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閻良地區最後一個籠匠張建平埋頭在自家作坊裡做著籠。做籠這個行當一年四季都可以做,基本上沒有技術上的季節性,但是每到過年前,籠就賣得非常好,過了臘八,集市上籠的銷量非常大。故而,農閒的夏季也要加緊製作,積攢成品,以備冬季所需。
夏季做籠還有個好處,柳木圈經過充分乾燥定型,做的籠也比較結實。他說著,讓我和他一起站到一個倒扣過來的籠蓋上,確實感到很結實,承受力很強,他又炫耀地把籠圈立起來,讓我扶著站在籠圈上,結果,籠圈絲毫沒有損壞。因而,八月我要和大家說的手藝,就是這做籠。
“蒸”是最古老的食物加工方法,舌尖上的中國離不開蒸的技藝。想到蒸,就想到熱氣騰騰的農家廚灶,想到拉著風箱的柴火灶膛、想到鐵鍋、想到草圈、想到籠布、想到鍋灶上架起的一層層的蒸籠,想到蒸禮饃、蒸包子、蒸碗子、粉蒸肉、籠籠肉、蒸麥飯、蒸甑糕等等,每到年節,關中人家家戶戶要蒸上幾蒲藍幾百個花饃包子走親戚。
籠是個破音字,通常我們說籠有兩種讀音,lóng和lǒng,不同的讀音表示不同的器物。讀二聲的籠指蒸籠、籠屜,也指燈籠、鳥籠子、牛籠嘴等比較精細的以竹木編織的器物,讀三聲的籠指擔籠、糞籠、筐籠、老籠等器物,多以藤條、荊條編制,比較粗一點,引申出來的意思也有撚籠、籠絡等詞彙,籠和絡在這裡都是指羈絆牲畜的工具,再引申為駕馭、控制的意。
撚籠更有私底下整合各種關係之意。鄉村每到農忙前後還有一種特殊的“忙籠會”如同過節一般。籠匠就是專做籠屜的匠人,也做羅面的籮籮等器物。
普通人家都是二尺的鍋,除非制醋和熬糖的作坊裡是比這還大的連鍋灶。還有大鍋和腰鍋。蒸的時候,籠和草圈都要和鍋配套使用,其實鍋裡放上“甑箅”就可以蒸,但是因為鍋畢竟容積小,鍋蓋密封不嚴,於是才有了一層一層的籠的使用,有個有趣的傳說,竟然說籠也是韓信發明的,在打仗行軍埋鍋造飯時候,為了怕過多的炊煙暴露軍營目標,韓信教士兵以竹木製作炊具,利用蒸氣蒸煮食物,蒸煮乾糧亦更易保存,是為竹蒸籠的起源。
閻良有個三賢村,一路沿著機場路過了出了三個孝子的三賢村朝東走,分別有兩個村,一個叫炮張村、一個叫繩張村,今天要去的村就是繩張村,走訪的人就是繩張村51歲的制籠藝人張建平,他只上過小學四年級,15歲就拜師學藝了,不過不是學習制繩技藝,而是制籠,他的師傅叫張德,張師傅曾在西安竹笆市開籠鋪,60年代回到閻良,在街道開過籠鋪,後回到村裡。
張建平跟著師傅學了三年,畢竟是生在一個有手藝傳統的的村子裡,他學得很快。1980年,87歲的師傅張德去世了。張建平說師傅是把自己的一生的手藝毫無保留地傳給了自己,師傅說,一個品質好的籠,要保證你蒸饃好,保證你可以用30年。
36年來,他很少出門,一心制籠,可以說“不通世事”,我曾邀請他來西安,見一見來西安訪問的日本著名手藝人作家《留住手藝》的作者鹽野米松,他竟怕在西安迷路走丟,讓我大感意外,以為遇到了一個呆子。可是一提起制籠,他就像換了一個人,兩眼囧囧放光,他說,什麼樣的籠都難不倒他,眼睛一掃,就知道大概尺寸,手上就能拿捏得了。他不會別的,就會做籠,我覺得我可能遇到了一個“籠癡”,手藝人中確實有許多十分有個性的人。
他手不停歇,興致勃勃地給我介紹著,做籠的工序少說也有十幾道,先是裁剪籠帶做籠圈,用柳木、樺木等,柳木柔韌性好,彎曲度好,質地堅硬,經過長時間的蒸煮,也不易變形 ,不過一定要乾燥充分、定型充分,接下來是打籠眼、錐籠身,再下來是安籠帶,有些要用銃子銃眼,還有砸籠底、壓籠箅、打眼固定、安龍桄等工序。
陝西話蒸鍋裡的隔斷叫“鏡壁”,探訪了籠的製作,才知道,一個古漢字“箅”背後藏著一項古老的技藝,其實是“甑箅”,穿籠箅片也如卯榫一樣,籠的組合也是多層空心卯榫,“竹穿竹”恰恰如“木楔木”一樣,體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智慧。87歲的籠匠張德留給弟子最後的話,就是做一個好籠要讓人家用三十年,這才是自己的品質,這才是農耕時代真正的行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