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
現代主要指茶壺、茶杯、茶勺等這類飲茶器具。古代“茶具”的概念指更大的範圍。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採茶者,如《經》說:“茶人負以(茶具)採茶也。”
除了上述例舉的茶具之外。在各種古籍中還可以見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甌、茶磨、茶碾、茶臼、茶櫃、茶榨、茶槽、茶憲、茶籠、茶筐、茶板、茶挾、茶羅、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種茶具呢?據《雲溪友議》說:“陸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學家《茶具十詠》和《雲溪友議》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種。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與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茶壺、蓋碗:用於泡茶的器皿。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茶壺是茶具中最主要的泡茶器具,可稱為茶具之王。
蓋碗又稱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所謂“蓋碗茶”,包括茶蓋、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稱蓋碗或三炮臺。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託子。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由西川節度使崔甯之女在成都發明的。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常常燙著手指,於是崔寧之子就巧思發明了木盤子來承托茶杯。為了防止喝茶時杯易傾倒,她又設法用蠟將木盤中央環上一圈,使杯子便於固定。這便是最早的茶船。後來茶船改用漆環來代替蠟環,人人稱便。到後世環底做得越來越新穎,形狀百態,有如環底杯。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區誕生了。這種特有的飲茶方式逐步由點巴蜀向四周地區浸潤發展,隨明太祖對茶藝簡化的要求,蓋碗就遍及于整個中華。
而蓋碗茶具,有碗,有蓋,有船,造型獨特,製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蓋可入碗內,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時蓋不易滑落,有茶船為托又免燙手之苦。蓋碗茶的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且只需端著茶船就可穩定重心,喝茶時又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入口,又避免了壺堵杯吐之煩,茶湯內含物又可徐徐沁出,茶香、茶味久泡不散,甚是愜意。蓋碗後被演譯稱“三才碗”,包含了古代哲人“天為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把茶飲與器具同自然界聯繫在一起,用“天、地、人”三才來為“三頭蓋碗”命名恰如其分。人以茶為飲,上有天,下有地,人在中間頂天而立;非天,地不能行;非地,萬物不生;非人,哪個採茶。杯口的喇叭形,防塵、端放、觀形、聞香、吹拂、品啜,顯得方便、優雅、舒服和愜意,直口杯和縮口杯都沒有這種感覺。
茶濾:
導茶水入公道杯,防止茶葉掉落杯外,同時可以過濾茶渣。茶濾底部常用金屬或絲帛
茶海(公道杯):
用來盛放泡好的茶湯,再分倒入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同,滋味一致,同時能夠沉澱茶渣。
茶盞、茶碗、茶杯:
用於飲茶
茶碟:
用於放置茶杯,防止茶杯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