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居家>正文

七個戶型修改案例 見證化雞肋為神奇

很多人買房時看中房子的價格,所以房子的戶型相對來說存在著問題。人們通常利用有限的空間來改變這種雞肋的格局,小戶型改造的經典案例,讓你大開眼界,看看人家的雞肋戶型改造,別再抱怨你家的房子戶型有問題了!

案例一:打破規則 巧省空間

雞肋:不知道鞋架應該放在哪裡,不知道餐廳應該置於何地。

傳統觀念中,鞋櫃應該放在玄關,但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最先考慮的是因地制宜,而不是硬邦邦的規則。這間房的客廳結構特殊,設計師將鞋櫃內移,把入門左手邊的位置留給餐廳。看看這樣的局部改造是不是就另有一番感覺了呢~

【局部裝修】

案例二: 一眼看遍客、餐、廚

雞肋:大片空間,無從下手,稍有不慎就會產生浪費。

調整廚房與衛生間的門:將衛生間的門改為推拉門,避免與玄關空間衝突;將廚房的門轉移至與客廳相對,讓客廳、廚房、餐廳一眼看遍。人從大門走入,經過一段短暫的走道,便可看見客餐廚三者通透的場景,會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客廳翻新】

案例三:今天想在哪裡用餐?

雞肋:廚房不開放,陰暗的走道難見陽光;廚房開放,面向兩扇門,也沒什麼意思。

既然“開放”與“不開放”是個問題,那就採取一個“折中”的辦法吧。巧用“半開放式廚房”概念:在廚房開口處設置了一處精巧的吧台。如果業主過著二人世界的生活,那麼吧台也可以實現就餐功能;如果今日就餐的人較多或菜品較豐盛,那麼就請移步餐廳,盡情享用。

【廚房改造】

案例四:沙發也能因地制宜

客廳的亮點在於沙發呈鈍角展開,與房間形狀完美貼合,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物盡其用,即使房間面積再大,也不捨得浪費任何一寸。沙發的大小要根據家裡客廳的大小來決定,不要因為看中了沙發的樣式或者是品質來選擇大小不適合的尺寸。

【沙發】

案例五:讓廚房為家庭調味

廚房與客廳面積較小,整體感覺比較悶。將廚房打開,別出心裁地用一張半圓形的餐桌連接了廚房與客廳,將這兩塊空間結合在一起。開放式廚房是增進家庭成員關係的一劑調味品。試想一下,無論是婆婆下廚還是兒媳下廚,她們的丈夫總能在旁與她們搭上兩句話,日後如果有了小孩,孩子在客廳玩耍時,媽媽或者祖母也能在廚房監護。

【餐桌】

案例六:消滅走道 絕不留白

入門處的走道用作廚房,這就是一種消滅的方法;客廳的走道裝上電視,增設餐廳,這也是一種消滅走道的辦法。臥室門外的走道雖然不能佔據,但牆壁上可以掛上幾幅畫或做成照片牆,增加美感,讓這一處空間成為一道風景。

【掛畫】

案例七: 巧用透屏 隔而不斷

入門處較為狹小,一進門就看見一堵牆,那就用隔斷來增加空間的層次性~

【牆鏡】

在玄關處增設一面牆鏡,瞬間讓空間在視覺上增大了一倍,豁然開朗;·引入“透屏”概念,將主臥室門旁的牆壁調整為透屏,既能起到區域劃分的作用,又可以讓視線通透,避免產生“曲曲折折”的不適感;·在電視後方巧設櫃子,既不影響功能性與實用性,又增添了美觀性。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