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花、國鳥評比的提議時有所聞,前不久還有部門要評國石的,但是國飲的評比,卻沒見發端。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茶作為中國的代表飲料,太理所當然了,以至於無需評比。
如果從茶“發乎神農氏”算起,那5000多年來,茶已深深地融入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過去,淡飯粗茶就是一種民生底線,茶是真正成了中國人生養作息不能缺少的一種東西。幾千年的飲茶史,造就了茶在中國民生中的特殊地位。作為“茶之母國”,茶的生產在過去農耕社會中佔有重要地位。目前,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國茶也面臨著一個全新的機遇。作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茶的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膨脹,有數字統計說,世界茶葉總產量1984年以來增加了43%,其中綠茶的比重上升得更大。這幾年中國每年出口的茶葉都在50萬噸以上,隨著世界範圍內的對茶的重新認識,茶的出口還面臨著更大的發展餘地。
隨著中國茶業的發展,許多昔日的窮壤僻野,如今處處是滿目清翠的茶園。茶業的發展,關係茶區農民治窮致富奔小康。作為種植面積首屈一指的重要經濟作物,茶產業的健康發展,成了許多地方提高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茶與民生的關聯遠不止這些。茶早已走出了單純農作物的範疇,成為橫貫一二三產的龐大產業鏈。茶的種植、茶的加工姑且不論,就是在三產之中,茶館業的迅猛發展、茶旅遊的方興未艾和相關文化產業的嶄露頭角,都是新的亮點。比如,遍佈全國大小城鎮的茶館業少說也有五六萬家,且常常高客滿座;又比如許多地方開發的茶園游,讓城裡人既買茶、喝茶,還採茶、炒茶。這種全新的茶葉業態,昭示了中國茶在新世紀的開發,現在只不過是一個開端。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也就是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當恩格爾係數下降的同時,茶在開門七件事中的“排位”總在不斷提高,這是因為;隨著人們對茶的價值的深入挖掘,茶在新世紀的民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近幾年,中國茶帶著她與生俱來的“綠色、健康”的光環走向世界,為越來越多不同膚色、不同國籍的人們所鍾愛。飲茶,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種新世紀的健康生活方式。唐代的《本草拾遺》就曾寫道:“茶為萬病之藥”。隨著科學發展,茶的保健藥用功能得到不斷印證。茶以其養身健體的功效,而在世界飲料中獨樹一幟。不吸煙少飲酒多喝茶,成為全世界公認的一種優良生活習俗。對茶的開發,已超出飲食本身的範疇,而與現代醫學、生物學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提倡茶為國飲,有助於我們用現代的眼光來深化茶經濟,造福種茶人和飲茶人,催動古老茶產業的復興,豐富我們的民生。更重要的是,因為茶契合了二十一世紀人們生活的發展潮流,從這個角度講,提倡茶為國飲,對我們促進健康向上的新民生有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