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小劉和閨蜜一起去逛商場,然後去廁所上廁所,因為人多要等,這時看見一個媽媽帶著一個四歲多大的兒子進來,媽媽站在一旁玩手機等候位置,而那個小男孩卻蹲下去歪著頭從縫裡看別人上廁所,因為每個廁所下面都有縫,蹲下去很容易被看到。
小劉看到後有點生氣,就對孩子的媽媽說,孩子那麼大了就不要帶來女廁所了,而且孩子還那麼小就會蹲著看別人上廁所了!孩子的媽媽卻沒好氣的回答小劉,說自己要上廁所也是沒有辦法呀,何況孩子還那麼小,然後孩子媽媽轉身對小男孩輕輕的說不許蹲著看別人噢,羞羞!氣的小劉沒有話說,轉身離開不等了。
雖然那位媽媽的初衷大家都能瞭解,想要保護孩子的安全,但是也不能忽視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吧!孩子從3歲起便會有比較明確的性別意識,在此之後這兩個地方就不要帶孩子去了。
異性浴室
帶孩子進入異性浴室洗澡,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甚至是批評,這會對寶寶造成心理陰影。三歲的是孩子已經有一定的性別意識,但是在家長的安排下,孩子並不會感覺有什麼不妥。
但如果因此得到陌生人的尖叫或者批評,會使孩子受到驚嚇,並且一定程度上會強化這段記憶,從而留下心理陰影。
異性洗手間
家長處於對孩子的安全著想帶孩子進入異型廁所,可是3歲的孩子已經有性別的自我覺察能力,如果此時家長還帶孩子進異型廁所的話,會讓孩子陷入矛盾之中,進而混淆自己的性別。
而這種影響可能會持續到以後,對孩子以後的社交和生活造成困擾。
家長應該從生活的細節中培養孩子的性別認同,儘量帶孩子去同性區域。與此同時,應該讓孩子知道人與人之間是有界限的,不能隨便看別人的身體,也不能隨便讓別人看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