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你好。”
“你要乖,要聽話。”
這話聽著怎麼那麼耳熟?幾乎所有的爸爸媽媽,都願意為了孩子甘願出錢出力、掏心掏肺。孩子不聽話,確實極不應該。
可細一思量,又感覺好像哪裡不對。
當我們年齡還小,“要聽話”就像個魔咒,父母的“良苦用心”讓我們無比厭煩——
出去玩要跟父母早請示、晚彙報;穿什麼衣服要由媽媽來挑選搭配;參加什麼補習班要聽媽媽安排;幾點睡幾點起要聽從規定,交什麼樣的朋友都是父母說了算……這些專制,往往以一句“你將來會明白,全部都是為了你好”來收尾。
我們失落、傷心、反抗,暗下決心將來一定不要這麼對待自己的孩子。
可有一天,當我們成為爸爸媽媽,又有多少家長開始要求孩子乖乖聽話,想把孩子教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你看人家那誰誰誰,愛看書、會跳舞、文靜聽話,你怎麼就這麼不上道?
爸爸媽媽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我們這麼辛苦,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聽話的孩子,真的擁有了美滿人生?】
每個做家長的,都希望孩子能夠少走彎路,生活幸福。但聽話的童年,卻和日後的美滿和成功沒有太大關係。很大程度上,讓孩子聽話,只是滿足了家長的控制欲。
我有個同學成績很好,但她父母總要求她考的更好,每日的學習生活,事無巨細都盡在家長掌握。成績稍有後退,就被父母責駡不聽話,沒按規定的時間方式來執行。這位同學一路名校,各種證書拿到手軟,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可她常常獨來獨往,因為大家都不敢也不願和她做朋友,她媽媽會覺得我們是在拖她的後腿。博士畢業後,她在異國他鄉定居,逢年過節都不回家,朋友圈裡寫著“孤獨的小鳥最美的追求,就是那片可無拘無束自由翱翔的天空”。
這樣的女孩兒,滿足了父母的掌控,卻喪失了自己。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她的父母是失敗的,孩子確實優秀,但親子關係一塌糊塗。
另外一個朋友,從小到大由父母安排好一切,讀書、就業、結婚、生子,每個人生重要的節點,父母都不遺餘力安排著,唯恐孩子走了彎路。半生坦途,一切看起來都是這麼的美好。可是最近,朋友的生活充滿了父親的責駡:“三十多歲的男人,什麼都不會,以後我和你媽走了你可怎麼辦?你能不能像個男人一樣啊!”
朋友也滿腹委屈:“我知道自己沒什麼主見,心理脆弱,抗壓能力差。可我前30年被他們當寵物一般養著,現在馬上要求我強悍如金剛,怎麼可能?”
因為太聽話,而成為媽寶男或啃老族的人特別多。這樣的教育,能說成功嗎?
【為什麼家長都喜歡“聽話的孩子”】
孩子當然需要管教和約束,但過度控制下的“聽話”,不但容易形成軟弱或是叛逆的性格,還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惡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孩子太聽話,就是父母教育的失敗。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要求孩子必須聽話呢?
*家長自身缺乏安全感——
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很多時候是父母想把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交由孩子來實現。
比如自己上學時成績不好,被同學鄙視,所以一味要求孩子考高分,用孩子的分數來安慰自己曾經的傷疤:“你瞧,我孩子學習成績這麼好,都是我教的好。”
*擔心孩子吃虧犯錯——
不允許孩子犯錯誤,生怕孩子一步走錯就毀了一生,這是每個父母都會有的擔憂。所以,很多父親願意當貼身保姆,替他做每一個決定,不讓他有犯錯的機會。但因為已經從長期的聽話服從中喪失了獨立承擔的能力,一旦失去父母的庇護,遇到挫折只能手足無措。
龍應台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這是我一直想表達的東西。我希望孩子成長的是能力,是見識,會因為這些得到認可,得到快樂,而不是一個失去自我、只會聽話服從的人。
和寶寶一起遊戲,開發寶寶的大腦潛能。
【孩子,你可以不聽話】
也許精心烹製的飯菜很有營養,可孩子就是不愛吃。
也許這些衣物品質很好,可是孩子卻覺得樣式呆板拘束。
也許費了好大勁爭取到的課外班補習,可是孩子卻覺得意興闌珊。
也許多方諮詢,替孩子精心挑選的專業大學,可是孩子卻覺得是種災難……
↓↓↓為寶寶挑選澳洲進口的魚油,幫助寶寶大腦發育
↓↓↓事與願違,又當如何?
比如你明明喜歡彈鋼琴,孩子卻選擇踢足球;比如你想讓孩子練習書法,他卻只喜歡原版動畫;比如我們希望他成為科學家,他卻只喜歡音樂。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成長的酸甜苦辣都必須由他們來嘗試,任何人無法替代。我們認為好的一切,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角度看世界,理解、尊重他們的選擇:他們成功,我們鼓掌;他們失敗,我們接納並引導——酸甜苦辣鹹組合在一起,才是生活真相。
畢竟,孩子的人生,要由他們自己來買單。
↓↓↓為寶寶買舒適的鞋子,羊皮軟底,讓寶寶健康成長
END
【羅羅有話說:】
隨著六六年歲漸長,她確實越來越有自己想法,從要上什麼培訓班,到出門穿什麼衣服,都很有自己的主意。
在瑞典到芬蘭的郵輪上,她參加遊戲因為不會英語,所以沒辦法答題贏獎品,回來就跟我說想學英語。雖然動畫,繪本都會有一些啟蒙作用,但我還是動了直接把她轉到雙語國際幼稚園的念頭。跟她商量,能不能換個有外國老師的幼稚園,可以很方便的學英語,以後跟我出國時就可以和別的小朋友直接溝通啦。她說,不想換幼稚園,現在的幼稚園她很喜歡,不想離開老師和她的好朋友們。
說真的,現在國際化社會,從小外語好,是會多些機會和方便。但我卻不會“為了她好”,一定給她轉更適合學外語的幼稚園。但我相信,在她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她也不會走的太糟糕。
尊重孩子,激發其內在動力,才能真正培養出他們為自己未來買單的能力,不是麼?
來源:六媽羅羅,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媽咪優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