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費的媽咪
媽媽最近採訪了一個科學家,談到他卓越的科研經歷以及在國際科學界取得的成就,媽媽問:你為什麼比別人更有創造力?他想了想說,可能跟母親獨特的教育有關。
犯錯
在他2歲時,有一次奶奶抱著他玩。他很好奇冰箱裡有那麼多好吃的,尤其是滑溜溜的雞蛋。他伸手去抓,奶奶沒攔住,一個圓滾滾的雞蛋被他抓在手上。奶奶大呼小叫:快放下,別把雞蛋摔了。小孩子一被驚嚇,啪——好好的雞蛋摔得四分五裂。
他媽媽並沒有附和奶奶的責駡,反而鎮定地說:你看雞蛋摔碎了,沒關係,下次小心一點。不過,你願意和媽媽一起打掃嗎?
他怯怯地點頭,然後媽媽告訴他,這是雞蛋殼、這是蛋清,趁此機會告訴他小雞是怎麼來的。
從失敗中學習
兩人打掃過程中,他媽媽又說:“雞蛋很滑,要拿它最好兩隻手。因為你還太小。”聽到這裡,媽媽不僅感歎,在恰當的時機總結並吸取教訓,非常必要。科學家也說:“從那次以後,我知道這個錯誤我不會犯第二次。因為奶奶的責駡讓我膽戰心驚,而媽媽的寬容讓我學會總結犯下的錯誤。科學實驗亦如此,需要不斷在失敗中總結前進。”
創新
雞蛋雖然碎了,但是他回憶,仍有一半蛋殼是完整的。他的媽媽把可用的蛋殼搜集起來,洗乾淨。在一半完整的蛋殼上,找來顏料畫了圖案。一艘小小船被“造”了出來。他簡直又驚又喜,原以為沒用的東西還可以翻陳出新。他說,這件事教會他,不是所有的壞事都會一直壞下去。每一個小事都會演變成蝴蝶效應,父母的舉動影響深遠。
在我們的生活中,寶寶難免打翻碗、打碎玻璃,弄一些讓家長頭疼上火的小壞事。然而這些過程,也是他們探索、認知新世界的過程。從一個個難忘的教訓中,發現開水是不能碰的、玻璃會扎手、瓶子容易碎……這些生活中的挫折教育,往往在他們心中建立了規則。
但是,有些父母遇到“碎碎平安”的事,尤其是面對比較珍貴的物品,往往劈頭蓋臉地訓斥孩子,並且不讓孩子自己清理“犯罪現場”,免得亂上添亂。這是一片好心,卻抹殺了孩子的責任心。要知道,自己惹的禍,跪著也要處理完。父母不可能陪孩子走一輩子,不是嗎?
年幼的孩子對未知世界滿懷憧憬,卻因為能力有限好心辦錯事。父母保持平常心,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孩子,掌握技能、培養動手能力。哪怕孩子有些許皮肉之苦,比如媽媽認識一個很出色的小女孩,6歲可以站在小板凳上幫家裡炒菜。其實剛開始她也被濺起來的油丁燙得哇哇叫,但是她的媽媽卻堅定要這樣做,這樣會讓她懂得家務需要家庭成員一起分擔。
孩子不是玻璃,沒那麼脆弱,只要你捨得讓他飛。他就會大鵬展翅,展現出不一樣的風貌。要知道,逼一逼,人的潛能可是無窮的!
媽媽評論
@小楊57578937
我侄子兩周多點時候總喜歡到我家開冰箱玩,有一次打碎了冰箱裡的四個雞蛋,一地都是,我老公看到問他:你打碎雞蛋了嗎,侄子很害怕趕忙承認。我說打碎幾個,一個嗎?老公認定一定不止一個。我侄子興奮的說不是一個,四個。把我倆笑壞了。覺得孩子好能,還知道四了。要是我媽媽在,基本上就該挨訓了,後來他一開冰箱,我們就問他打碎幾個雞蛋,他都一本正經伸一個指頭說一個,再不承認是四個。我們就告訴他你還小不要輕易打開冰箱。基本上都是乖乖聽話。孩子還小,不至於為了雞蛋凶他,他知道錯的。
來源:媽咪讀呀,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媽咪寶貝傳媒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