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台相機是奧林巴斯e-pl1,自此跨入了M4/3陣營,一發不可收拾,用了2年奧林巴斯e-pl1之後,覺得對焦速度有些慢,於是又買了奧林巴斯e-pl5,然後又用了2年e-pl5,覺得M4/3微單萬年不變的1600萬圖元實在不夠用,於是就暗自攢錢,終於攢夠了私房錢,瞞著老婆買下了這台松下GX8,本來想在商城上買國行的,但是看到國行的價格依然高居不下,於是又轉到淘寶看了下港行的價格,和自己攢的私房錢差不多,於是手一抖,就下單了港行GX8,到手後迫不及待地開箱,來淘寶頭條曬一下。
包裝盒沒什麼可說的,由於是港行,加上我買的是機身,所以包裝盒已經被拆開,裡面的14~42鏡頭已經被商家取出,之前使用e-pl1、e-pl5的時候也買了幾個M4/3的鏡頭,焦段基本齊全,這次是看到適馬30mm F1.4的鏡頭也出了,便一起買了。
包裝盒內部。
除了沒有14~42鏡頭,其他配件都在,電池、充電器、資料線、肩帶、光碟、說明書。
我選的是黑色版,因為之前的奧林巴斯e-pl5選的都是銀色,這次想換個顏色。黑色低調穩重,符合我這個年齡的人。正面中間就是卡口嘍,旁邊的L標是不是很醒目呢?
背面的按鍵比較多,畢竟是旗艦級,比我之前使用的e-pl5要多的多,這樣在拍攝時更易於操控。
手柄又粗又圓,當然這是對於微單來說,對於單反來說這都不算啥。
電池倉,SD卡也在這裡面。
頂部的各種功能按鍵和旋鈕也很多,實際拍照時切換功能就不要再進入功能表了,操控比奧林巴斯e-pl5方便多了。
取景器是可以90°翻轉的,低角度拍照時更方便。
顯示幕可以多角度翻轉,自拍,俯拍,仰拍,都能滿足。
第一次開機,會讓選擇語言、設置時間等,我過於激動,語言沒選,直接預設英文進入了時間設置,不過幸好我還認識26個字母,最終進入了設置介面,把語言改為了中文。
功能表選項很多,我還沒完全摸索明白,因為是開箱,就不再囉嗦。
拍照時,顯示幕可以關閉,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切換。如果眼睛靠近取景器,顯示幕會自動關閉,眼睛離開取景器,顯示幕就會亮起,細節上松下做的還是蠻不錯的。
裝上適馬30mm f1.4來一張。適馬30mm f1.4的長度比我之前買的適馬60mm f2.8還要長一點,可見大光圈有多占空間吧。其實這個鏡頭剛一發佈我就流口水了,用了幾年M4/3相機,但手裡始終沒有一個大光圈的定焦鏡頭,這次趁著購買松下GX8的機會,一下狠心同時也入手了適馬30mm F1.4的鏡頭,當然是M4/3卡口的。買這個鏡頭的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因為適馬30mm F1.4稍微便宜些,二是因為我之前用的是適馬60mm F2.8,表現很不錯,於是就再次入了適馬的坑。
包裝盒什麼的就不再放上來了,鏡頭是黑色,貌似只有這一種顏色,恰好松下GX8我也選的是黑色,所以搭配起來沒有問題。
產地日本,適馬鏡頭的生產地都是日本,沒在其他國家設廠,說是為了保證鏡頭的品質。
M4/3的卡口。
大眼睛。其實M4/3的30mm F1.4鏡頭等效于全畫幅的60mm F2.8,光圈也不算大,不過在M4/3裡就算大光圈了。
鏡頭蓋。
遮光罩。
適馬30mm F1.4比適馬60mm F2.8要長一些,粗一些,重一些。
把之前用的M4/3相機和鏡頭都搬出來合個影。奧林巴斯e-pl1,e-pl5。
奧林巴斯14mm-42mm,松下45-200mm,奧林巴斯17mm F2.8。
其實相機評測也沒什麼可多說的,就是多上些樣張,大家看樣張說話。
室內樣張,松下GX8+適馬30mm F1.4拍的,都說M4/3微單的底子小,弱光環境下開啟高感噪點多,但由於松下機身有四軸防抖,如果鏡頭支援防抖,那麼就可以做到六軸防抖,六軸防抖的話,手持可以做到低快門也能做到對焦不虛,從而不用調高ISO高光度,保證了畫面的純淨度。就我個人來說,單單機身防抖,鏡頭不防抖的話,我可以做到1/15的快門速度。
白天室外樣張。松下GX8搭配適馬30mm f1.4、適馬60mm f2.8、奧林巴斯17mm f2.8拍的,說實話松下GX8的成像和全畫幅單反還差著那麼一截,特別是100%放大時,可以明顯看到差別,例如我女兒那一張,如果是用尼康D750+適馬35mm F1.4拍攝,100%下可以數眉毛,銳度特別好,而GX8+適馬30mm F1.3卻做不到,100%時,畫面會有塗抹感,銳度不夠。
那為什麼我還買松下GX8呢?主要是為了拍攝4K視頻。這幾年松下的科技樹貌似點錯了,旗下的相機如松下GH4等拍攝4K視頻非常強大,而我也正想改變一下自己,不再單獨純拍照,而是拍照+4K視頻兩條腿走路,畢竟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以視頻為主的。由於剛拿到松下GX8時間還不夠長,視頻的功能還沒完全掌握,視頻方面的評測會等到熟悉之後再單獨行文評測,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