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後世傳奇:中國歷史上的那些特種部隊

如果你以為特種部隊只是現代軍事的產物,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早在幾千年前,中國歷史上就有無數軍事天才打造了這樣“人少、能打、不怕死”的迷之部隊。

明清兩代都有的——神機營

可以說,凡是由高素質人員組成,以精良裝備武裝,具備出色戰術素養和高度機動性,能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進行機動部署的武裝組織,都可以被稱作“特種部隊”。回看中國歷史,會有一個很有趣的發現——在每一個繁盛的王朝,都會有一支神秘的驍勇之師,他們是皇帝的王牌,是敵人的噩夢,是百姓的談資,也是後世的傳奇。

01. 魏武卒

朝代:魏國

兵種:重裝步兵

時間:約西元前400年

“魏武卒”是戰國初期軍事家吳起訓練的精銳步兵,是那個時代步兵中最為精銳和彪悍的代表。吳先生認為,兵不在多而在“治”,他建議魏文侯用新標準選拔士兵,組建一支精銳部隊,名為武卒。士兵選拔標準自然十分嚴苛,據《荀子議兵篇》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大意是說,士兵身上必須穿重甲,身背強弩和50支弩箭,手執長戟,腰懸鐵劍,同時再攜帶三天軍糧,半天內能急行軍百里(折合現在的里程約40公里),才可成為魏武卒。

在戰車為王的戰國時代,完全由步兵組成的魏武卒絕對堪稱奇葩。僅僅是負重急行軍就已經嚴重消耗體能,還要求抵達戰場後立刻投入戰鬥,單純這一點就足以說明魏武卒軍團的實力。

鼎盛時期的魏武卒滿員編制大概五萬人,五人為一伍,設伍長一人,十人為一什,設什長一人,以此類推,每個層級各有不同的名目和長官,最後至一千人為一個標準作戰單位。這種方式已經和現代軍事編制十分類似,保證了高度的機動性和戰鬥力。訓練期間,每個作戰單位配備有若干“專職教練”,對士兵進行嚴格的軍事技能訓練,包括單兵技藝訓練、陣法訓練、編隊訓練以及聯絡記號訓練等。

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不分勝負)”的奇功偉績,奪取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裡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根據《吳子·勵士》記載,周安王十三年(西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潰十倍于已的秦軍。創造了步卒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而破秦五十萬眾的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02. 秦銳士

朝代:秦國

兵種:全能型步兵

時間:約西元前315年

司馬錯被秦惠文王任命為上將軍後,創立了鐵鷹銳士制。這個制度選拔士兵的標準嚴格到了極限——步戰能力要超越魏武卒,上馬作戰則要打敗彪悍的匈奴騎兵。當然,要想成為秦銳士首先考驗的是體格,魏武卒的負重約50斤,而秦銳士要在此基礎上外加全副甲胄、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與一面牛皮盾牌,總負重近80斤——相當於背著媳婦在打仗。

但這只是一塊敲門磚,只有通過這個門檻,才能進行以後的專業訓練。之後,進行步戰較武要名列前茅,好好說話就是空手格鬥技能大比武要能贏,然後再過陣戰關,以及各種兵器的比武關。如此一來,能夠成為秦銳士者,幾乎個個都是“施瓦辛格”那樣的壯漢猛男。

秦國在15年時間裡訓練了20萬新軍,但其中秦銳士卻只有區區1600人,那可真是精華中的精華。而這1600名全能戰士的長官也是後來的秦國名將白起。

秦銳士自建立之初,就開始為秦國開疆拓土。第一次出征,以秦銳士為先鋒的秦國新軍千里奇襲蜀國,蜀王兵敗遁逃,被秦王降為候,隨後又滅掉苴(jū,今四川昭化東南)和巴(國都在今重慶市嘉陵江北岸),使得秦“擅巴蜀之饒”。自此,秦銳士一戰成名。

03. 陷陣營

朝代:東漢

兵種:重裝步兵

時間:約西元190年

關於陷陣營的記錄並不多,但少有的隻言片語卻透露出這支部隊的驚人戰鬥力。《漢末英雄記》有雲:“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從兵種上看,陷陣營屬於重裝步兵,長槍、大型方鈍、弩等是常備武器,對普通步兵、輕騎兵、重騎兵都有很好的克制作用。它的指揮官高順也是極有口碑,“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賄”。最終,在呂布被平滅後,高順一言不發,引頸受死。

當年在呂布麾下眾將中,曹操無法勸降的也只有他和陳宮。高順掌管的陷陣營自然也是呂布軍中一隻王牌部隊,比較著名的戰爭是曾經擊敗過擁有關羽和張飛的劉備所部。

04. 虎豹騎

朝代:三國曹魏

兵種:精騎兵

時間:約西元200年

孟德公之名當是世人皆知,而他擁有的一支精銳騎兵,也是千古留名之師——該部戰鬥力極強,作戰時像虎豹一樣勇猛,故名為"虎豹騎"。《三國志·魏書》提到:“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在一般部隊中擔任將領的人,在"虎豹騎"中僅僅是一名普通士兵,可以說每個虎豹騎士兵都是百裡挑一的。

彼時曹操的軍隊分三大部分:地方軍、屯田軍和中央軍。地方軍是州郡的守軍,屯田軍是邊防軍。中央軍又分內外,外軍駐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揮,內軍又稱中軍(武衛營),是京城及皇宮的禁衛軍,曹操的直屬部隊,大概10萬人左右。而中軍的精銳就是虎豹騎,人數不超過五千,是最核心的精華部分,也是曹操的命根子,統領多由曹氏將領擔當(給外人指揮,曹操肯定不放心),比如曹仁、曹洪、曹純、曹真、曹休,其他能觸及虎豹騎指揮權的人,都來自曹操的親家——夏侯氏家族。

關於“虎豹騎”的參戰記載雖然不多,但提到一個戰役,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是著名的長阪坡之戰。建安十三年,曹軍“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阪,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長阪坡一役長途奔襲打得劉備把老婆孩子都丟了的正是“虎豹騎”。之後的建安十六年,曹操與馬超作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擊破西涼馬超的還是“虎豹騎”。幾乎每一場戰役,曹操都在最關鍵時刻啟用"虎豹騎",這支部隊參與的戰鬥也幾乎都是硬仗,難得的是,他們每次都不辱使命。

05. 北府兵

朝代:東晉

兵種:步兵

時間:約西元380年

西元377年,前秦強大,為抵禦北方強敵入侵,東晉孝武帝廣發英雄帖,招聘人才鎮守北境。愛國人士謝玄領命駐守京口,因東晉時稱京口為“北府”,故謝玄在京口組建的部隊稱為北府兵。

北府軍的揚名一役,就是在戰爭史上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八萬北府軍擊潰八十七萬氐族軍,那真是一場讓漢人揚眉吐氣的勝利。儘管謝玄他叔謝安,也是北府兵的幕後總策劃,在聽到淝水之戰捷報時只淡淡地說了句“小兒輩已破敵”,但當他回家之後,卻興奮地把門檻都撞斷了。由此可見我們漢人真是表面含蓄矜持,當著眾人面只會雲淡風輕,回家後才狂喜過望。

北府兵戰鬥力驚人的原因當然有謝氏叔侄二人的精心打造,但還有一個因素不容忽視,就是北府兵的主要兵源均來自從北方流亡南逃的漢人,很多士兵是被胡人滅了門,打回老家的人。報仇雪恨的想法支撐著他們奮勇殺敵,俗話說的好,“穿鞋的打不過光腳的,光腳的打不過不要命的。”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彼時剛開始實行軍戶制,軍籍與民籍分開,列入軍戶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當兵。也就是說,北府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軍人。

(未完待續)

 由於篇幅過長,下集我們明天奉上

編輯=由之 文=Boyrun 助理=劉思潔

本文刊登于《男人裝》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轉載及稿件合作請聯繫)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