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媽媽們都在給我留言,詢問我這樣誇可以嗎?那樣說對不對?所以今天就具體和大家說說,怎麼誇是合適的。
我們習慣的誇獎方式之一就是,“寶寶好聰明”。但這個誇獎的品質不是孩子後天努力可以改變的,一直用這樣的方式進行誇獎,長期以往就會導致孩子怕輸,不敢接受挑戰。因為她覺得“我的聰明是天生的,我因為聰明才被誇獎,那我要做的就是避免挑戰,避免任何會讓我不聰明的事情。”
這是誇獎準則中最關鍵的一條,下次當你吃不准到底自己誇寶寶誇的是否正確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這個問題,我誇寶寶的內容是她自己可以控制可以改變的嗎?誇孩子“聰明”,不如誇她“努力、動腦筋了”等這些可以後天改善的品質。
↓↓↓入秋天涼了,秋衣套裝少不了
【使用描述性語句,強調努力的標準】
我們還習慣非常籠統地進行誇獎,“畫的真好!”這樣的誇獎,孩子不知道被表揚的地方到底是什麼,從而他們不清楚今後努力的方向。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我喜歡你畫畫時拿筆的姿勢,很標準。”,這樣孩子就知道了“原來是我握筆姿勢得到了表揚,那我下次再畫畫時需要保持這樣的握筆姿勢。”
這個方法也特別適用于你希望孩子改進的地方。比如小D有段時間總是依賴我幫助她完成拼圖,有一次她自己完成了,我就會特地這麼說,“小D好棒,獨自一個人完成了拼圖,全是自己做到的!”其實她完成拼圖,我們誇獎的內容可以有很多,比如“動了腦筋”啊、“專心致志”啊等,但我特地挑了這個品質誇她,被誇獎的地方就會成為她今後繼續努力的動力。
↓↓↓讓孩子可以在玩兒的同時學到知識
【不要輕易誇獎太容易完成的事】
有的家長三句話不離誇獎,孩子做了一件特別平常的事都會進行誇獎,“哇,寶寶會拍手了太棒了!寶寶吃飯了,真好!”。這樣高頻率的誇獎,其實反倒稀釋了誇獎的激勵性。
用一句大白話說,“孩子也不傻”,他們自己心裡有一桿秤,知道什麼是他們通過努力完成的事情,什麼是輕而易舉完成的事。當我們誇獎他們輕易完成的事時,他們就會疑惑,“到底是媽媽太傻了都沒發現這件事很簡單呢?還是她覺得我很傻所以無法完成這件事呢?”久而久之,她就會對你的誇獎免疫,覺得你其實“沒眼光”,不懂欣賞和誇獎。
↓↓↓舒適的內褲,孩子才會活動自如
【不要過度誇獎孩子本來就喜歡的事】
我從小就注意小D的餐桌禮儀,也讓她明白吃飯是個社交行為。因此她特別喜歡外出和我們的朋友一起就餐,每次都可以乖乖地坐著和我們一起吃完整餐。我一開始每次都會誇她,“小D是個大孩子了,可以一直坐著和我們大人一起吃完整頓飯。”
後來小D的認知老師瞭解到了,特地提醒我,雖然一個2歲不到的孩子可以乖乖配合、不吵不鬧和大人一起吃完飯的確是個很好的行為,需要鼓勵。但是,需要把握這個度,過於頻繁地進行誇獎,會讓孩子對自己做這個行為的動機產生疑惑,“我到底是真的喜歡做這件事本身呢?還是我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才做的呢?”有的孩子會因此改變對這件事的看法,甚至變得不再喜歡這件事了。
↓↓↓讓孩子玩兒她所喜愛的玩具
【避免和他人對比的誇獎】
我們還經常會犯的一個誤區就是誇獎時會進行比較,“你比哥哥完成的快,真棒!”這個看上去的確是個容易激勵孩子的誇獎方式,但其實也是有它的弊端的。這樣的誇獎讓孩子的關注點變成了“超過別人、贏過別人”而不是掌握這件事這項技能本身。於是,他們所有的動機都出於爭一個輸贏,也就會出現怕輸、怕失敗、好勝心過強的問題。
回想我們這一代,父母們都是使用“挫折教育”的,對於誇獎真是非常非常吝惜。到了我們孩子這代,大家都會願意誇獎了,說實話,這是時代的進步。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認可、得到誇獎,這是天性,對於孩子更是如此。但誇獎需要技巧,正確的誇獎方式可以激勵孩子變得更好,不斷自我挑戰;而“亂誇”卻會養成一個怕輸怕困難、容易驕傲的孩子。
↓↓↓從小培養孩子的文學內涵
大J在紐約。是個全職媽媽,女兒小D由於早產把很多足月寶寶的問題都放大了,在紐約優秀的醫療團隊説明下,女兒情況越來越好,自己也積累了很多育兒知識。帶娃之餘,她弄了個大J小D,不照本宣科,也不理論翻譯,都是親自實踐心得,也會分享一些自己作為母親的成長歷程。
◆來源:大J小D,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媽寶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