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即將到來,節日期間,每個家庭都會面臨頻繁聚會,有客人來家做客,也要去走親訪友,是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好機會。但是,有些爸媽因有這樣那麼的擔心,“我家孩子太調皮了,我擔心他會在朋友家惹禍”;“我家孩子還不到兩歲,他還什麼都不懂呢” ;“帶孩子走親戚太折騰,乾脆別帶他出去了” ……
這些爸爸媽媽的顧慮不無道理,但是,孩子是社會成員,他們都必須經歷兒童社會化的過程。爸爸媽媽如果多創造一些機會,多提供經驗,並積極鼓勵,這個過程就會走得順暢一些。與其選擇擔心或者不帶孩子出去,還不如調整心態,陪孩子一起迎戰社交。
在這裡,我也總結了一些兒童社交的六大規則,寫出來與爸爸媽媽們一起分享,其實這些社交規則在平時也能用得上。
規則一:不做物質上的攀比
節日期間,也難免會有一群孩子聚在一起的時候。這時,總有一些親友和孩子會炫耀自己
有位媽媽曾經跟我說:
我平常都教育孩子在物質上不攀比、不炫耀,學會做自己。可是,有一年假期,帶著孩子參加同學聚會,有很多孩子坐在一起就開始攀比起來,“我這個玩具是從美國買回來的!”“我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大號芭比娃娃!”……突然面對別的小朋友發出如此多的攀比聲音,我家孩子不知所措,坐在那裡一言不發。我擔心寶寶會有失落感。
其實,孩子會不會有失落感,會不會變得自卑,完全取決於媽媽自己如何看待這些事情。如果媽媽還是認為孩子不應該在物質上攀比,依然淡定,那麼孩子也會很淡定——他一言不發也許只是不知道說什麼,並不是失落。但如果媽媽自己不能免俗,忍不住在心裡和別人攀比,那麼你內心的不平衡可能很快就能被孩子覺察出來,並影響到孩子自身的思維和價值判斷。
針對特別容易“心疼”孩子的父母,我想說的是,如果硬是要比較,可以比目標,不比物質。如果僅僅是從物質上來比,只能養出片面追求物質的小孩。如果孩子讀書以後,哪個同學買了什麼品牌的衣服,哪個小夥伴經常去吃什麼好吃的之類,這些都會很輕易地刺激到孩子的攀比意識,若父母不能立即滿足或者能力達不到,就會引起孩子的負面情緒甚至是問題行為如偷竊等。
規則二:不要逼迫孩子打招呼
節日期間,帶著孩子走親訪友的機會很多,而見面打招呼送祝福就成了基本的社交禮儀。然而一些孩子卻不喜歡跟人打招呼,無論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總是抿著嘴。
“我家孩子兩歲半了,很可愛,可就是太內向了,跟長輩見了面總是藏到我身後,不會打招呼。”
“我家孩子以前逢人就喊'叔叔好,阿姨好'喊,可最近誰都不叫,搞得我好沒面子。”……
經常有爸爸媽媽會跟我抱怨類似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父母往往覺得尷尬和沒面子,當著外人面批評孩子“沒禮貌”或“不懂事”。其實,面對不愛打招呼的孩子,家長應該包容和理解他們,千萬不要強迫孩子打招呼,這種舉動往往會適得其反哦。
孩子見了人不願打招呼,原因大致有三種:一是父母本身就性格內向;二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對外不自信;三是可能爸爸媽媽經常強迫孩子打招呼,孩子有了逆反心理,不願意和人打招呼。
父母本身性格內向出現第一種情況一般和父母的個性有關,也許孩子爸媽本身就很內向,很少在孩子面前和別人打招呼。孩子沒有受到良好的引導。
缺乏安全感,對外不自信有些小孩平時由老人照顧,與外界接觸較少,或者父母控制欲較強,孩子心裡缺乏安全感,在乎別人的評價,對外就表現得不自信,與外人交往也就沒那麼自然。這種情況和第一種情況一樣,當小孩不與他人打招呼時,不應指責孩子,反而大人應該反省自己。
對於膽小羞怯的孩子要多加關心,比如,事先將可能見到的生人的相貌、特點告訴孩子,並瞭解孩子心中的憂慮,盡可能給孩子提供一些諮詢,讓其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逆反心理使然 兩到三歲是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這段時期,孩子會很反抗對外界強加給他的東西。如果孩子以前愛喊人,突然又不跟人打招呼了,你就要考慮到是不是叛逆心理使然。這時,不能嚴厲批評,更不能使用負面語言評價孩子,比如“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或不禮貌者)呢?”等。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局面更加尷尬。
試著尊重孩子,觀察孩子,有的放矢地針對孩子的原因,進行行為方面的引導,這才是關鍵,多些鼓勵,降低期望值,一步步來,調動、開發孩子的主動性。
規則三:不強迫孩子分享
節日期間,總少不了一些小客人的到訪。這時候,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小朋友一起分享食物或者玩具,兩個小朋友因為爭搶打鬧起來,爸爸媽媽們一般怎麼處理呢?
“寶貝,你怎麼這麼自私呢?”“你是主人,要拿好東西招待客人。”“你怎麼能一個人獨享呢?你分給姐姐一點!”“你這個玩具平時自己都不玩,現在哥哥想玩一下就就跟他搶了,太不懂事了吧?”……
這時候,有些性子急的爸爸媽媽就會批評孩子,甚至從孩子手裡把糖或玩具搶過來,分給客人。——大人為了顯示大方好客,往往會替孩子做主,完全不去詢問孩子同意與否。這種做法,只會讓玩具的小主人感到恐懼和痛苦,且容易讓孩子的“物權觀”產生混亂。要讓孩子懂得分享,父母先要學會尊重孩子的物權。
孩子兩到三歲的時候,物權意識開始萌芽。所謂物權觀,即幫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力,同時又懂得尊重別人的物品。培養正確的物權觀,有助於孩子形成好的自主、自尊的意識,以更好地適應社會。要培養孩子喜歡分享的品格,首先需允許孩子的一些霸道、獨佔、排他的行為,不要給孩子貼小氣、自私的標籤,不盲目地強迫孩子分享。
對於這種情況,如果想要寶寶學會分享,我們可以試一下這些方法:
尊重孩子的意願,肯定孩子的物權觀。比如跟孩子說:“哦,寶寶已經有了物權觀,知道這個玩具是屬於寶寶自己的,這個很好。”
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充分利用榜樣的作用,引導孩子學會分享。比如跟他講孔融讓梨的故事。講完故事,你可以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將自己的觀點進行簡單總結,如“你一個,我一個,大家一起吃,真開心!”
你還可以想孩子解釋公平的意思。比如“你把所有的糖都拿在手裡,而你的朋友卻一個都沒有,這樣公平嗎?”“你之前已經玩過了,可是弟弟還沒有玩過,要是現在還是你玩,這公平嗎?”……多做啟發性的提問,漸漸讓孩子理解公平的概念,慢慢學會分享。
讓孩子看到分享行為帶來的收益和快樂,但不要說教。等到孩子願意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體驗到分享能帶給自己快樂,孩子就會慢慢從排他中走出來,並樂於和他人分享。再大點的孩子,如果還不願意分享,可以採取競賽的方式,設置一個具體任務,而這個任務必須兩個人一起才能完成,給孩子創造機會去體驗合作的快樂,這樣,孩子會更加願意主動分享。
規則四:幫消極的孩子建立物權觀
不願分享的霸道的孩子需要細心引導,可如果自己家孩子過於消極、完全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又該怎麼辦呢?
有個媽媽跟我說過:
女兒有一次在獨自玩玩具,小客人一進門就把孩子心愛的小玩具拿走,並到處亂扔,可自己的孩子卻不會保護搶回自己的玩具。她大喊不讓拿,可是被那個小朋友掐了一下,痛得大哭,抱著媽媽的腿,不敢去拿自己的玩具。
那如果節日期間,發生了和上述小女孩類似的情況,爸爸媽媽應該怎麼處理呢?
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另外拿一個玩具給孩子玩。但是這對提高孩子的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卻沒有太大幫助。
你還可以這麼採取積極的處理方式:
首先,在安慰孩子之後,幫助孩子建立物權觀。你可以悄悄地提醒孩子:“寶寶,那個小車是你的玩具,別人不應該隨便拿走,對嗎?”“如果要拿,應該要爭得你的同意。”“如果他向你借了,但是不愛惜,把玩具亂扔,這時你也有權要求拿回來。”……
等孩子理解了物權觀之後,你可以鼓勵他勇敢地去拿回自己的玩具。你可以這麼建議孩子:“跟哥哥說,這個玩具是我的,你沒有征得我的同意就拿去玩,這讓我很生氣,我現在有權力拿回來。”小一點的孩子可能說不完整這麼長的句子,你可以建議他用短一點的語:“這是我的,(你把它摔壞了,)我不想給你玩了。”父母應該相信孩子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建議直接從小客人手裡取回玩具。
如果小客人很霸道,不肯歸還玩具,並出手打孩子,寶寶不知道還手,怎麼辦呢?
還是先關心孩子,等孩子的情緒安撫下來了,再對孩子剛才勇敢走出維護自己物權的行為表示讚賞,你可以這麼說:“寶寶真棒——你勇敢地維護了自己的權利。不過,哥哥也想玩你的玩具,但是不知道用正確的方式來解決,所以就打了寶寶,是嗎?”你還可以進一步說:“那現在你覺得應該怎麼解決更好呢?”當然,這些話應該當著兩個孩子的面說,也要讓小客人也知道自己錯了。
規則五:征得主人同意再玩
帶孩子去別人家做客,很容易碰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不守規矩,因為對陌生環境好奇,這裡摸摸,那裡看看。淘氣的孩子還會亂扔主人家東西,稍不留神就碰壞了主人的珍愛之物,搞得大家都很尷尬。所以“做客時,征得主人同意再玩”非常重要。
在出門前,粑粑麻麻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建立起做客規則:
TIPS:
進門見面要問一聲過節好;
進了別人家門要換鞋,如果沒有寶寶換穿的鞋子,就要問主人介不介意,等主人同意了再進門;
進門之後,如果寶寶還小,正好處於亂扔東西的年齡,那粑粑麻麻就要提醒主人將低矮空間的東西都收起來,不要給寶寶扔東西的機會。這樣也就避免了寶寶仍壞了東西雙方尷尬的場面;
兩歲以上的寶寶了,可以明白告訴他:“我們現在要去做客,房子裡的東西都是屬於XXX的,所以我們不管想做什麼,都要征得主人的同意!”這是對主人的尊敬,是做客的基本禮貌。比如,“叔叔,我可以玩你家的小球球嗎?”“姐姐,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阿姨,我可以看這本書嗎?”……
如果爸爸媽媽沒有跟孩子事先定好做客規矩,那麼就有可能碰到像規則四裡面那個霸道小客人的情況。這時候,爸爸媽媽除了覺得很尷尬,除了向對方道歉,是不是還想責駡犯錯的孩子?這時怪罪只是推卸父母的責任,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對孩子並無幫助。孩子之所以會犯錯,問題其實都出於爸爸媽媽身上。因為爸爸媽媽平時沒有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的物權觀和做客規則。而一味的責駡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自尊,甚至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解決問題沒有捷徑可走,還是從幫助孩子建立物權觀開始,一步一步來。
規則六:發生衝突不要盲目責備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平時在家是小皇帝,沒人跟他們爭奪什麼。可是過節期間,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堂(表)兄妹在一起,情況就不同了。若不好好引導,孩子之間很可能會鬧得不愉快。
現在我們假設有兩個孩子發生了衝突,姐姐三歲半,弟弟兩歲半(表姐弟倆)。弟弟搶姐姐的玩具,姐姐打了弟弟,拿走了玩具,弟弟哇哇大哭。這個時候,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有人說,應該給姐姐講道理:“你大一些,應該讓著弟弟呀!”然後從孩子手裡拿走玩具,交到後來者手裡。這是中國父母慣用的手段,或者出於自己的面子,或者是出於人道主義地同情年齡小、看起來弱的、會哭的一方。
這樣做的後果,一是造成了有些孩子學會通過“哭鬧、耍賴”等方式去獲得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二是父母阻礙了擁有玩具的孩子物權觀的發展——3歲前後,孩子還處於“自我中心”的時期,不肯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別人,是捍衛自我的一種外在表現。所以並不能像看待成人那樣,認為這是兒童自我意識的膨脹、自私自利。
碰到這個情況,你可以考慮這麼做:
先關心受傷的弟弟,然後檢查一下孩子是否身體上哪裡疼,並擁抱他。
幫助孩子梳理不愉快的心理情緒,而不是一味責備。不要說像“男子漢不許哭!”“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懂事呢?”之類的話,抑孩子的情緒和內在需求,只會讓他變得習慣性屈服,或者內在積壓憤怒,總要找到出口爆發。
你可以對兩個孩子同時說:“你們倆看起來都很不開心,發生了什麼呢?”對姐姐說:“你很生氣,不過打人是不對的。”先承認孩子們的情緒,接納他們發生衝突當下的狀態,這會讓孩子產生信賴和溫暖。在此基礎上,父母再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幫助孩子梳理清楚剛剛發生的事情,會更加容易。
讓兩個孩子一起,做出選擇或者思考
在安撫了孩子的情緒後,大人完全可以輕鬆一些,建議不要為孩子出主意,而是啟發式地引導孩子們主動思考,把解決問題的機會留給孩子自己。你可以讓孩子思考一些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做點什麼,去避免下一次的爭吵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