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度揭秘:說說奶粉工藝那些事

依據《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工藝包括幹法工藝、濕法工藝和幹濕法複合工藝。在此次新政審核中,聖元、澳優等13家新興企業均標為幹法工藝,飛鶴、搖籃、等27個品牌的老工廠則採用濕法工藝, 包括貝因美以及飛鶴、惠新廠等在內的42家企業採用的則是幹濕法複合工藝。

在羊奶粉品牌中,除了歡恩寶採用幹法工藝以外,其他企業基本都採用濕法工藝。那麼,既然這三種加工工藝所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均符合國家標準,為什麼大家還是對三種工藝意見紛呈,導致整個輿論導向也是變化反復,莫衷一是?所以,接下來我們將起底行業內幕,深入對比、科學分析,看看到底哪種工藝才真正代表了行業的未來。

▼濕法工藝

所謂濕法工藝指在鮮奶中進行各原輔料混合,經均質、殺菌、濃縮、噴霧乾燥、包裝得到嬰幼兒配方乳粉,其流程為原料乳→淨乳→殺菌→冷藏→標準化配料→均質→殺菌→濃縮→噴霧乾燥→流化床二次乾燥→包裝。

許多宣傳濕法更好的企業,都在強調一點,那就是濕法奶粉用鮮奶為原料生產,更為新鮮,奶粉均一性更好。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濕法工藝存在熱耗損的缺陷,高溫乾燥導致熱敏性成分被破壞,這是濕法必須面對的問題。

目前,濕法工作主要通過提高添加量來彌補熱耗損,使營養成分達到一定的範圍值,這與國家“標明準確含量值” 的要求還是有差距的。另外,我們從奶源方面來考慮,牛奶的產量會因為多種因素產生波動,產奶量更不可能因為市場銷量迅速增加而快速變動,三鹿事件正是基於這一原因產生的。這個問題,在羊奶粉行業則是更為明顯,因為奶牛或奶山羊只有產小牛(羊)後才能泌乳,奶牛的繁殖特點為全年散發性☆禁☆交配和分娩,

所以奶源供應相對穩定,而山羊的繁殖具有季節性,以秋季最為集中,產奶期為7-9個月,5-7月是產奶高峰期,每年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不產奶。

所以在這個階段內,多數濕法工藝企業都會採用全脂奶粉或脫脂奶粉複溶于水生產嬰幼兒配方羊奶粉,較之以鮮羊乳為原料生產的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以復原羊乳生產的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經過兩次高溫處理,營養成分損失更大。

所以,無論是從商業還是營養的角度,濕法工藝必然將被逐步淘汰,關於這一點,從此次審核中大量未通過的企業名錄中可以得到有力佐證。而濕法工藝企業升級的趨勢,也是目前行業內最普遍的工藝,便是幹濕法複合工藝。

▼幹濕法複合工藝

所謂幹濕法複合工藝是指在鮮奶中進行大部分原輔料混合,經均質、殺菌、濃縮、噴霧乾燥後,再添加部分輔料,經包裝得到嬰幼兒配方乳粉,其流程為原料乳→淨乳→殺菌→冷藏→標準化配料1→均質→殺菌→濃縮→噴霧乾燥→流化床二次乾燥→標準化配料→包裝。

雖然在此次審核過程中,標注為“幹濕法複合工藝”的企業數量最多,但是事實上其中的大部分企業將在三年以後變更為幹法工藝。因為這次乳業重審細則中明確規定:幹濕法複合工藝,其濕法工藝生產的基粉和添加部分配料的幹混,應在同一廠區完成,在過渡期內允許同一集團的濕法和幹法工藝在不同廠區。

換言之,一些在A地收購小型牧場,B地建造大型工廠的生產企業將無法再鑽政策的漏洞。而這也就引出了幹濕法複合工藝的問題所在。正如前文所說,比如雅培在嘉興的工廠、貝因美在余杭的工廠等,由於技術、物流、人力資源等方面的限制,許多大型生產企業不可能全部臨近奶源地。

再加上濕法工藝中存在產奶量、產奶時間等問題同樣會對生產企業產生影響,在自產奶源無法滿足生產企業所需的情況下,再加上企業對自產奶源的自檢流程,必然就存在著“以次充好”、“以牛充羊”等隱患。

▼幹法工藝

所謂幹法工藝指所有原輔料成分在乾燥狀態下經稱量、殺菌、混合、包裝得到嬰幼兒配方乳粉,其流程為原輔料→備料→進料→配料(預混)→投料→混合→包裝。

幹法工藝在營養上的最大優勢在於不經過二次高溫處理,僅通過提高生產車間的潔淨度、隧道殺菌和臭氧殺菌等控制微生物污染,可以達到國家的標準值要求,營養成分損失較小。

從這個方面來講,幹法工藝優於濕法工藝。而幹法工藝作為全球化時代中當代商業模式發展的產物,目前已經在國際範圍內得到廣泛認可和運用,不僅擺脫了產奶季節、產奶量等不可控因素地影響,其勝出的核心優勢在於更為簡潔的商業流程有利於生產企業對奶源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更便於在全球範圍內篩選優質奶源。

所以,只有真正深入瞭解行業發展現狀,洞察行業發展未來,就會看種種滿是粉飾的觀點,並且真正理解:純幹法生產工藝才是在全球化佈局的必然產物,因為只有幹法工藝才能夠整合全球範圍內的各種優勢資源,幹法工藝也是未來大中型乳企集約化生產的必然趨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