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週末堅持運動?小心傷上加傷!

近年來,市民對運動鍛煉的熱情日益高漲,與此相伴的是運動損傷的頻繁發生。

選項目、上強度都要循序漸進

“以前骨科遇到的病例大多是意外創傷導致,但是現在我們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由於不當運動致病的患者越來越多。”一位骨科主任醫師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相當常見的病例——

20多歲的白領楊小姐,平常工作主要是坐辦公室,也沒有運動習慣,發覺腹部有了贅肉就連續幾天在家做仰臥起坐。幾天下來,楊小姐感覺脊柱附近有點疼痛,負重之後疼痛加劇。自行貼了幾貼膏藥仍不見好轉,楊小姐才到醫院檢查,發現韌帶拉傷了。

醫生說,平時門診上類似楊小姐的情況非常多,很多人都是平時基本不運動,一旦運動就“猛發力”,很多是急性的運動損傷,“中年人是運動損傷的高發人群。人到中年,身體開始發福、健康問題頻發,很多人就急於開始運動。但是這個年齡的人,身體機能已經逐漸老化,肌腱彈性變差,突然之間進行高強度的運動,容易造成肌腱的斷裂損傷。”

“‘週末運動員’也是我們最反對的,整整一個星期不運動,到了週末就進行大劑量的鍛煉。”醫生建議,市民日常鍛煉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循序漸進,切不可“猛發力”或是抱著“刷紀錄”的比賽心態去鍛煉,正確的鍛煉方式是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選擇合適的項目,適度運動。有足部畸形、老化蛻變的人並不適合多走路,過於肥胖的人進行高強度的健步走也會對膝蓋、腳踝等部位的骨關節造成磨損。

盲目忍痛堅持可能造成“傷上加傷”

在普通市民身上,運動損傷通常發生在膝、踝、肩、腕等部位,除了骨關節,韌帶、肌腱等軟組織也極易“中招”。健步走、跑步、球類運動都是常見的運動項目,因此下肢的膝關節和上肢的肩關節是最易發生損傷的部位。

市民錢女士平常不鍛煉,只把在家做家務當做“運動”。更年期後,錢女士見自己有發福跡象,就跟著玩戶外運動的人一起去走“靈白線”。第一次花了3個多小時走完全程,錢女士已經感覺渾身酸痛,為了“堅持”,才隔兩天她又去走了一回,問題更嚴重了。錢女士說:“第四天早上醒過來,只感覺兩條小腿的肌肉酸痛腫脹,右膝關節痛得都沒法走路了。”門診檢查後,醫生判斷錢女士是由於運動過度造成膝關節損傷,建議她靜養休息,調整好後才能適當運動,而且由於膝關節已經受損,以後錢女士也不宜再進行登山活動。

出現骨關節損傷的往往是常年運動的人。由於骨關節的損傷基本不可逆,市民在鍛煉時如果出現了疼痛、腫脹等不適症狀,應當立即叫停當前的運動方式和強度。很多人為了磨練意志,在出現不適症狀之後還盲目忍痛堅持,殊不知這樣的持續損傷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後果。醫生建議市民,對運動中出現的疼痛、腫脹等不適感覺,可在“叫停”當前專案後觀察一兩天,看情況是否有所好轉;如果恢復了一兩個星期仍然感覺疼痛,就應儘快就醫。

此外,市民還有一個常見的康復誤區,就是習慣在扭傷等損傷發生後熱敷、貼膏藥,“熱敷、貼膏藥都是活血的,會加劇受損處的腫脹。正確處理損傷的方式應當是冷敷。”

週末,建議大家正確運動、避免發生損傷。”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