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演唱會的VR版本如果不能比現場更有趣,那還不如不看。所以,所有的功夫都得花在比現場更有趣這幾個字上面。
我們來看看目前大部分的VR演唱會是怎麼做的:
1. 讓觀眾站在舞臺的某個位置(演員中間、舞臺角落、舞臺下)。
2. 讓觀眾站在第一排。
這麼做的邏輯是什麼呢?我們都知道演唱會的票價是根據舞臺的距離算的,所以第一排很貴,一般人買不起,站在舞臺上就更別想了,所以VR算是圓夢了。這乍一看是對的,沒毛病,但是深思一下是有問題的,這並不比去現場更有趣。

VR的強項確實是讓人身臨其境,那麼我們簡單用VR來PK一下現場:
1. VR在視覺上比現場如何?差遠了。
2. VR在聽覺上比現場如何?差遠了。
3. VR在嗅覺上比現場如何?嗯VR無法模擬嗅覺。
4. 觸覺呢?味覺呢?(你是來找茬的吧)
這麼分析下來,VR完敗。那應該怎麼辦?讓我們回到演唱會這件事情的本源,重新思考一下這樣幾個問題。
演唱會為什麼要做燈光?
因為燈光可以配合音樂從視覺上提升氛圍,讓原來只是聽覺帶來的感受立體化。
演唱會現場為何要在舞臺兩邊再裝上大螢幕做特寫?

吉他
普通人欣賞能力有限,此時需要有一個懂行的人跟你介紹,這一段吉他的solo很精彩,你看他的指法;這一段演唱難度很高,你看主唱的表情,多麼的深情;這裡得聽聽架子鼓的表現了
為什麼搖滾演唱會站著聽更爽?最好還跟著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