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詳解】“一束光”如何點亮了“一座城”?

OFweek3D列印網訊 30年前,地處“九省通衢”武漢東南角的東湖高新區,雖然是我國第一根光纖、第一個光傳輸系統的誕生地,但因離武漢主城區較遠,一度被戲稱為“武漢地圖外兩釐米”的地方。
現在,平均每天新增企業59家,科技型企業占比超八成;平均每天新增專利近44件,主導制定一批國際標準;平均每天15名碩士以上人才“落戶”……漫步園區,有如回到青春澎湃的大學校園;伴隨著一系列創新要素的集聚,被稱為中國光穀的武漢東湖高新區,每天都在上演著創新創業追夢故事。
從一束光纖開始“發家”,經過30年的創業壯大,光穀目前光電子、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產業“三足鼎立”,成為觀察我國高新產業聚集、創新創業培育的典型樣本。
孕育光穀的“發展基因”,藏著哪些奧秘?
光穀產業發展憑什麼能做成:“定力” “魄力”打造“拳頭”產業
“中國光穀”,可不是一開始就落在武漢東湖之畔。本世紀初,國內曾出現過多地參與的光穀爭奪戰。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興起,全球對光纖等光通信產品市場需求激增,產業前景看好。一共有不下10個城市出臺過發展光電產業、建設“光穀”的規劃。
面對激烈競爭,立足光電主業,既講“定力”,又打“魄力”,做一個產業就扎實做到底,培育產業“閉環”,是武漢東湖高新區的應對之策。
烽火科技與長飛光纖,是武漢光谷建設的“扛旗者”。17年前,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改制組建的烽火科技,側重於通信設備技術研發。1988年由中外合資成立的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業務主體在光纖光纜研發生產。
烽火科技總裁戈俊說,烽火改制成立後,到底是深耕光電通信,還是多元化、跨行業發展,擺在面前的各種誘惑非常多。但若有限的資源分散投入到過多領域,結果就只能是淺嘗輒止,被排擠到價值鏈的邊緣,“要麼不做,要麼做到最好”。
“光纖領域資本收益率並不高,比房地產、金融行業要差遠了。”在長飛工作25年的副總裁閆長鶤說。尤其是2000年左右,世界網路經濟泡沫破滅,光纖行業市場銷售腰斬,“但我們始終保持專注,做好本行”。
不忘初心,專注創新。今年8月,烽火科技宣佈,在全球率先實現了可供48億人同時在一根頭髮絲粗細的光纖上通話的技術。這是烽火科技3年來,連續5次刷新世界紀錄。
同樣的專注讓長飛從完全依賴外方技術設備供應,發展成長為全球第一大光纖供應商,唯一同時掌握三大主流預製棒製備工藝的企業,參與制定7項國際標準的全球“領跑者”。
咬定光電產業這個“垛口”衝鋒。目前武漢高新區內光電企業數量,從2000年前的480多家,到現在接近2000家;產值也從108億元猛增至4420億元。光穀的光纖光纜產業,在國際市場佔有率達25%、雷射器等光器件產業國際市場佔有率達12%,兩項產業國內市場佔有率都超過60%。
“光穀”之前冠上“中國”這個響亮的稱謂,再無爭議。
光電子培育成世界級產業集群後,武漢東湖高新區選擇在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等新興產業領域重點“突圍”,成為光谷再創業、再出發的產業路徑選擇。
在烽火與長飛代表中國在光通信領域參與全球競爭之時,一家帶有傳奇色彩的醫藥企業,在光穀悄然誕生,並奠定了光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基礎。
1988年,武漢大學7名碩士畢業後,放棄分配好的工作,選擇下海創業:從公廁收集人體尿液,提煉治療心血管疾病藥物原料尿激酶。
“當初一共在武漢市區承包了20多個公廁,每個公廁每月承包費為100元。其中漢口民意路公廁,每天可以收尿12噸。”7名碩士中的領頭人、武漢大學哲學系畢業的艾路明回憶說。
東挪西湊了2000元註冊公司;從印染廠購置上千個用完的染料桶,分批擺在各個公廁;再租個民房買10口土缸,幾台廢舊機電設備提煉產品……7名下海研究生就這樣走上每天騎著三輪車,奔波各個公廁收尿的創業之路。
依靠收尿提取尿激酶,這個曾經的小作坊企業日益壯大。1997年,人福醫藥成為光穀首家上市公司。現在,人福發展成為每年推出一個臨床一類新藥上市的知名醫療集團。
人福醫藥的科研人員在實驗室進行研究(2013年10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人福醫藥打出牌子後,自2008年以來,光穀先後引進輝瑞、拜耳、華大基因等國內外知名生物醫藥企業,聚集收入過億元企業48家,形成新藥研發、醫療器械、醫藥生產、醫藥物流的產業體系。當年的一片荒地,成了現在的光穀生物城,彙聚醫藥企業1000多家,在全國上百個生物產業園區中,綜合實力目前位列第二。
在高端製造領域,目前年產百萬台智慧終端機的聯想、投產國內首條採用低溫多晶矽第六代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的華星光電、總投資過千億打造“中國芯”的國家記憶體專案等一批企業,都聚集在光穀,晶片、顯示、終端的產業鏈條已具雛形。
“過去五年,光穀依靠光電子、生物、高端製造等產業集群,企業總產值實現從四千億元到突破萬億元。”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文彤說,“這背後靠的就是,保持不隨波逐流的戰略定力,抓住不放棄機遇的戰術魄力。”
光穀憑什麼吸引人:誠意 環境
10年前,正在美國企業工作的閆大鵬,從來沒有想到,他會來武漢,來光穀。
“我在山東出生長大,讀書教書都在南京,後來去美國留學,和武漢一直沒啥聯繫。要說有聯繫,也許就是南京和武漢都是‘火爐’。”他說。
如今,閆大鵬在光穀牽頭研製的中國首台萬瓦連續光纖雷射器早已問世,兩萬瓦光纖雷射器也已完成裝機,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掌握這項關鍵技術的國家。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