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小人行騙鳥巢背鍋?老騙術緣何“借網還魂”

網路時代的到來,在讓人們充分享受到了資訊便捷化的同時,卻也在不經意之間給了不少“老騙術”死灰復燃的機會。而當這些曾經的騙術與如今發達的網路、移動社交相結合時,它所產生的破壞了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驚人。這不,最近就在各大媒體當中爭先報導的“鳥巢送錢案”,就是這一現象的有力證明,原來經過這麼一包裝,曾經能夠騙我們一次的把戲,如今依然奏效。

鳥巢送錢?一齣悲劇正上演

近日,不少市民發現曾經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外聚集了大量的中老年人,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拿著行李神色慌張地在會場周圍徘徊。在經過了相關的調查之後,北京警方很快便確定了這些人的來歷,原來他們是從全國各地被騙到北京的,而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神聖的鳥巢,等待著微信群裡的大老闆當場發錢。

通過詢問,警方瞭解到他們大多數都來自一個名為“慈善富民大會”的組織,據悉該組織將於4月24、25兩日在鳥巢召開大會,參與者只需交納10元錢的入會費就可以在活動的現場領取5萬元的慈善金。並且只要你來到北京,那麼你的往返路費與食宿費將全部由組織上報銷,說白了,就是叫你來白拿錢。

在意識到了這已經是一場有預謀、有組織、跨省市的詐騙之後,北京警方與鳥巢的相關負責組織取得了聯繫並展開合作,不僅在25號當天宣佈停止參觀一天,還通過音響設備迴圈播放著市公安局的闢謠消息,而直到這些資訊傳入耳朵,不少人才真的相信自己已經上當受騙。

根據部分被騙人的子女所說,他們當中有的人為了能夠來北京拿錢,甚至不惜與子女斷絕關係,而如今落得個上當受騙的下場,真是有家也難回啊。

(警方闢謠)

“解凍民族資產” 老騙術依舊有效

根據公安部昨天剛剛公佈的通告顯示,像“慈善富民大會”這樣以“解凍民族資產”為幌子,吸引受騙者交錢入會的組織。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嚴打當中已經消滅了至少1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04名,初步查證涉案金額竟然超過了7.3億元。涉案人數之多、範圍之廣在近幾年的詐騙案件當中都是相當值得注意的。

而在這些違法的組織當中,“解凍民族資產”成了它們共同的“標識”,但當我們通過網路瞭解之後才知道,原來“解凍民族資產”作為一種騙術,距今竟然已經有超過40年的歷史了。

自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起,一些不法分子就不斷謊稱中國民族歷史上歷朝歷代在滅亡時都會為日後的王朝復辟保存大量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又在國民黨敗走臺灣的時候被大量的留在了大陸以及海外,這幾十年中國政府始終都在尋找這些失落財產的蹤跡,並且表示願意花大價錢來從民間回收這部分資產,這便是我們經常能夠聽說的“解凍民族資產”。

而到了如今的互聯網社會,我們發現這一傳統的騙術已經在網路的作用下產生了全新的變化,不僅將返利、傳銷、詐騙相結合,還能夠通過“電話詐騙+傳銷+時事政治”的連環套,根據受騙者對於時政內容具體細節的把握不准的弱點,給予極具誘惑性與欺騙性的“小道消息”,最後一步步引誘受騙者掏出自己的全部家當,而一旦得手,他們將迅速撇清關係,讓受騙者遭到財產方面的打擊。

騙術的背後!已成體系的社交關係網

如果我們將這一騙局仔細剖析,便會發現之所以它如此難以取締,其原因無外乎“受騙群體老齡化”與“社交群組的嚴格化”兩方面,前者自然很好理解。要知道,網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屬於新興事物,在面對網路時,這些人很難在第一時間轉變思維,因此會非常容易相信網上的言論,最終上當受騙。

但是,真正值得我們深思的或許是這場騙局背後,各社交媒體所產生的強大推動力。根據被騙人介紹,他們之所以會上當受騙,完全是被微信群洗腦的結果。據悉這些微信群並不是隨便加入的,需要通過熟人介紹才行,並且每一個參與者的頭像必須使用自己的一寸照片,而在入群時,還要將自己的身份證和任意一張銀行卡的卡號發給負責人(據說是為了返利,但實際證明就是騙局)。

至於收費方面,通常入會是不需要交納任何費用的,但一旦被騙人在微信群裡穩定下來,成為他們的“董事(一種行騙者對被騙人的稱呼)”就必須要在群裡發10元或者20元的紅包,說是活躍氣氛,但隨著這些受騙者等級的提升,說需要交納的紅包錢也越來越多。

(等級限制:月薪低於3000的禁止入群)

除了嚴格的身份資訊驗證以及等級制度之外,最令小編意外的還要數這些詐騙微信群裡極強的“儀式感”,曾經進入詐騙團夥微信群暗訪的淮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高峰也證實:“群裡有群規,每天都在固定時間舉行所謂愛國晨會,儀式感很強,還有導師不停地進行推送與介紹。”而在這些心靈雞湯、成功心得的薰陶之下,受騙者很容易就會產生“如果我跟他們一樣,我是不是也會成功”的想法,而如果這個想法出現了,那麼你離被騙就已經不遠了。

實際上這就是一場變相的網路傳銷,雖然它無法將用戶的身體長期囚禁在狹窄擁擠的地點,但它可以通過一點點蠅頭小利對用戶造成精神上的控制,而這種控制最終便會讓被騙者失去對事物的正常判斷能力,最終成為騙子刀下的待宰羔羊。

寫在最後

近年來,我們已經通過媒體瞭解到了不少的詐騙資訊以及防騙手段,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相信未來還將有不少的新騙術出現,而在面對這些騙術的時候如何才能成功免疫呢?或許不要有一夜暴富的想法以及面對可疑並承諾巨額回報的投資理財專案,要高度警惕,向相關部門核實瞭解才是王道。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