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你可能不瞭解的民族樂器,這裡給你答案

從古至今,音樂是一直伴隨著人的歷史發展而不斷地進步和完善的,但是音樂在不同的時期呈現的同樣是完整的,可以呈現出當時人的的生活狀態,以及當時的人的欣賞樂趣,唯一不同的是樂器的種類在不斷的發展,從古代的鑼鼓絲竹歌舞昇平到今天的多彩多樣的電子音效,以及大自然的聲效配音。

民族樂器,即中國的獨特樂器。

先秦時期,根據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先秦時期的樂器已有鼓、鞀、鼛、賁鼓、應、田、縣鼓、鐘、鏞、南、鉦、磬、缶、編磬、鈴、陶鈴、雅、祝、敔、和、鸞、簧、哨(陶制、骨制塤、籥、龢鼇、言、簫、管、篪、笙、琴、瑟、築等多種。在原始社會裡樂器的出現多與神話傳說、求神祭祀、民間舞蹈、勞動生活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繫。

秦漢至魏晉時期,開始有琵琶、箏、笛、方響等這類作為伴響類樂器這一歷史時期,吸收外來樂器數量不少,如隨著鼓吹樂的引入,還使用了笳、角、中鳴、長鳴、羌笛等吹管樂器。由於與西域文化的交往,傳入的樂器主要有豎箜篌、波斯琵琶(即曲項琵琶)、蓽篥等。豎箜篌亦為波斯樂器,魏晉之際傳人我國。曲項琵琶約在西元350年前後通過印度和新疆,傳入甘肅一帶。

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文化的進一步交流,樂器數量驟增。特別是鼓類樂器,這可能是由於歌舞音樂的發展所致。打擊樂器有銅鈸、拍板、節鼓、杖鼓、腰鼓、羽葆鼓、棡鼓、桴鼓、齊鼓、擔鼓、羯鼓、都曇鼓、毛員鼓、答臘鼓、雞婁鼓等三十多種;絃樂器有獨弦琴、三弦、匏琴、軋箏、風首箜篌、五弦琵琶、奚琴等二十多種;吹管樂器有幢簫、義嘴笛、叉手笛、太平管、桃皮蓽篥等二十多種。這一時期在樂器上的重要變化是出現了拉絃樂器軋箏和奚琴,開闢了樂器演奏的一個新的領域。
宋元明清時期絃樂器有突出的變化和發展,繼奚琴之後,宋代已出現了馬尾胡琴。見於記載的還有胡琴、大阮、五弦阮、月琴、胡蘆琴、渤海琴、二弦、基他爾、喇巴蔔、提琴、哈爾紮克、洋琴等五十多種(實際上存在於民間的絃樂器其類別還遠不止於此)。吹管樂器金、元時期從北方傳入嗩呐(又稱金口角、蘇爾奈、嗩哪),按鼓吹樂的演奏組合形式又一次產生重大的變革,從音色、音量和風格上進一步豐富了鼓吹樂的演奏。嗩呐最初用於軍樂。如明王磐所著《王西樓先生樂府》中之散曲《朝天子·詠喇叭》:“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您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那裡去辦什麼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據《三才圖會》的記載,明代嗩呐已應用於民間。
民間器樂作品地方風格特點的構成,從技術方面講,它涉及到音樂的整個基本表現手段(曲調的音高關係、調試 、調 、節奏、節拍、速度、音區 、力度、音色、演奏法、織體 等)和整體性的表現手段,它們是組成—首器樂作品風格特點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根據我國傳統民間器樂曲表現的特點來看,一般地來講,地方風格的重要的組成因素為演奏技巧、民間傳統慣用的旋律展開手法、樂隊組合幾個方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