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真的懂得如何讀書嗎?

文 | L先生

很多朋友經常會讓我推薦書單,但其實,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比不斷地去讀書更加重要。

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讀了很多書,卻什麼也記不住。或者,一直想讀書,卻不知道什麼書適合自己?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那麼,或許這套讀書方法,可以幫到你。

如何破解“讀過就忘”的現象?

單單通過閱讀進行學習,效率是極低的。

原因是,我們閱讀的過程,是“視覺識別文字-進入工作記憶(WM)-對文字進行理解-識別下一段”往返迴圈。

這個迴圈的時間是非常短的,大腦來不及將讀到的內容內化,使其進入長期記憶(LTM)。

所以,一口氣讀完一本書,你記得的往往只有一小部分,隨著時間推移,會更少。大腦的本質跟肌肉是一致的。重複了多次的動作,才會留下記憶。大腦對一個東西調用的次數越多,它就會被大腦放在越淺層的地方(優先順序越高),越容易被大腦調用。所以,想將閱讀的內容內化,靠的是重複,而且是消耗認知資源的重複。換句話說,就是對其進行深度加工。其目的是有選擇性、有目的性地,使大腦更容易調用那些我們需要的內容。詳細來說,有三種方式:

1

帶著問題閱讀

一般的閱讀,看到就過了,難以形成持續性的思考。而帶著問題閱讀,可以幫助我們思考讀到的內容。

當帶著問題時,你會更容易注意到跟問題相關的內容,這被稱為Perceptual Vigilance。這些內容會更容易進入你的意識水準。

同時,你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它們進行分析、對比和思考,運用它們去解答問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對其進行深度加工的過程。

2

建立聯繫

建立聯繫是指,把你當下讀到感興趣的內容,跟你記憶中已有的認知聯繫起來。

人的記憶可看作由一個個「節點」組成的網路(Schema),每一個節點都延伸出不同的「路徑」與其他節點相連。路徑越多,節點也就越活躍,越容易被大腦提取。所以,建立聯繫的本質,就是擴充節點、增加路徑的過程。

這個過程的作用,是將你通過閱讀學到的東西納入知識體系裡,方便檢索和提取。同時,通過擴充「路徑」,提高其優先順序。

3

應用

應用有兩種方式:說出來,寫出來。

學到的東西,用自己的話把它解釋出來,是十分行而有效的方法。寫出來同理。

原因是,闡述和寫作,是「Learning by doing」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對知識進行更深入的加工。閱讀往往似是而非,但輸出,要求你對其結構、層次、邏輯有著透徹的瞭解,不然你無法將其有序地組織起來,並為你的觀點服務。這個過程,也是將其體系化、架構化的過程。

另一方面,斯滕伯格認為,處理新情境/新任務,既是衡量智力的標準,也是促進智力和記憶力的方式。讀到的東西,是在作者的語境、框架之下,而你自己去闡述,就是面對一個新情境。

如何將你學到的東西應用到新情境之下?如何運用你的知識體系去闡述它們?這個過程需要耗費你更多的認知資源,同時也是迫使你去深入分析、瞭解和記憶它們的過程。

具體做法,可以參考這些建議。

1.讀書不要抱著"我要把它讀完"的心態,而是針對自己的問題有的放矢。

比如,一口氣讀完《東晉門閥政治》肯定吃不消,但如果你讀了一些文章,對琅琊王氏產生興趣,那麼你可以挑其中相關的內容讀,一邊讀,一邊做筆記,其他內容略過。下一次同理。

這樣分多次讀,一本書就可以比較輕鬆地讀完,並且在反復的閱讀中,也能強化對疏漏內容的回顧和再認。

2.讀書需要體系化。

碎片化的閱讀,沒有任何意義。讀一本書之前,請確保:

1)你理解作者所使用的絕大多數術語;

2)你知道這個領域最基本的常識和脈絡。

如果不符合,先去讀一本打基礎的書,比如各種原理、概論、通論、通識,等等。它們將是你閱讀的最大助力。

3.讀書時,多做筆記,但不要抄書。

筆記的作用是什麼?是強迫我們思考。你做筆記時,需要將其歸納、簡化、畫出脈絡,其實就是進行深度加工的過程。

同時,做筆記時,時時注意將它與相關內容聯繫起來,可以有效地刺激大腦,提高這些內容的活躍程度。

比如,你讀一部推理小說,讀完,可以做一個歸納:這部小說用了什麼詭計?屬於什麼類別?相似的小說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高下優劣如何?

或者,你的筆記裡,有一頁「推理小說詭計大全」,那就更好了。把它寫進去,簡化、歸納、總結,時時翻看,一目了然。

至於摘錄書上的內容,純屬浪費時間,拍照即可。或者記錄關鍵字,需要時上網搜索一下即可。

4.讀書時,在心裡用自己的話把它解釋出來。

這是檢驗你是否真的讀懂了的方式。原因前面已經說過。用自己的話去闡述,需要你對其結構和邏輯有清晰的把握,才能把它講清楚。

讀書時,每讀完一個感興趣的點,可以停下來,在心裡假裝把它講給別人聽,默念即可,直到明白通達、毫無障礙了,再繼續往下看。

5.給自己留下整塊時間讀書。

讀書要有所得,需要深加工,而深加工需要時間。除非是讀讀小說、看看資訊,否則不建議在地鐵、電梯、等人的時候讀書,因為根本來不及將讀到的內容消化。

最好的方式,是留出半小時到一小時不被打擾的時間讀書,然後在十幾分鐘的碎片時間思考,複習讀到的內容。

6.把學到的內容寫出來,跟別人分享。

能夠寫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你的。寫作是對學習的深度加工,也是整理回顧自己知識體系的最好方法。同時,從分享中得到的樂趣,也比一個人讀書享受到的樂趣多很多。

7.讀書的根本原則:喜歡就好。

雖然我上面講了許多閱讀方法,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讓它們成為負擔。

一切方法都是幫助你更好地享受讀書的愉悅。它們的前提,是你有興趣。

如果你覺得這樣做很累,那麼,忘掉這些,拋開這些,按你的方式去讀。當你覺得覺得不滿足了,想換一種方式了,覺得這樣做更有成就感了,再回來。

讀書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不要讓我說的這些成為你的負擔。沒有任何人比你自己更瞭解你應該如何讀書。遵從你的內心即可。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書?

首先還是一個原則:喜歡就好。

讀書是一件愉悅的事情,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別人。所以,選書以符合自己口味為要。如果你不感興趣,哪怕它是名著,哪怕別人說得再好,也不必讀。

隨著閱讀的積累,你的品味和層次也會慢慢提升。那些曾經讀不進去的書,某一天,你會發現它們其實也很有意思,到那時再讀也不遲。

我初中的時候,愛看三國,也翻過紅樓夢,但真是一頁都看不下去。中考之後的暑假,再拿起紅樓夢,突然就被吸引住了——然後就再也放不下來。人就是這麼奇怪而善變的存在。

其次,在有興趣的前提下,按一定的層次閱讀。

求知式的閱讀,要選擇稍稍高於自己水準的,才有意義。

具體來說,你到書店去,拿起一本書,隨便翻開幾頁,覺得上面的內容基本都懂,那這本書就先不用讀了;覺得上面有一半的內容不知所云,放棄吧;有10%-30%的內容是之前不明白的,需要思考,並且有繼續閱讀上下文的衝動,OK,買吧。

內容和領域要怎麼選擇呢?具體來說,有幾個原則:

1.由淺入深

先讀該領域的科普書和基礎知識,如果你連科普書都讀不進去,那麼先放棄,以後再說。

這一步不能略去,否則你讀了也讀不懂,更嚴重的是,可能造成曲解也不自知。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2.順藤摸瓜

讀一本書時,如果作者提到你感興趣的內容,記下來,找來讀。比如經濟史之于奧地利學派、芝加哥學派;比如十字軍東征之于騎士文化、耶路撒冷、天主教神學等。上豆瓣搜書名,看下面的相關書籍和右邊的豆列,是個很有用的辦法。

文學亦然。有一個好方法,是看喜歡的作者推崇的書。比如王小波之於卡爾維諾、奧威爾;村上春樹之於菲茨傑拉德、錢德勒;瑪律克斯之於科塔薩爾,等等。大抵都不會錯。

3.橫向拓展

閱讀是靠什麼打基礎的?量。

一本書永遠是沒有辦法闡述清楚一個主題的。針對你感興趣的內容,多讀幾本書,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印證、對比、總結,無論什麼東西,讀多了,自然而然就懂了。

所以,針對同一個主題,多讀,廣泛地讀,選取內容有交叉但又不完全一致的書去讀。這是永遠不會錯並且極其有效的方法。

比如,直接讀波德賴爾,你肯定讀不懂,但你又想瞭解,怎麼辦呢?挑跟他相關的書去讀,讀對波德賴爾的解讀、19世紀法國史、西方現代詩歌基礎、象徵主義思潮,等等。

人的思想和眼光從來不是無中生有的。你思考和看待問題的方式,都來源自你每一天所吸收的一切,包括閱讀。

Lachel,公關、互聯網人,知乎18萬贊答主,心理學達人,多家媒體特約作者。

十點讀書經授權發佈本文。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