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才剛剛開始,中國足協又出現了不少的爭議。先是醞釀出了一個外援“3+1”政策;又因為“中國職業足球聯盟”成立進展太慢而引發總局震怒;現在他們又拍腦袋拍出兩個更大膽的提議。
上週二的足協內部會議進行了討論,其中就談到了“同分時本土球員進球多者列前”、“21歲以下球員單場比賽時間必須達到45分鐘”等新方案……
現在的中超以及中甲俱樂部,鋒線上基本都是外援當家,本土前鋒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在中超,射手榜前20位只有武磊和董學升是本土球員。中甲射手榜排名前10的也沒有一個中國球員。為了鼓勵俱樂部使用本土前鋒,足協內部有人士提出兩條建議:其一是積分相同時,本土球員進球雙計,本土球員進球多者名次列前。
武磊:非要塞給我一個乾爹嗎?
其二是要求俱樂部每場比賽,21歲以下球員出場必須滿45分鐘。2002年,足協曾規定,每場比賽各隊須有兩名21歲以下的年輕球員出場,目的是督促各俱樂部加強後備力量建設,但為了應付足協,各隊基本是在最後幾分鐘安排,因此提議規定,21歲以下球員出場時間必須達到45分鐘,幫助俱樂部端正態度。
這樣下去,以後中超聯賽,當外援面對空門時就得把球傳給本土球員來射門了~~~
球哥還記得以前,中國足協為了培養力量型球員,別出心裁地規定頭球得分進一個算倆。這樣一來,聯賽中出現了把球帶到門口再挑起用頭球破門的奇景。第二年足協趕緊取消這項規定……
當然中國足協的奇葩之處遠不止這些。
中國足協在1998年創造了一種新的轉會制度:摘牌制度。足協會組織一個“摘牌大會”,把進入轉會市場的球員的名字都寫在紙條上,貼在一個板上公示。各俱樂部的代表前來,誰想要誰就提出來,並且把該球員的名牌摘到自家俱樂部的名下。“摘牌”這種嚴重損害了球員的利益……最終摘牌制度在2005年壽終正寢。
1999年足協玩單雙,當時中乙聯賽的毅騰連鐵和綿陽豐穀並列第二,爭取一個晉級名額,足協組織雙方官員抽單雙,在0-9直接抽一個數,然後相加算單雙數,毅騰選的是單,綿陽選的是雙。代表毅騰隊的是時任教練王軍,代表綿陽的是總經理李海生。王軍先抽了個一張紙條交給足協官員,官員直皺眉頭這是6啊還是9啊,只能問王軍,王軍答:9!輪到李海生抽,交割足協官員,官員又一皺眉頭:這是幾?李海生答:9。官員確定2X9一十八,綿陽晉級~~王軍氣得差點吐出一口血~~~
這個69玩得好啊~
2002年甲A聯賽,當時大連實德早早確立了冠軍,可是聯賽結束後,出現了諸多球隊積分相同的情況,而且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深圳、北京也出現了同分。此時,足協做出荒唐舉動,那就是抽撲克牌決定名次。結果深圳平安抽到了黑桃Q,力壓北京國安拿到了當賽季的亞軍。
2004年轉會規定:如一球隊擁有4名或4名以上國腳,將不得再引進新的國腳!說是為了防止球隊實力不均~~~~那麼,國腳應該怎麼來定義呢?畢竟,國足主帥的每次選人都不一樣啊!最終這個提議不了了之。
高洪波:反正有我就有任航!
2009年年底,各俱樂部的分紅,贊助商金威啤酒提議,全部用啤酒兌現,於是各俱樂部收到了790箱啤酒!對了,足協還安排贊助商給各俱樂部老總發了一台數碼相機。
2010年,中超聯賽收官戰,因亞冠名額與保級名額存在很多的變數,因此,足協為了避免“特殊情況”出現,最終做出決定:8場比賽同時開球,中場休息全部調整為30分鐘。以至於國際足聯親自打電話來過問!
相比之下,什麼為了衝擊世界盃,取消職業聯賽升降級;什麼為了備戰世預賽下令十強賽前禁止球員留洋;什麼上座率低於5000和1萬的俱樂部,將在年終聯賽分紅中分別扣除10%和5%……這些都顯得沒那麼滑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