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個人用毛巾最好 30 天左右便換新,最多不應超過 40 天。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太浪費了嗎?其實這是有科學道理的。
我們知道,毛巾是用純棉紗製成的。棉纖維是管狀結構,含有中空的胞腔,可以儲存水分;它的主要化學成分纖維素分子中含有大量親水性基因,可以吸收水分。棉紗的這種吸濕、儲濕性能,使毛巾的手感舒適,去汙能力強,適用于清潔衛生。但也正是由於這種特性,為細菌的孳生提供了便利條件。細菌最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毛巾長時間處於溫濕狀態,加上人體皮膚上的油脂、灰塵、水中的雜質、空氣中塵埃等等沉積在毛巾上,久而久之,毛巾就成了細菌的樂園。再用這樣的毛巾擦拭皮膚,不僅起不到清潔作用,反而會玷污皮膚、堵塞毛孔。喜歡化妝的女士和新陳代謝快的兒童,皮膚油脂多,毛巾更容易受感染,對人體肌膚的危害尤其大。
所以,專家建議:毛巾不要等用破了再換。與牙刷的使用週期一樣,毛巾的使用期限最長不能超過3個月。 2、毛巾自然破損的秘密 有人反映,新毛巾使用不久就會出現破洞或者局部脆損,主要原因來源於黴菌。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研究發現,毛巾的破洞大多不規則,用顯微鏡觀察脆損變色處,發現纖維表面黴變明顯,經水洗後仍能檢出纖維黴菌菌落。脆損毛巾都是在洗漱或擦汗後,未曬乾就存放入濕熱憋悶的容器中,儲存越久脆損越嚴重。
也有新的毛巾一洗就碎。這些毛巾是不經過洗滌退漿的帶漿毛巾,其中的澱粉漿恰恰是黴菌的營養基,一旦具備了濕熱憋悶的環境條件,黴菌便會迅速的孳生繁殖並分泌出酵素,把纖維及澱粉分解成葡萄糖。同時汗液中所含的皮屑(包括蛋白質、脂肪、氨基酸以及鉀、鈉等無機鹽類),進一步促進了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繁殖,釋放出酸性物質,不僅有利於細菌的生存,而且加速了澱粉和纖維的水解。所以,新毛巾使用後或帶有未洗淨的澱粉漿,在濕熱不通風的環境下就會黴變脆損。 因此,如果您發現毛巾有粘滑感,並伴有惡臭味,應該儘快用肥皂洗淨並晾曬於通風處。新生產的毛巾一定要退漿、幹透、冷卻後再打包存放,切不可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下存放過久,以免發生黴變。 3、如何區分毛巾的好壞 第一,外觀觀察:毛巾縫製精細、拷邊整齊、寬窄一致、橫平豎直、不斜不扭、鬆緊一致、毛高整齊、絨圈直立;手托毛巾齊目平視、絨圈光潔、少見棉絨外瀉者為好。色彩純正鮮亮、無深淺不勻現象者為好。 第二,手摸:好的純棉毛巾手感蓬鬆,柔軟而無滑膩感。握於拳內鬆軟而有彈性,拍打無棉絨脫落。 第三,嗅聞:好的毛巾沒有異味。如有蠟燭味或氨氣味,說明柔軟劑過量;如有酸味,PH值可能超標;如有刺鼻味,則說明使用了含甲醛的固色劑,有游離甲醛析出。第四,測吸濕性:毛巾垂掛,用手沾水後向毛巾上甩,水珠不滾落,表明吸收擴散迅速,吸濕性佳;如有水珠滾落,則提示毛巾中柔軟劑過量或精煉不足。
因此,我們建議您儘量到大型商場、超市或專賣店選購毛巾,並選擇正規生產廠家的產品。合格的毛巾產品有規範的標識,標明生產廠家、產地、電話、商標、執行標準、洗滌方式等,而且價格合理,物有所值。
4、怎樣使用毛巾
毛巾是一種圈絨織物,蓬鬆而又稀疏,空隙大,極易隱匿細菌、微生物等致病菌,是造成傳播和交叉感染的根源。為了您的健康,我們建議您:第一、專人專用、專巾專用
從我國國情出發,衛生保健專家們提倡消費者個人使用毛巾數量為“男三(條)女四(條)”,最低標準是“男 二(條)女三(條)”。洗臉、洗澡、洗腳用的毛巾一定要分開,以免局部的皮膚疾病傳染到全身,同時也是預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第二、正確洗曬、定期消毒。洗臉或洗澡時宜先用沐浴露和清水沖洗乾淨後,再用幹毛巾揩幹,這樣可以減少人體髒物對毛巾的粘附。毛巾用完後要及時清洗乾淨,每星期用開水煮10分鐘消毒,晾掛處要通風,最好能及時曬乾或烘乾。不常用的毛巾一定要煮沸消毒並乾燥後再放置起來,以免發黴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