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素面朝天 來源:多肉植物圖譜
對不住了各位,今年夏天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襯得我度夏篇有點姍姍來遲…當然打死不承認是拖延症發作啦^_^
夏天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教你如何度過變態的夏天~
無論如何,自己挖的坑流著淚也要填上。
開啟正文之前,先強調下我的座標——江蘇淮安。
估計外省的朋友對這個地名沒什麼概念,但提到“秦嶺—淮河”一線應該都有印象吧,是的,淮安就地處淮河流域, 這條南北分界線恰好從我們這裡穿過。
也正因為此,無論自然氣候還是風土人文,都兼具南北方特色,以及非常顯著的過渡性特質。
為了扣題,其他暫且不談,單就養肉的度夏而言,我們既有連綿潮濕的梅雨,也有高溫悶熱的伏旱,只是時間和強度上又較之江南地區相對略小。
沒有在包郵區生活過的人,很難想像這裡的夏天是種什麼樣的體驗,濕熱黏膩,唯有蒸籠可以形容。可想而知,這對於喜歡乾燥涼爽的肉們是怎樣的一種災難。
似乎一寫東西就會自動切換成嘮叨模式…
好吧,之所以強調這麼多,只是想讓各位瞭解,影響多肉的因素實在太多太多,咱大中國又實在太大太大,僅氣候這一項就千差萬別。
所以,我的不一定適合你的,但我們可以彼此借鑒,求同存異。
看過我前帖的都知道,我不太懂什麼專業術語,更講不出什麼理論高度,只能將我的實踐經驗,力求以最簡單直白的方式分享給各位新手,減少傷亡,安全度夏,這才是我們現階段的共同目標。
終於要開始正文了…
去年包郵區那個變態到人神共憤的夏天可能很多肉友都記憶猶新,從六月初到八月底,梅雨、高溫、秋老虎一個個無縫對接,屢創新高,現在回想依然心有餘悸。不過最終,我還是帶著我95%的肉強闖成功(此處可以有掌聲),那餘下5%卻是因何掉隊的呢?
No.1 止步於根。
現在明白我為什麼要先寫養根篇了吧,因為這是關係到能否安全度夏的第一要素,沒錯,它奏是No.1!根系的重要性就毋庸贅述了吧,想必大家都明白。如果入夏前多肉不能服盆、根系不夠強健,就會發生以下悲劇…
圖片看上去應該很直觀,這些沒趕上服盆的老樁,至死都沒長出新根。可歎我那會兒卻圖樣圖森破地單純從上盆時間來判斷服盆,十天后直接露養,結果化水的化水、黑腐的黑腐,連砍下來的小頭都沒成活。(再看去年的遺照,容我哭會兒先)
小貼士:
1、新手最好在四月前入手新肉、完成換盆換土,尤其老樁,最遲不超過五月,以盡可能保證在入夏前充分服盆。
2、春秋兩季或許無所謂,但夏天未服盆和剛服盆的肉必須得到特殊照顧——置於陰涼通風處,空氣濕度小可以少量給水,濕度大時極少量甚至不給水,避免直曬和淋雨。
3、判斷是否服盆前帖說過,再重複一遍最簡單的方法——澆水後看葉片變飽滿的時間長短,時間越短說明根系吸收越好,一般10-12小時。
根好才是硬道理。去年七月下旬35度高溫下,沒有遮陽卻依然堅挺的小強們。
No、2 淋雨進屋
去年的梅雨季來得早而猛,遮雨棚未能及時買,肉們不得已淋了幾場雨。
因為擔心我那又大又肥的TP就這麼被淋死,於是很傻很天真地把它收進了陽臺,導致越小心越出錯直至徹底葬送。肥厚的葉子開始一片一片化水,再通風補救也終究回天乏術。
這盆20cm口徑的大TP,就這麼離我而去…
那些沒享受到“禮遇”依然在雨中堅守的肉,反倒沒問題。當然前提依然是根系不錯,而且此時溫度不高,高溫暴雨就要另當別論了。
小貼士:
1、早計畫早準備,入夏前將遮陽網、遮雨棚等一應神器各就各位,時刻準備著。
2、度夏最重要是通風,淋雨後更是必須+必須!即使收進來也最好配合電扇幫助通風。
3、緊湊肥厚的肉尤其要注意,葉片太肥、長得太密、擠得太緊,一旦沾水便很難吹幹,極易化水,所以此類儘量避免淋雨,澆水也最好沿盆邊溜圈,避開葉片。
No.3 病灶潛伏
有些死亡看似猝不及防,明明該做的都做了、該防的都防了,偏偏一言不合甚至一言沒發就立馬死給你看。事實上,很多時候病根早就埋下,只看你觀察是否仔細入微罷了。
養肉的都喜歡有事沒事就看肉,看什麼呢?
看長沒長大、出沒出狀態、爆沒爆小崽,看有沒蟲子、是否該澆水,這是個好習慣。如果發現某顆肉既不是服盆期,也不屬 休眠期,但卻好久不見長、葉子又消耗快,那就要當心了,通常是根出了問題。而此類問題若拖到夏天,稍不留神就是毀滅性的——枯死的根吸收不了水分,埋在高 溫悶濕的土裡極易腐爛導致黑腐。
比如我這盆湯姆漫畫,原本早已服盆並長勢良好,突然某天發現葉子已經慢慢耗掉好多,開始以為是度夏沒狀態徒長而已,直到越來越不對勁,待挖出來為時已晚,最終一個小頭都沒救得下來。
小貼士:
留心觀察,及時發現及時處理,能在入夏前解決最好。吃過此虧後我都毫不猶豫直接翻盆換土,哪怕盛夏也絕不手軟,寧可在空調房裡小心伺候,重新等待發根服盆。
不過,這點建立在判斷準確性的基礎上,靠的是經驗和積累,各自意會吧。
No.4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不是故意要這麼無厘頭啊,有些真的是莫名其妙,我至今仍找不出什麼原因。
比如,去年大江南北、舉國上下一片哀嚎的熊掉爪子事件,後來看了不少分析帖,對照下也沒總結出個所以然來,那就歸咎於變態的鬼天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留也留不住,由它任性吧。
同樣掉葉子的還有桃蛋,好在也僅僅是掉而已,如今不但恢復,連小崽都長這麼大了。
以上大致是去年夏天我肉的N種死法,還有啥?留待各位自行補充吧…
再囉嗦幾句給新手的建議:
1、關於配土 毫無疑義的顆粒比例越多越好。
2、關於澆水 整個夏天幾乎半斷水狀態,即使澆也只是沿盆邊遛上那麼兩圈,還至少隔十天半個月,基本沒怎麼澆透過。可能咱家肉也適應了我平時的控水養法,未出現什麼不適。
自從梅雨掛肉後,我就不讓肉淋雨了,下雨即刻上膜。雨水再有營養,也抵不過賴活著。
順便說下,每天堅持看天氣預報是又一個好習慣,雖說有時候不太靠譜。
如果發現第二天溫度不太高並且有風,那前一天傍晚就是個澆水的好時機。對了,夏季白天不澆水這個應該都知道的吧…
3、關於遮陽
去年我死撐至七月底,到底還是上了遮陽網,畢竟虐也得有個限度,人且受不了何況肉乎?
3針黑色,這個不敢瞎推廣,我那是一路曬過來的。各地紫外線強度不同,自己體感下,不行趕緊上6針,徒、菜不要緊,保命首要。
當然我開始那麼個曬法傷的也有,但很少且不嚴重,除了下麵這顆雙頭烏木,剛六月中旬就曬傷了,趕緊轉到陰涼處療養,後發現有一個頭不太對勁,被逼棒打鴛鴦,最後都存活了下來,如今變成了一大一小兩隻。
4、關於通風
這點得敲黑板強調,必須鐫刻進頭腦、融化到血液裡。不但陽臺、室內要保證通風,就連室外的遮陽、遮雨棚最好都架高些,兩頭打開,便於空氣快速流通。
5、關於花盆、
好像此前有朋友問過,多大的盆比較合適。我的建議呢,新手儘量不要用太深、太大的盆,尤其是深盆,土不容易幹,造成盆內悶熱潮濕。
通常盆口徑比肉大1-2cm就差不多了。現在很多肉友包括我喜歡拇指盆控根控型,相對來說養護上也簡單不少。
6、 關於休眠、
“冬種型”的肉,在夏季會休眠,所以它們的養護比較簡單,陰涼通風處,然後極少量給水就OK。
但有一點要注意,休眠期的肉比較難發根服盆,所以得算好了時 間再入手或換盆哈(此處感謝“郝亮”肉友上次的留言提醒)。
至於哪些屬夏季休眠的,網上都搜得到,再扯下去我得吐血了…
再次重申:
養肉從來就沒有通用的不二法門,再牛掰的大神也不敢保證所有肉全都長命百歲。
既然傷亡不可避免,那咱就不能讓寶貝們白白犧牲,同樣的地方老摔跟頭可不行,總結經驗的意義便在於此。
唉,一不小心又碼個長篇,用手機摳這麼多字我也是醉了,能堅持看到這兒的都是真愛——不是愛我啊是愛肉…
最後,“謀肉在人,成事在天”,祝所有肉寶們都能安全度夏…
Ps:上回不少人對咱家這款毛茸茸肉感興趣,這貨叫錦司晃,當初老闆送的鼻屎苗帶大,不過還不是顏值最高峰。
冬天時是這樣的,室內拍的光線不太好,實物更美膩。
又Ps:常看到公眾號上的各種提問,苦於沒法回答,特註冊一個微博(@素面朝天5632363359),有興趣的可以加個關注,我將盡我所能回答各位的問題。
請放心,我一不做生意,二不賺流量,純交流無廣告,刷點存在感而已。謝謝~
感謝“DuoRouTuPu”的授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