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汽車界談愛恨情仇,我想大眾跟豐田這對歡喜冤家絕對是最矚目的。在過往,每當我談到大眾,總會有豐田的粉絲跳出來問“我大豐田放哪裡去了?”而每當我談起豐田,又總會有大眾神車黨跳出來喊道“豐田那破鐵皮跟大眾沒法比!”反應在銷量上,2016年上半年,大眾憑藉511.7萬輛的銷量,力壓豐田502萬輛的銷量,成為2016年上半年的全球銷量冠軍。能夠在輿論上做到群情洶湧,銷量上做到你追我趕的,試問除了大眾跟豐田,還有誰?
拋開豐田的政治因素,也拋開大眾的排放造假,無論你承認或不承認,大眾以及豐田都是對當今車壇作用最深的兩家車企。而這家車企的愛恨糾結,實際上也轉化了消費者在購車的選擇困難。舉個例子“家用車來說,選朗逸還是卡羅拉?”這個幾乎是每一個家庭消費者都曾疑惑的問題。那買一輛車,選大眾,還是豐田?
人們對於豐田以及大眾的觀念
許多的時候,人對一個品牌的印象往往成為了買車時的重點因素,這一點在大眾以及豐田身上尤為明顯。受惠於上汽大眾是國內較早成立的合資車企(1985年),國內消費者對大眾的品牌印象是極其深刻的。80年代後期,計程車公司開始大量採用桑塔納作為運營車輛,在計程車所產生的規模效應下,大眾逐漸建立了“扎實、耐用”的品牌形象。並且這一印象,有效地延續到了今天。
相比起大眾,豐田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較晚,但事實上,豐田亮相於中國也並非是咸豐年前的事情。由於1973年廣州交易會的接待需要,當時的周恩來總理特意向日本引進了200台的第四代皇冠,用於接待外商。作為當時我國規格最高的國際性貿易展會,接待用車的皇冠的受關注程度是極高的。同時,由於日本本土環境的影響,豐田多專注於小排量發動機的研發。在這種廣交會契機以及產品特性的作用下,豐田車省油、舒適的品牌印象也迅速在南方市場風靡起來。
大眾的優勢是什麼
在隨後的數十年時間裡,大眾以及豐田在設計以及製造技術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與此同時,兩者之間也顯示出了兩種不同的性格。不清楚是否地域的緣故,大眾和其老鄉—寶馬、賓士一樣更傾向於專注工藝技術。
簡單來說,在造型設計上,大眾更多地使用菱角分明的線條,切割感很強的曲面。也譬如中網的裝飾常常是與大燈的內部結構相融合的。這種設計能夠給予人品質感、高檔感、簡約感等感受。而這一種設計對衝壓工藝的精度、部件間結合度的要求的極高的,從這能夠反映出大眾對於高精技術的運用程度是要比一般的汽車品牌要更高的。
深入到機械層面上,渦輪增壓發動機、雙離合變速箱也是大眾所最先普及的。儘管前期技術的不成熟造就了不少使用過程中的故障,但經過不斷的改善,這類技術得以不斷完善,並且引領著整個汽車行業向前(譬如大眾的雙離合變速箱,就是世界公認技術最成熟的雙離合變速箱)。所以我們能夠看得出,大眾是一家以工藝技術(工科男)為導向,並且善於運用新技術的車企,幾乎每一輛大眾的車型都能夠符合以上的這兩點描述。
豐田的優勢是什麼?
而豐田似乎是執意要在省油這件事上,鑽研一輩子的。在去年,豐田宣佈與馬自達共同研發出了世界上熱效率最高的汽油發動機,這台熱效率高達38%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擁有阿特金森迴圈、EGR廢氣再迴圈技術、電動VVT和4-2-1排氣等多項先進的發動機技術。這種技術的先進性,甚至連以生產發動機著稱的寶馬也有點自愧不如。
甚至,在汽油發動機效率提升有限的情況下,豐田還另闢蹊徑開發混合動力技術。譬如自去年以來便火遍大江南北的“卡羅拉雙擎“,在去年油價飆升的時間裡,這種雙擎技術所帶來的低油耗的口碑得到了極大的傳唱。
當然,有許多的人會拋出豐田汽車之所以省油是因為鐵皮薄的緣故。但實際上只要花點心思上網考據一下,便能夠發現同為低配的卡羅拉以及朗逸,卡羅拉還要比朗逸的重量多上75KG。同時,要想在C-NCAP等權威碰撞測試當中拿到出色的碰撞成績,車身鐵皮就必定不能有太高的硬度(對行人的保護)。所以豐田車之所以省油,很大程度上是卻取決於在發動機技術。
選擇豐田亦或是大眾?
在造車理念上,豐田以及大眾是有著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亦充分地體現在每一輛豐田汽車以及大眾汽車身上。假如你更著重機械質感,我想沒有誰還能夠比大眾更合適你,無論是那個清晰的側面小倒角特徵線,亦或是那個能把換擋操作控制在眨眼之間的雙離合變速箱,都能夠給予你這種充分的體驗。而假如你是一個有強烈金錢觀念的人,那也沒用誰能夠豐田一樣為你省下足夠吃上一頓美食的油錢,那超高的熱效率、壓縮比可變的阿特金森迴圈,不會讓你有明顯的察覺,但這些技術都一一地反應在了你的油箱指標上。
不過在我看來,這兩個造成理念天各一方的車企在產品上都有著一個無比趨同的特點---極高的易用性。無論你開的是一輛豐田還是一輛大眾,你總能夠在上車之後順利、方便、熟悉等啟動它,並且開著它上路,儘管這是你第一次駕駛這一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