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在平直路面上勻速前進時的阻力無非下面幾個:
1、踏板旋轉時帶來的摩擦;2、牙盤旋轉時,與中軸之間的摩擦;3、鏈條與牙盤、鏈條與飛輪、以及鏈條自身的摩擦和傳動損失;4、變速自行車因變速器帶來的額外摩擦;5、車輪旋轉時,軸承的摩擦;6、輪胎與地面接觸點因形變而損失的功率;7、風阻;8、因車架發生形變而損失的功率;9、因刹車等部件調整不佳,與車體發生不必要的摩擦。
另外加速時,在一定的踩踏力量下,更輕的車身帶來更大的加速度,也會給人帶來車“更快”的感覺。
首先我們對比普通家用車和淘寶上600塊錢一台的所謂“死飛”。因為這些“死飛”並沒有採用很精密的配件,所以可以假設1、2、3、5基本相同。實際上因為死飛取消了飛輪內的棘輪結構,傳動效率比普通單車略高。普通自行車和死飛都沒有變速,因此4相同。死飛採用更窄的輪胎,胎壓更高,與地面接觸點的形變小,6更低。假設騎行坐姿相同,因此7相同。廉價死飛一般採用普通鋼材,8相同。死飛沒有刹車或只有前輪有刹車,9可能更低。死飛因取消了擋泥板、車筐、鏈條匣、帶棘輪的飛輪等零部件,車身更輕。綜上所述,死飛騎行時阻力更小、加速更加靈活。
然後我們對比普通家用車和2000元左右的入門山地車。山地車採用更優質的軸承,因此1、2、3、5更小。山地車因為變速器的存在,會帶來額外的阻力,4更大。山地車因為車胎寬度和胎紋設計,6也更大。採用正確的騎行姿態和良好的調整,山地車7、9更小。山地車採用鋁合金車架,車架剛性更高、重量更輕,因此8更小,提速也更加靈敏。
最後我們來對比一下入門山地車和入門公路車。1、2、3、4、5可以假設基本相同。公路車輪胎更窄、胎壓更高,6更小。公路車的騎行姿態有助於減小風阻、增大踩踏效率,鎖踏的使用還可以使踩踏效率進一步提高。山地車因為考慮越野使用,車身剛度比公路車低以便提供更好的舒適性,零部件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也比公路車高但代價使增加了重量。此外,避震前叉的使用進一步增加了重量,如果沒有鎖止功能,前叉的運動還會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損失。這樣對比一下,就不難看出為什麼公路車阻力更小、更加靈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