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都用密集的SUV產品線把大量的鈔票塞進腰包的時候,斯柯達卻始終靠著一款Yeti(野帝)苦苦支撐。老實說,Yeti這款車各方面性能表現均衡,實在能稱得上是部好車,然而它作為一個商品總歸還是要拿來賣的,所以拋開銷量不談,只看到不錯的產品力,顯然不是對它的最好評價。
根據最新的資料,2017年2月份斯柯達Yeti銷售1329輛,這個數字較旺季時不算高,可以理解,但同一時期,相比很多同級車這個數字也算不上好看。也許可以這樣說,斯柯達想靠Yeti來跟上大家的腳步已經不大可能了,更何況這款車也並沒有預期中那樣熱銷。
看來是時候了,斯柯達要拿出一款足夠強的車,不僅是產品力夠強,未來銷量也要強到讓外人無話可說。這款車顯然不是別的,就是柯迪亞克(KODIAQ)。
柯迪亞克名字來源於美國阿拉斯加州的第一大島嶼,島上山巒疊嶂、地貌奇特,這倒是很契合該車型作為SUV所具有特質,想必斯柯達當初選擇這個名字也正是出於這個考慮。柯迪亞克最早亮相於2016年9月,國內消費者目睹實車還是在2016年11月廣州車展,當時柯迪亞克一亮相,便引來了眾多人的關注。
# 機械規格
▽ 柯迪亞克搭載的是第三代EA888系列發動機,有1.8TSI及2.0TSI兩種排量供消費者選擇。
該系列發動機應用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啟停、雙噴射系統等技術,其中值得一說的是雙噴射。正如大家所知,目前主流的兩種供油方式即多點電噴和缸內直噴,它們工作原理不同,擁有的優勢和劣勢也不太一樣,為了有效發揮這兩種技術在不同工況下的各自優勢,工程師將兩種技術做了綜合:發動機處於低負荷/冷機/怠速狀態時採用進氣歧管噴射,用來提升熱機效率和低扭表現;高負荷時,則切為缸內直噴以提升功率。兩種供油方式的接合使得發動機動力性、燃油經濟性以及可靠性實現了更高的平衡。
本次試駕的場地選在了黃山,黃山的地形地貌與平時試駕的城市道路有很大的不同,2天裡柯迪亞克經受住了山路、泥路、陡坡、涉水路面、顛簸路面的重重考驗,越野和操控性能表現出色。在大雨中的盤山公路上馳騁時,我更感覺到了柯迪亞克內心的那份“野”。本文試駕車型搭載了1.8TSI發動機,該機型在1450-4100rpm可以輸出300N·m的最大扭矩,最大功率為132kW/4300-6250rpm,此外,1.8TSI車型百公里綜合油耗為7.2L,百公里加速時間8.9秒。另外一款2.0TSI發動機擁有350N·m的峰值扭矩和162kW的最大功率,它可以推動柯迪亞克7.5秒完成百公里加速,不過百公里綜合油耗也更高,達到了8.3L。從目前的市場銷售情況來看,1.8TSI車型會成為未來的銷售主力,而2.0TSI車型則主要用來滿足一部分對動力有苛刻需求的買家。
▽ 毫無意外的,和上汽大眾途觀L一樣,兩款7速濕式DSG雙離合變速器也出現在了柯迪亞克上。
其中DQ380變速器最高可承受420N·m的最大扭矩,匹配1.8TSI發動機,而DQ500變速器最大承載扭矩可達600N·m,匹配2.0TSI發動機。兩款變速器皆為濕式結構,變速器油持續迴圈,對雙離合模組進行冷卻、潤滑,雖然傳動效率受此影響而變低,但可靠度卻有所提高。7個前進擋也是目前主流的規格,保障了擋位元綿密的同時,對高速巡航的燃油經濟性也有好處。
▽ 柯迪亞克2.0TSI車型提供四驅系統,基於技術不錯的差速器並配合ESP等電子駕控輔助系統,賦予了柯迪亞克日常應該具有的越野及脫困能力。
差速器為第五代Haldex瀚德產品,有著重量更輕、反應更快、更加智慧的特點。因為它的存在,柯迪亞克能夠實現前輪96-10%、後輪4-90%的動力分配,寬泛的動力分配範圍可以讓車輛面對複雜路面時表現更加靈活。當然,很可惜1.8TSI車型並沒有配備,這可能會讓一部分喜愛四驅但不想消費高動力的買家感覺尷尬吧。
▽ 柯迪亞克採用了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和後四連杆式獨立懸掛。
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帶有兩個對車輪進行導向的減震支柱以及下部轉向橫拉杆。鋼制的副車架與車身擰緊到一起,減輕了前橋的重量並且提高了車橋的負載。後四連杆式獨立懸架的後副車架採用了液壓成型工藝,整體強度更高,噪音和振動更小,而且後減震器與彈簧分離,使得底盤佈置空間充足,加大了行李廂佈局時的自由度。
# 駕駛感受
作為大眾系的重要代表,斯柯達車型一直也有著駕駛輕便、上手好開的特點。這台柯迪亞克也不例外,駕駛風格輕鬆,之前你無論開過什麼車,只要駕駛它幾分鐘就可以非常快的適應,而且心裡會說:這大概就是我想要的感覺。
1)駕駛手感對駕駛評價影響非常大,過沉或過輕在我看來都算不上是對普通用戶最好的設定。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是,介於輕重之間,女性朋友開起來不會感覺太過重手,而男性朋友也不會抱怨輕得完全沒有樂趣,這個點拿捏好很重要。柯迪亞克做得還不錯,做到了大部分人想要的那種感覺,既緊繃又輕鬆,這可能聽起來有些“玄學”的意思,但實際摸過方向盤後感覺確實如此。
2)前面也提到過1.8TSI車型會是未來的銷售主力,那想必會有很多人問這個動力到底夠不夠用。答案是:只要你不足夠苛刻,那就請放心。總的來說,只要保持2000rpm以上,這台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是比較讓人滿意的,加速超車很乾脆,沒有出現幹踩油門不走的尷尬。當然我本人對柯迪亞克1.8TSI的動力評價不低,多半也是因為基於我那台使用了低功率1.4TSI的高爾夫旅行的駕駛感受,平時1.4L的排量都能讓我開得美美的,換成1.8L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3)在這裡我暫時給這台7速DSG變速箱一個好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一天的試駕中無論是低速還是高速,它的換擋速度和平順性都很好,那種大家經常提起的低速闖動雖然在2擋突然收油升3擋的時候還是偶有發生,但感覺已經非常輕微,如果你不是雞蛋裡挑骨頭,那可以說這台雙離合變速箱已經足夠讓人滿意了。然而這也僅是我今天給出的評價,未來這台變速箱是否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不再那麼讓人滿意,我就不得而知了。
說了這麼多好話,關於駕駛也得批評幾句,首先開柯迪亞克依舊不能像開轎車一樣有信心,在多彎的山路上連續打方向,因為重心高,加上懸掛調得比較軟,車身無可避免的左右搖晃,安定感並不好。再有一點,經過細碎的小波路面時,車廂內總有明顯的擾人噪音,這個情況在中波和長波路面都沒有,至於原因我猜測是懸掛調校得不太到位,震動噪音過多的傳到了車內,再加上SUV這種容易產生“共鳴效應”的兩廂車體結構,進一步把噪音放大了。
# 設計亮點
柯迪亞克由設計師Jozef Kaban主導設計,他的作品還有布加迪威航及現款國內在售的奧迪Q5,不過Jozef Kaban目前已經離開斯柯達,最新的東家是寶馬。
在早前斯柯達發佈的Vision C概念車上其實我們就已經能看出未來斯柯達車型在設計上的一些趨勢:硬朗的車身線條,強烈的塊面感,以及更加有立體感的細節,諸如此類,都和之前的設計語言產生了明顯的區隔。今天,新的設計語言在經過幾款車型的試水後,也毫無意外的出現在了柯迪亞克上。
▽ 斯柯達品牌首次使用全LED大燈。
LED具有亮度高、回應快、能耗低、壽命長等優點。目前很多車型都在使用,未來斯柯達也會將該技術進一步普及。至於設計方面也很有亮點,大燈內部採用了縱向佈局的LED光柵,猶如眼睫毛,點亮後車頭看起來更有生氣。
霧燈的位置被提高了,一方面這樣可以讓車頭看起來更精神,另一方面出於實用性的考慮,因為SUV很多時候會穿過泥濘的水溝,霧燈位置太低會有被泥漿遮擋的可能,影響了照明效果。
▽ 柯迪亞克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698mm、1883mm、1676mm,軸距達2791mm,這樣的資料是中型SUV的水準。
能看出柯迪亞克的軸距明顯做了拉長,這多少有些破壞了整體的美感,不過面對國人對後排空間近乎瘋狂的需求,斯柯達顯然做了更理性的選擇。此外,大家注意腰線,這種硬朗的折線對鋼板的衝壓工藝要求很高,從縫隙銜接和曲面飽滿度來看,位於長沙的上汽工廠做得還不錯。
▽ 內飾採用了左右對稱設計,平直的線條比較難看。
柯迪亞克的內飾有棕色和黑色兩種顏色可選,試駕的車型為棕內飾,豪華感更強一些。手套箱上的木紋飾板面積不小,而且顏色很獨特,摸起來也有類似實木的觸感,考慮到成本的限制,消費者能獲得這樣的體驗已經算不錯。
# 人機工程與空間
國人對7座車的需求越發高漲,甚至有些買家會說:第三排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我們暫且不談這樣的消費觀是否健康,起碼在廠商眼中,7座已經是繞不開的配置了。
▽ 柯迪亞克的第三排表現如何呢?老實說,很一般,你姑且把它當個擺設好了。
其實不僅是坐墊矮和空間小的問題,這個第三排的靠背也非常直,角度根本調不了,待久了簡直折磨,總之你要知道坐在那裡就像坐小板凳,光是看著就已經不想去試試了。當然,也正如那些喜愛7座車的買家所講,第三排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 後備廂空間表現良好,不小的車身尺寸成就了這一點。
5座車型常規狀態下,後備廂容量為506L,後排座椅可以按照40:20:40的比例翻折,當後排座椅全部放倒時,空間瞬間擴充至2065L,容量非常可觀。7座車型,在第三排座椅打開的情況下,後備廂空間為190L,能夠滿足大多數日常使用需求。如果單獨將第三排座椅放倒,容量可以擴展到506L,若將第二排及第三排座椅同時放倒,容量同樣可以增至2065L。
▽柯迪亞克提供了最新一代的MIB資訊娛樂系統,採用無邊框設計的8英寸TFT顯示幕融合了紅外線接近感應、藍牙、Drive Green、Smartlink手機映射等功能。
中控台的寬大導致了駕駛員伸手操作最右邊的旋鈕會比較不方便,不過好在通過方向盤上的按鍵、旋鈕也能操作。接近感應功能很有意思,當用手接近螢幕時,螢幕的介面會進行微小改變,位於螢幕下方的隱藏式圖示浮現,方便使用者快速觸按按鍵;當手離開螢幕時,一些操作按鍵將變小或隱藏,以便顯示更多的資訊。
# 總結
助力斯柯達快速發展的車型個人以為已經來了,當然不是別的,就是柯迪亞克。這台車有著和途觀L一樣的MQB平臺基因,骨子裡已經算的上先進,當然它和途觀L不同,即便僅是外觀和配置上的差異,但本質上它還是一輛斯柯達,而斯柯達的本質就是經濟務實,更加接地氣。
柯迪亞克和諸如漢蘭達、銳界這樣的同級車也不同,它年輕有活力,並且好開到一上手就讓你知道這就是自己想要的。這一點太重要了,要讓消費者從一開始接觸就喜歡上這輛車,對已經沒什麼時間可浪費的斯柯達而言必須要做到,不過,你我心裡也都清楚,柯迪亞克是否會步Yeti的後塵,並非取決於產品力,相較之下,定位和價格這樣的軟性因素或許才是最大的考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