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哲學往往遵從柔弱勝剛強,
正如老子所說,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下地三分,推開門,一個毫無雜質,
無加工概念、寬廣、白色、純粹、
不帶裝飾的空間就是
這位造夢家所追求的境界,
也只有絕對的純淨才配得上
他心中對於展夢空間的要求。
有一個五六歲模樣的小孩,
拉著爸爸的衣角,
好奇地瞪著一副半人半馬的作品,
卻不知該說些什麼。
爸爸也許是感應到了什麼,
彎下腰認真地說:
“這是純粹的夢境哦,
這位先生把他眼裡的夢刻進了現實。”
是的,這位先生找到了
讓夢境刻進現實的方法——
檜木、樟木、他的夢、手和心。
他叫做Yoshimasa Tsuchiya(土屋仁応)
一位出生於1977年的溫暖大叔。
他的作品大多是把現實中的動物
與神話中的動物融合在一起,
再使用傳統的佛教雕刻法創作出來。
他的木雕作品都強調一種“低頭的溫柔”,
雖然看起來柔弱纖細,
但隱隱中透著強大的生命力,
獨特而優雅,直戳人心。
人生不要用力過猛,
適當的時候低頭柔軟一下,反而會地久天長!一低頭成就一首詩,一回眸渲染一幅畫!
第一眼看到這些小東西竟然能帶來寧靜的情緒,
這些精緻的人魚、大象、獨角獸、小鹿,
都是木雕作品,不但栩栩如生,
更是讓人覺得它們是來自於某個仙境。
鹿的眼睛裡被刻進了柔弱和靈動,
它活著但它卻不屬於這裡,
因為塵世太汙。
低頭看腳下,腳步更扎實;低頭去思考,心中更有智慧。只有低頭儲蓄力量的“厚積”,才可以有抬頭昂首的“薄發”!
土屋仁応讓木頭靜謐成瓷。他的成功不僅是藝術上的突破,也將陶瓷感完美地嫁接到木雕上。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時,很少有人想到這是木雕,反而覺得這是陶瓷。
另外,傳統的木雕造型,都是偏古韻的。
而土屋仁応的突破,在於偏現代動漫卡通,
他很巧妙的將動漫的手法和陶瓷的質感結合,
使他的木雕靈物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靜謐——
用我的靜止換世界一片芳華。
正如蘇岑在《安靜的力量》所說,
“低頭垂頸間,那是一種尋求寧靜的姿態。
懂得安靜的女人總是更容易讓男人生出愛慕的心。
信守安靜的男人,總能獲得女人更多的青睞。
這是所謂內斂中蘊涵的力量。”
木頭雕刻,
一般以其木紋、色調、輪廓、層次
取悅於人的眼睛,或大氣壯美、或小巧精美……
在見識土屋仁応的作品前,
我們見到的木雕都是如此千般一律,他作品裡的動物,總在純白的柔弱中游離著些許的憂傷。
這種憂傷,好比徐志摩詩裡
“那一聲珍重裡有甜蜜的憂愁”。
細膩的線條落在眼前素未謀面的生靈身上,細看那半開半合的鳳眸裡,似乎蘊含著這個人間的種種紅塵,卻又如此清澈溫柔,
像個含情脈脈琵琶遮臉的妙齡少女。
清眉秀目間,
那絲絲縷縷的哀愁似乎似曾相識,那種憂傷是切入你我心裡頭的眼眸間傳遞的共鳴。
神獸雕塑是土屋作品中占比較大的一類,
通過藝術家的情懷與用心雕刻,
靈物聖潔靈動、夢幻而又真實地,
讓觀賞者在童話世界神遊。
日媒說,這是一種
「何もしない」的觀感。
也就是“無”的境界,佛學裡的空性。
“我肯花上一個又一個小時,雕刻一隻青色的人魚,從頭髮的粗細到魚尾的鱗片,我都不敢馬虎,因為我想把它做到最好,
用心來講述我的夢境。”
他們時而溫暖,時而憂鬱。眼神的回避,隱約透露出一股神秘感,安靜,通透,纖塵不染,初來世間的生命,宛若誤入凡間的精靈,引人入勝,惹人無限遐想。
將人與神話裡的動物結合,作品更加超脫,神秘感油然而生。看土屋先生的作品,你會體會到一種,追求精細和極致,在高速運轉的時代裡花時間和心思去完成每一份作品的純粹。
土屋先生把心思刻進他的夢境
那你呢?
有認真地在花著時間
雕刻夢想麼?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