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小玲1米65,總是覺得自己身高太低,生了娃後更是為娃擔憂。到處搜集長高土方,有次聽到別人說,餵飯飽寫飽飽營養吸收就好,自然長得高,回家後每次給寶寶餵飯都是滿滿一大碗。
結果不出一星期,寶寶就積食了,一個星期沒拉臭臭,去醫院看過後,醫生痛斥小玲:娃才多大,消化能力還不健全,喂那麼多不消化,全是在害寶寶!
其實很多父母自從生了寶寶之後,對寶寶日常生活的照顧可真是操碎了心。從衣食住行到身體成長,各個方面都要操到心。尤其是對寶寶身高的關心,家長們更是格外注意。甚至從結婚的時候都開始互相考量對方的身高,生怕將來生個“小矮人”。
除了遺傳因素的影響,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喜歡做的這四件事情也會直接影響寶寶的身高。
1、整天坐著
在寶寶有自己的活動能力之後,寶媽們為了安全也為了不累著寶寶,都會喜歡讓寶寶坐著玩耍。
雖然坐著玩耍比較放心省力氣,但並不利於寶寶身體骨骼的成長。在寶寶可以站立或者行走之後,寶媽要適當地讓寶寶多走動或者站立,可以幫助寶寶骨骼的生長,幫助寶寶更好的進行身體的發育。
2、餵飯太飽
在寶寶還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的時候,爸媽總怕餓著寶寶,經常給寶寶餵飯喂很多,而且在爸媽的觀念裡,寶寶吃的越多才能長得越快。
但是寶寶吃太多之後,消化能力比較差,不僅會給寶寶造成腸胃上的負擔,而且會影響孩子的活動能力,不利於寶寶的成長。
3、過早讓寶寶起床
不少家長在生活中因為要上班所以總是喜歡早早地叫醒寶寶來讓寶寶吃早餐,但寶寶在身體發育期間一定要保證睡眠的充足,過早叫醒寶寶會影響寶寶身體生長激素的分泌。在孩子成長期間,儘量保證讓孩子睡到自然醒才能對寶寶身體的發育有好處。
4、亂給寶寶補鈣
為了使寶寶身體發育的更好,所以家長認為給孩子吃鈣片會幫助孩子長得更高。其實並不是,在身體發育期間的適當時間補鈣才會幫助寶寶成長,而不適當的補鈣會使寶寶的骨骼提前閉合,物極必反,反而對寶寶的身體發育不利。
豆媽,復旦醫學博士媽媽。專業解答新生兒護理問題,孕期知識儲備,傳播分享萬千媽媽育兒經驗。
有問題可以直接留言,或者聯繫旺旺:愛嬰媽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