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健康祛暑新方法--舌尖上的夏天

進入夏日,天氣開始變得悶熱潮濕,用中醫的話來講就是濕氣比較重,並且脾受濕邪的影響最大。

這時候要千萬注意消暑祛濕哦~

 

初夏養生重點在"防"

在疾病到來之前,做好預防,做好"三防"健康偷不走。

1、防濕邪

小滿過後, “暑多挾濕”,這個時候,濕邪往往已經打入人體內部潛伏起來。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餘的濕氣運化出去。所以,此時養生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健脾祛濕上。

2、防內火攻心

中醫認為,夏主火,內應於心;西醫也認為炎熱的天氣,體內血流會加快,增加心臟負荷,所以夏季應養護心臟,調適心情,切勿隨意動怒,以防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

3、防貪涼傷陽氣

小滿時節,也表示人體內陽氣的蓄積還只是小滿,並沒有到真的滿,所以還不能使氣機過於外泄,也不能貪涼而傷陽。

 

多吃“苦”除暑濕

初夏,雨水開始多了起來,空氣潮濕很是明顯,各種皮膚病,如腳氣、濕疹、汗斑、濕性皮膚病、足癬等容易發生。

中醫認為,這些皮膚病的發生與天氣悶熱和潮濕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濕重是這個時候發病的主要原因。

消暑解乏——食苦瓜

 

天氣逐漸炎熱,很多人會出現上火、身體困倦等問題。《本草綱目》稱,苦瓜能“除煩熱,解勞乏,消心明目”,有助於消暑解乏、提高免疫力,可多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苦瓜性寒,大便溏瀉、脾胃虛寒者應少食。

逼走濕氣——生薑

 

中醫認為,生薑能把體內寒毒排出體外,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等功效。小滿前後濕氣重,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

西醫也認為,生薑能使血管擴張,血液迴圈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同時還能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逼出。平時煮菜可以適當放些生薑,也可以食用薑糖水。

健脾祛濕——紅豆薏仁


薏仁性涼,味甘淡,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與紅豆一起熬煮,是健脾祛濕的良藥。需要注意的是,熬煮薏米紅豆千萬不可放大米!因為大米是水稻,本身就在水裡生長,於祛濕不利。

解熱去火多拍“窩”

夏天暑氣通于心,其實人身上就藏有一個“出氣口”,呵呵,平時沒事可以多拍“窩”!幫助解熱去火。

腋窩:俗稱“胳肢窩”,這裡有個穴位叫極泉,可以去心臟的鬱火毒素,位於腋窩頂點有脈搏的地方。左手上舉,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這樣拍打,每次拍打30-50次,5遍。

 

初夏祛濕食療方美味又健康

悶熱潮濕的天氣,讓很多人有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症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等,因此,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我們也要注意飲食哦~

● 冬瓜草魚煲

原料:草魚、冬瓜。

配料:鹽、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淨切三角塊,草魚剖淨,留尾洗淨待用。用油將草魚煎至金黃色,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將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 芹菜拌豆腐

原料:芹菜、豆腐。

配料:食鹽、香油各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後用涼開水冷卻,控淨水待用。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香油拌攪勻即成。

功效:平肝清熱、利濕解毒。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