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其貌不揚,卻成為大眾鞋款中的又一驕子。
adidas Originals在近兩年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產品無論從設計還是性能都有了飛速提升,包括市場推廣宣傳也配合得特別好,令人略感驚訝的是,在這個品牌的產品中,強勢推廣的銷售得不錯,沒有廣告投入的也賣得不錯,這就很難得了,全面成功才是真的成功,通過重點產品帶動中低端款的同步崛起,這是一個良性的結果。
Tubular系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這個家族中誕生了數十款產品,每一年都有新的分支出現,然而每一年也並非品牌的主推款式,但隨著這兩年的穩定發展,逐漸成為主打款式後最成功的系列了。
去年是adidas NMD的天下,今年年初EQT系列的勢頭非常不錯,再加上Yeezy Boost在每個季度烘托市場,才有了adidas Originals的成功。今年,在NMD,EQT,以及Ultra Boost等主打款之後出現了Iniki Runner Boost這雙鞋的崛起,並沒有大肆的推廣,鞋子也很普通,可是就這麼“無緣無故”地火了,近期三葉草宣佈4月20日會推出10款Iniki Runner Boost,引起了巨大反響,為何這雙名不見經傳的鞋會得到關注呢?顯然是值得探討的。
就好像Nike之前的Roshe Run,Iniki Runner是一雙非常大眾的休閒鞋,沒有太多科技感,沒有太多複雜的工藝,跨越各個年齡層,適合各個領域場合,就是一雙“社會鞋”,無論男女老少,都能穿,再加上出色的性價比,這種鞋往往是最厲害的。
其實絕大多數的人穿運動鞋目的很簡單,好看和舒服,就可以了,尤其是舒服是最重要的,為何不穿皮鞋,不穿其他休閒鞋,偏偏穿運動鞋呢?就是舒服。好看的前提是顏色要好,不在乎所謂的設計感,這是sneakerhead考慮的,普羅大眾可不會管那麼多,而Iniki Runner Boost複合了這所有條件。
先說這雙鞋的背景,其實真的沒什麼背景,但復古的外形“暴露”了它“老同志”的身份,adidas Iniki,是adidas在上世紀70年代的一雙鞋,和Superstar一樣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不過Superstar是籃球鞋,Iniki是休閒跑鞋,如今Iniki加上了全掌Boost技術,成為繼Stan Smitn等老鞋後又一雙被Boost“淪陷”的經典老鞋。
說說Iniki Runner Boost的技術吧,鞋面運用了尼龍材質,鞋頭和後跟是麂皮,而內襯則換成了彈力網眼,使得舒適性得以保證,三葉草特徵的三條杠位於兩側,上面印有大寫的“INIKI”的名稱,這個Superstar是如出一轍。但與Superstar不同的是,Iniki Runner Boost是尖尖的鞋頭,而非貝殼頭,所以非常軟,和Nike的Cortez“阿甘鞋”是類似的。
往往這種簡單,又有極高舒適性的鞋是最好賣的,很多人都希望嘗鮮Boost技術,但又不知道選哪雙好,EQT很適合在平日穿著,可太難買到了。Stan Smith不錯,可喜歡Stan Smith的人卻不一定希望加上Boost,還是喜歡老“尾”的那種;Ultra Boost和Pure Boost很不錯,可太專業化與科技感了,少了那麼一絲休閒感。
在這些“挑剔”的前提下,Iniki Runner Boost脫引而出,它的鞋名中有個“Runner”,可真的沒有跑鞋的樣子,儼然一副休閒款嘛,和Nike另一雙鞋Internationalist是同一個性質,看似跑鞋的設計,實則是一雙休閒鞋。
再說到舒適性,全掌Boost是Iniki最大優勢,如果說Nike的氣墊是“彈”,那麼Boost就是“軟”,運動時候的確需要回饋,也就是“彈”,但平日代步走路,就需要“軟”,“彈”沒必要。“軟”對於女生,對於老年人,乃至小孩子就太重要了,因為他們普遍很“嫩”,很“脆”,所以需要較軟的鞋子來幫助他們行走,所以Boost的優勢就體現在這裡。
非專業運動屬性的運動鞋,反而是老百姓們最喜歡的,因為不運動,不需要特別保護,所以鞋子可以弱化這一點使得鞋子變輕;因為不運動,不需要特別的支撐,所以鞋子可以弱化TPU,碳板等元素,這一點又可以讓鞋子更軟一些,說白了,就是適合大眾化需求,外形還不錯,還有出眾的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