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食說新語:美食之道

食客通常用“色、香、味、型、器”來評判美食,現在則加上了一個“養”字,大有必要。食物首先是用來充饑的,然後才是好吃、好看,人們對食物的認識,是社會的發展同步的。人對食物的態度,反映他的價值觀和綜合素養。食物,必須衛生、安全、健康與營養。而所謂的“養”,不但要講烹調的合理,還要講食物原材的種植、養殖、生產、流通、銷售等各環節是否合乎要求。離開了“養”,一味地追求口味與口感,是與科學的美食觀背道而馳的。

近年來,農家菜風行,這本來是件好事,說明食家嚮往綠色、健康,開始注重食物的安全,但卻有些顧此失彼、貌合神離。此話怎講?農家菜的取材一向標榜無污染、純天然,但其製作卻延續著過去的傳統烹飪手法,用鹽過重,偏鹹偏酸,甚至肥膩,雖然這種鹹鮮味非常誘人,但吃多了就會使攝鹽量大增,從而引發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時下“油渣生炒菜心”成了一道時髦菜,但不管你用的是哪裡的菜心,經過高溫生炒烹製,營養物質尤其是維生素差不多已破壞殆盡,而且油渣的豬油重濁,食多無益。以為這樣既能突出口味又營養者,只是自欺欺人而矣!

廣東人向來在吃方面勇於創新,但對於老火靚湯這種傳統烹飪方法,卻缺乏反思精神。老火湯由於烹煮時間較長,使湯中的嘌呤增多,如果尿酸過高的人經常飲用,就會引發痛風。再如,有不少人喜歡夏天邊飲啤酒邊打火鍋,自以為很爽,殊不知啤酒與火鍋中都含有不少嘌呤,這樣一來“強強聯手”,“痛風”了還不知道。

在傳統的烹飪方式中,有不少方法比較合的。“蒸”,就是其中之一,它兼顧了美味與營養,它適宜於製作清淡的菜肴。江浙有一道叫“神仙肉”的菜,雖然採用的是燜的方式,但有可取之處。它選用最好的原材料,製作細膩,用最好的醬油來紅燜,通過烹飪中將豬肉的脂肪加以分解,使這道菜既可口又少脂肪。當然,我們也應當適量地攝入脂肪,這有助於人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又如西餐菜式中的沙拉,它含有大量的水解維生素,無須烹飪而直接食用,可最大程度地保存營養素。

美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定,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潮流,但健康是人類永恆的追求。現代人不能再單純以口味、口感來篩選食物,也不能停留在對食物外觀及進食環境上,健康的才是美的,科學的飲食觀要求我們理性地選擇食物,品味美食不能單純依賴味蕾,還要用心,在不斷積累下,達到美食循道的境界。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