流中的標籤,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們對運動的認知。
看著圖片,每每就用健身的欲望,意圖找各種方式升級身體的曲線。十八大提出美麗中國,生態建設的概念,我們也緊緊跟隨,這個趨勢不會停止,人對於美好事物的追求,不論真假,都不會停息。
朋友幾個月前決定健身,我就給了一個哦字。近期傳來一張健身成果照片,我眼一掃,“咿,你老了很多啊。”朋友說:“哪裡老了?”我指著她的臉,“眼窩深陷,笑意裡都是自信於剛健身完的驕傲,這就是應激表現啊,普通人看,會覺得是自信,但是我懂,我看你再應激幾次就會更老。”
多少人有這樣的經驗,你胖的時候,還有份飽滿對嗎?瘦了,眼見著精神了,眼裡卻少了健身之前的那份清純和柔亮。我們健康,但我們不想加速衰老,無論是自由基,還是衰老可逆論,在生物學科面前,幸好還有關於身體醫學的知識,可以幫我們一把。
什麼是應激反應?
應激反應是人類身體應對突如其來的壓力的一種機制,當身體突然受到強烈刺激(如創傷、缺氧、饑餓等)時,引起血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濃度迅速升高,糖皮質激素大量分泌,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外邪容易入侵。
事實上,現代人幾乎每時每刻都存在著應對應激反應的可能,應對壓力本來就是一種應激反應。如果長期處在壓力環境下,身體會出現各種紊亂,思想變得不清晰,本身已是內在弱質,如今又添外患條件。在這種時候健身,無非是希望能夠從裡到外的健康起來,可是如果當健身只是變成了應激反應而已,那麼反而會加速你的機體衰老。
制定周密計畫
決定開始脫離原本好吃懶做的生活,本來就對身體會產生一種應激,這個時候,先要做的應該是瞭解自己當下的體質,再進行軟階梯的啟動。忽然開始盲目健身的身體一定會產生應激反應,比如,從不跑步的人,忽然在跑步機上跑5公里,身體就像在熟睡中被瞬間拍醒的驚恐的孩子,還來不及看清楚身體的能力就被抬到了杠上,應激的運動不是運動,只是反應,反應和運動的區別,就是結果的差異。
從不運動的人,最好是先從每天半小時的散步開始,有斷斷續續運動習慣的人,則要開始穩定的選擇1~2個最不會厭倦的運動開始循序漸進的啟動。跟做商業投資計畫一樣,你需要瞭解環境和訓練的特質是否適合你,是否能幫助你達成你要的體型,原理是否說的通,需要分幾期完成,會不會有特別的事情打破計畫,同時預備好B方案,以備不時之需,因為保持健康,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計畫,絕對不只是一場應激反應。
促成應激反應更大的因素是激素,而非完善的計劃性。哲學上說,如果一個決定是被非理性因素激發,結果通常不會好。
不可逆的全面衰老
長期連續的應激反應會造成不可逆的全面衰老,這是一個很難啟齒的真相,但我終於還是要告訴你們。
衰老不可能是局部的,外在的衰老,比如眼窩深陷,脂肪移位,線條模糊,這些現象,必然是內在本質的全面衰老造成的。瞭解你身體的衰老程度,是你選擇到底參與什麼類型運動的前提。
事實上,身體機制是可以適應各種應激反應的,無論健身與否,人體都會在進入應激機制後,變成持久性應激,這也是一種自然選擇。當然,此時衰老的加速度也會跟上,所以我們經常會說,你的生活到底好不好,壓力有多少,嘴巴上說的不算,明眼人會看到你衰老的速度,半年見你一次,你的狀態幾乎代表了你承受力的重量,此時的衰老,你越想減緩,重建也來的越快,能做的,就是有計劃的穩定執行,淡定的持之以恆,才是減緩衰老的最佳方法。
所以,通過健身讓自己變得更美,是一件很嚴謹的事情,不是道聼塗説盲目跟風就可以,更不是找台跑步機隨便跑跑,或者找個器械推推就能完成的事情。相反,這是一件要對全身內部進行仔細檢查,對bmi,對運動感覺,對自身骨質狀況有所瞭解之後才可以進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