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孩子的自白:這樣的媽媽再愛我,我也不喜歡

關注 需求 解決辦法

共1676字,建議閱讀時長4分鐘

昨天,一個小女孩主動在網上找睿媽聊天,言語之中充滿了對媽媽的不滿。睿媽便好奇的詢問原因。下面是小女孩描述的場景:

週末的一天,小女孩在臥室寫作業,媽媽在客廳看電視。

小女孩的作業本用完了,需要去樓下不遠的商店購買。她走出臥室,看到正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媽媽。

小女孩希望媽媽能夠陪同她一起去,就站在門口喊:“媽媽,有沒有時間陪我一起去商店啊?”

電視機裡播放著媽媽最愛看的電視劇,但是聲音並不大,她的媽媽一直沒有回應她,小女孩尷尬的站在那兒。

或許是媽媽沒有聽到吧,小女孩走到媽媽身邊,又問了一遍:“媽媽,我的作業本用完了,陪我一起去商店買吧?”

媽媽仍然在聚精會神的看著電視,絲毫沒有想要理她的意思。

小女孩頓時感到十分委屈,眼睛澀澀的有點想哭,不過還是強忍著眼淚問:“媽媽,你沒有聽到我說話嗎?還是不想理我啊?”

“啊?我聽到了啊,我在考慮要不要陪你一起去呢。”媽媽這才回過神來。

“那媽媽要不要陪我一起去商店啊?”小女孩眼睛紅紅的問。

“嗯,一起去啊。”媽媽關了電視,陪小女孩一起去了商店。

我問小女孩:“媽媽不是最終陪你一同去了商店嗎?為什麼還會對媽媽不滿呢?”

小女孩回答:“我也可以自己去商店,我問媽媽願不願意陪我一起去,只是想得到媽媽的一個回復,不論回答是去還是不去。”

◆ ◆ ◆

原來小女孩只是想刷一下存在感,獲得媽媽的關注。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心理,渴望獲得家長的關注,這種心理被稱為“關注需求”。孩子會本能的做出一些行為,來獲取家長的關注。

在家長忙於自己的事情,無暇顧及孩子時,孩子會主動的跑到家長面前,諮詢問題或者只是簡單的說兩句話,只為了讓家長注意到他。

家長長期冷落孩子,孩子會變得暴躁,易怒,甚至與同學打架,在家裡摔東西。孩子很難用語言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只能通過自己的方式來獲取家長的關注。

其實在有些時候,我也是這個小女孩口中的媽媽。趕了一下午的稿子,晚上還要做飯,難免有些疲憊。正在做飯的時候,睿睿突然跑到廚房問我:“媽媽,我可不可以看會電視?”

“拜託,你想看電視就打開看嘛,我真的很累。”心裡雖然這麼想,卻一句話都不想說,繼續炒菜,睿睿倚著廚房的門看著我。

我這才意識到我還沒有回答睿睿的問題,我轉過臉很認真的看著他說:“可以!去看電視吧。”睿睿臉上的委屈頃刻間煙消雲散,揮著手臂跑了出去。

很多情況下,孩子的纏人、頑皮、好動、甚至闖禍的根本原因,是想借此引起家長的關注。當家長們指責孩子不聽話的同時,有沒有考慮到孩子的不聽話,恰恰是因為家長的不關注造成的。

針對孩子在生理上出現的“關注需求”,睿媽給各位家長分享兩個解決辦法:

◆ ◆ ◆

教給孩子正確獲取關注的方式

孩子年齡小,並不能分辨哪些獲取關注的方式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在他們的意識裡,能夠達到被家長關注的目的就可以了。在孩子看來,頑皮、搗亂、闖禍往往是最簡單有效的。

家長要通過回饋的態度,來讓孩子選擇正確獲取關注的方式。當孩子通過頑皮、搗亂、闖禍的方式,試圖獲取家長的關注時,家長應該及時給予批評和糾正。

主動的教孩子去做一些積極的事情,並及時的給予孩子關注和回饋。比如,讓孩子去幫家長洗菜,並在孩子洗菜的過程當中,多次口頭鼓勵孩子,當孩子完成家長吩咐的任務,再給予獎勵。讓孩子明白,主動的幫助家長,能夠獲得跟多的關注和積極的回饋。

◆ ◆ ◆

家長要多主動關注孩子

當孩子通過自己的方式來獲取家長的關注,就說明了家長平時對於孩子的關注過少。增加對孩子的關注,滿足孩子的“關注需求”,就能讓頑皮的孩子變乖。

睡前對孩子說“晚安”,早起對孩子說“早上好”。這是一個讓孩子感到被關注的好習慣,也能加深親子關係。

吃飯的時候為孩子夾菜,把孩子愛吃的菜擺到孩子面前。這並不是家長對孩子溺愛,而是家長愛孩子的一種表現形式。

生活當中遇到小問題,主動喊孩子幫忙。除了多主動關注孩子,還要讓孩子有“被需要”的感覺,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在家庭當中的地位,也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內心是極其細膩和敏感的,不要被孩子的外在表現所迷惑,找到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才能夠帶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