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翻六坐八爬”是對孩子生長發育一般規律的通俗概括,可有些孩子在8個月的時候仍然不會爬,而有些孩子卻沒有經歷”爬“的階段就會走了。
那麼這些情況都正常嗎?不會爬先會走是不是說明寶寶更聰明?今天,袋鼠麻麻就跟你聊聊:關於寶寶爬行,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關於寶寶爬行 家長最關注的2個問題】
18個月不會爬說明寶寶發育異常?
相關專家表示,爬行並不能作為寶寶發育的準則,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水準不同。
一般來說,孩子8個月就會爬了,但有些孩子會比較早,6個月就會爬了,而且爬得還很好。而有些孩子則到10個月或11個月的時候才能學會爬。所以,只要寶寶的其他發育並未落後,即使到了8個月仍不會爬也不代表寶寶發育異常。
但如果寶寶會坐、會爬、會走的時間明顯落後於同齡的孩子,或者即使爬行起來,姿勢也很怪異,表現為四肢屈曲,臀部高於頭部,抬頭困難,雙上肢不能支撐身體,那就要警惕寶寶是否患有小兒腦癱了,需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2不會爬先會走的寶寶是天才?
有調查顯示,不會爬就會走的孩子比例高達24.4%。很多家長以為這是”高智商“的表現,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孩子自身的原因:
有些寶寶的腿部力量很強,而且不願意學爬,因此很容易就學會走路了。
(2)家長的原因:
有些父母擔心爬行會弄髒孩子、累著孩子,更怕孩子因為學爬而摔著、碰著。當寶寶剛想爬時,就立刻將他抱了起來。
還有一些家長喜歡把孩子早早放進學步車中,讓他們自己學習走路,看起來既安全又衛生,父母也省心省力。但隨著孩子年齡地增長,特別是在入學之後,你會發現與多爬行的孩子相比,這類孩子在動作協調性等方面差很多。
▼小百科推薦:米樂魚 嬰兒衣服 和尚服 初生嬰兒衣服
【學會爬行對寶寶大有裨益】
很多家長覺得寶寶會站會走就可以了,至於會不會爬無所謂。袋鼠麻麻提醒各位家長,爬行動作雖簡單,但對促進寶寶肌肉、骨骼甚至是大腦的發育乃至身體器官的協調性都有好處。
1可促進肌肉及骨骼的發育
寶寶爬行時,頭頸抬起,胸腹離地,要用四肢來支撐身體的重量,寶寶的胸、腰、腹、背及四肢的肌肉會因此得到鍛煉,進而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更為站立和行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小百科推薦:小藍羊童鞋2016秋季真皮寶寶鞋嬰兒鞋子0-1歲學步鞋男女童軟底鞋
2可促進大腦的發育
雖然沒有資料表明會爬的孩子一定比不會爬的孩子聰明,但爬能促進寶寶腦部發育已被醫學界公認。
這是因為大腦的發育並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接受並整合來自小腦、腦乾等腦部組織的刺激而發育起來。而爬是全身的綜合性動作,需要全身很多器官的參與以及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因此,爬對腦各部分發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並且可以治療受傷的大腦。
3有利於自信心和個性的培養
寶寶在爬行過程中會不斷探索周圍的世界,這有助於激發孩子觀察、瞭解外界事物的欲望,培養他的好奇心,使他在以後的成長中更樂於探索。而且,“摸爬滾打”也有助於鍛煉寶寶的意志和膽量,有利於自信心和個性的培養。
既然爬行有那麼多好處,那麼家長們該如何引導寶寶在適當的時候開始實踐爬行這一課呢?
【正確引導寶寶爬行需掌握3點】
1給寶寶提供適合爬行的場所
想要寶寶學會爬行,首先要給他開闢一個適合“摸、爬、滾、打”的場地,這個地點當然不能是狹小的床,而應該是一大片鋪有地毯或軟墊的空間,最好是選擇在地板上面鋪設軟墊,而且軟墊要有一定的厚度,這樣才能避免寶寶發生意外。
2做足安全措施
寶寶爬行的地點一定要徹底打掃,務必保證清除了一切體積小卻可能吞下肚的物品,比如硬幣、鈕扣、髮夾等。
其次,寶寶在爬行過程中還可能會將小手伸進插座,或是拉扯桌布、電線導致熱水瓶、花瓶等物品砸落,因此,家長一定要在旁時時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此外,尖銳的桌角或者是櫃子角,對學爬的寶寶來說簡直就是 “危險地帶”。為了將傷害降到最低,家長最好讓寶寶遠離這些物體,或者是將所有的桌角或櫃子角套上護墊。
3掌握正確的方法
訓練寶寶爬行時,家長可先讓寶寶趴下成俯臥位,把頭仰起,用手把身體撐起來,把寶寶的腿輕輕變彎放在他肚子下面。家長可在寶寶的面前放一些會動的、有趣的、色彩鮮豔的玩具,引逗他爬行。
有些寶寶在爬行時身體抬不高,家長可用圍巾提起寶寶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待寶寶四肢肌肉結實,能支撐身體重量時就能漸漸學會爬了。
還有些寶寶一開始會出現倒爬現象,家長可以用手掌頂住他的小腳板。這時,寶寶會蹬著你的手往前挪動。
【袋鼠麻麻有話說】
爬行的重要性已經被很多研究所論證,成長還是需要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得好。但如果寶寶會爬得晚,家長也不要急躁,耐心引導同時,仔細查找原因,不要讓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哦。
來源:醫知袋鼠,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親子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