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由 Z 入 X 的變化,索尼 Xperia 系列手機在另一條道路上踏步走了起來。不管是之前的 Xperia X Performance 還是這次的 Xperia XZ,都試圖在各方面做出變化,不過在我看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Xperia Z 系列的影子。
這一次我們拿到的是流光銀配色的索尼 Xperia XZ 工程機版本,在系統方面依舊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這也不妨礙我們對它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索尼 Xperia XZ 的包裝盒十分迷你與簡樸,長和寬與索尼 Xperia XZ 相似,盒中的手機處於未撕膜的狀態,但仍然能從其裸☆禁☆露在外的金屬外殼感受到它的質感。
撕膜開機,在好好地撫摸了一番之後,它給了我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雖然不少人說它有其他手機的影子,但即使是相似的造型,索尼在一些細節上的調校也令其脫穎而出。
正面的一個 NFC 標識貼紙為我們指引了索尼 Xperia XZ 的 NFC 所在處,開機之後系統也會彈出通知提示。NFC 對於我來說已經是個必備的功能了,簡單如快速配對、傳輸文件,稍複雜一些如銀聯雲閃付、充值深圳通,我都會用到 NFC 功能。
在索尼 Xperia XZ 的背部還有一張出廠貼膜,也同樣貼心地標識了卡槽的使用方式以及資料介面的形態 —— 是的,這是索尼首台 Type-C 介面的手機,而包裝中標配的資料線也為 Type-C to Type-A 的介面。稍顯遺憾的是,我們拿到的這款索尼 Xperia XZ 中沒有國行應該有的 UCH12 充電器,這款充電器是支援 QC 3.0 快充技術的,能夠為索尼 Xperia XZ 帶來快速的「能量補充」。另外,國行正式版中也標配 MH750 耳機。
索尼 Xperia XZ 共有三種配色可選,包括靜謐藍、流光銀以及幻影黑。這次拿到的流光銀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高冷」,因此我決定改變下畫風,帶尾巴們在黑暗中探一探索尼 Xperia XZ。
索尼從 Xperia X Performance 開始,採用了 Unified Design 合一設計的設計理念,旨在使外型、顏色及介面上都達到高度一致,這與之前 Xperia Z 系列的 Omni Balance 全平衡設計有所不同,理論上來說應該和 Xperia X Performance 是一樣的,但從兩者之間的外觀來看,差別卻很大,因為 Xperia XZ 在外觀上的設計被稱為 Loop Surface,即採用環狀包裹的手法去設計中框,這的確是有別於之前在四角用塑膠隔斷的夾層式設計。
當然,這樣的設計使得上下邊框變成兩個平整的表面,同時背部下方也有一塊屬於天線集成部分的塑膠,或許可以稱之為低腰線?背部及邊框使用的是名喚「ALKALEIDO」的精煉鋁合金,是索尼引以為傲的地方,它是索尼與日本三大鋼鐵廠之一的「神戶鋼鐵」聯合制作的全新材質,硬度比 Xperia X Performance 更強的同時厚度也有所下降,來到了 8.1mm。表面沒有做拉絲的處理,亮澤度很高,在光線下可以用美輪美奐來形容了。
剛說完背部沒有拉絲,拉絲就來了,這次藏身於上下兩邊,算是一種點綴吧。乾淨的上下邊也是我比較喜歡的點,分別只有一個大開口(3.5mm 耳機介面 / Type-C 資料介面)和小開口(麥克風)。
視線來到左側,混合式卡托與 Xperia X Performance 相同,已經將蓋板與卡托合二為一,不用擔心掰久了蓋板會松的問題了。索尼 Xperia XZ 雙卡版支持雙卡雙待,或一張 SIM 卡一張 microSD 卡的搭配。
索尼 Xperia XZ 的右側就比較豐富了,帶指紋識別的電源按鍵、音量大小按鍵以及拍照按鍵。這枚電源按鍵據使用 Xperia Z5 尊享版的小夥伴說,有些偏軟,我個人感覺按壓力度屬於適中。至於指紋識別的速度,如果你是 Xperia Z 系列的使用者,能夠感受到識別準確度、速度都有較大的提升,倘若是 Xperia X 系列的使用者,其實速度是差不多快的,已經達到了主流的水準。
總算來到了正面,Xperia XZ 的正面其實和 Xperia X Performance 十分相似,對稱的上下雙開孔,各內置了一顆揚聲器,並且使用了與前面板同色的金屬濾網。覆蓋于上的康寧第四代大猩猩玻璃,在左右兩邊向邊框有一定弧度的彎曲,因此使用時玻璃與金屬的過渡十分自然,不過在視覺上會覺得畫面有些內嵌於手機裡面的感覺,顯得畫面有些內陷。
說到畫面,索尼 Xperia XZ 採用的是 5.2 英寸 1080p 解析度 IPS 螢幕,依舊擁有 TRILUMINOS 特麗魅彩技術和 X-Reality 移動版顯示技術,可視角度非常不錯,色彩也一如既往的出色,擁有 140% 的 sRGB 色域,配合著雙揚聲器,在 Xperia XZ 上玩遊戲、看電影都是十分享受的過程。
Xperia XZ IP65/68 防塵防水設計,之所以有兩個值,是因為 IP65 中的“5”表示其能夠承受不少於 3 分鐘的低壓噴水,而IP68 中的“8”則表示其能夠承受大於 1 米水深超過 30 分鐘的浸泡。
外觀設計上的變動見仁見智,就我的看法是,雖然與以往不同,甚至可以說來了個大變樣,但在一些小細節的處理上,依舊能看出索尼特有的味道,或許這便是索式美學吧。外觀不能討好你並不要緊,索尼 Xperia XZ 還有一個殺手鐧,便是相機方面的重大改善,這次終於可以說,索尼 Xperia XZ 善於拍照了。
Xperia XZ 的後置攝像頭是 2300 萬圖元 G 鏡頭,使用的是 1/2.3 寸 Exmor RS 感測器,型號為 IMX300;24mm 廣角,f/2.0 光圈,ISO 最高達 12800。這些都不算特別,之所以說索尼 Xperia XZ 善於拍照,是因為它有被索尼稱為三重影像傳感技術這一「武器」,具體表現為 Exmor RS 預測混合對焦為主對焦模組,Laser AF 鐳射對焦提升夜間對焦效率;RGBC-IR 全光譜感測器,用於獲得更準確的白平衡和曝光度,從而實現更符合真實場景的鮮活色彩表現。
除了三重影像傳感技術外,點測聯動的加入,也讓 Xperia XZ 的相機能更好地面對大光比等複雜光線的場景了。對了,有人可能會說,殺手鐧不是五軸防抖嗎?其實五軸防抖是只針對 1080 30p 視頻錄製的電子防抖,不適用用來拍攝靜態的照片,而拍攝靜態照片又是我們主要的使用方式,因此只能期待未來五軸防抖會成為拍攝靜態照片的標配吧。當然,索尼 Xperia XZ 的拍照,依舊值得期待,讓我們先看看樣張:
首先我簡單地測試了下點測聯動功能,這個功能對於索尼旗艦手機來說還是有些姍姍來遲的,但對於其他手機來說早就已經實現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功能只能在高級自動模式中使用,可以選擇觸摸僅對焦或觸摸對焦及測光兩種模式。上面兩張圖第一張是未開啟點測聯動,對焦可樂瓶上;第二張開啟點測聯動,對焦後方植物葉子上。
24mm 焦段的廣角,在拍攝大畫面的時候很有震撼力,不過對於小物體的拍攝則有一些變形情況出現,但相比之前要好了不少。
光線充足時,Xperia XZ 的對焦速度非常快,幾乎可以說是秒對。且相機整體的啟動、拍攝、保存速度也較快,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是否會變慢,就需要留到之後的深度評測了。
光線不足的地方,對焦相對地稍有遲疑,但仍保持在一個較高的速度,這一點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至於手動模式則比較豐富與好玩一些,可以對對焦方式(手動或自動)、快門速度(1s - 1/4000s) ,曝光度進行調節,至於 ISO 則可以通過控制快門速度及曝光度變相地進行操控。對了,最近比較流行的背景散焦效果,其實索尼相機中一直都有,通過安裝 Background defocus 相機外掛程式即可實現,具體的效果我也將在深度評測中為尾巴們帶來。
雖然一直以來索尼都是手機圖像感測器中的大頭,但以往的 Xperia 系列手機拍照總有那麼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而這一次在索尼 Xperia XZ 上我似乎看到了變化。接下來,在國慶期間我也將帶著它去到處遊玩,正好在實戰中好好地體驗一下它的拍照,屆時會帶給尾巴們更深度的感受。
近期發生的不少手機電池燃燒事件讓大家對手機電池的安全性十分關注,而索尼 Xperia XZ 在充電方面除了注重快的 QC 3.0 快充技術外,還有一個注重安全的 Qnovo 自我調整充電技術,能夠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自我調整地調整充電速度,防止設備在充電量超過 90% 之後仍然長期充電,從而延長電池的壽命。
系統方面,由於手中工程機的系統仍然是調試中的版本,因此不過多的做介紹。初上手的體驗是系統級的一些動畫會有視覺上的掉幀現象,不過整體十分流暢,包括系統級應用以及協力廠商應用的回應速度也較為迅速。不過我們都知道,索尼 Xperia XZ 的硬體設定是驍龍 820 處理器、3GB 運存、64GB 存儲空間(eMMC),因此接下來我會將其作為主力機使用,並安裝上我所有會用到的應用,看看其應付各種使用強度的能力。
初初上手,索尼 Xperia XZ 留給我的印象不錯,雖然在當初第一次見到它的造型時有些不太能欣賞,但接觸了一段時間後,我還是很樂意將其作為主力機使用的,至於更深度的內容,歡迎各位尾巴繼續保持關注,我們國慶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