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層究竟選哪層?樓層選擇有門道

隨著對土地利用率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剛需購房者的大占比需求,高層一直以來是樓市中最常見的樓盤類型。所以對大部分購房者來說選擇樓層也是在購房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抉擇步驟。高層是越高越好?還是中間層最合適?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高層中不同樓層的優缺點,讓大家能在購房時更加清楚自身的需求

【小高層VS高層】

或許在很多購房者的概念中超過8—10層以上便算是高層了,其實不然。一般來說,人們把8層至12層的建築稱為“小高層”,小高層是在考慮建築防火規範和城市土地使用效率與經濟的同時,由於設置了電梯,舒適性較好,兼顧了多層與高層住宅的特徵。小高層有多層親切安寧、房型好、得房率高的特點,又有普通高層結構強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觀係數高,污染程度低等優點,很受購房人歡迎。

高層的普通意思是指具有較多層數高度較高的建築,但是具體達到何種程度算作高層,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規定。一般來說12層以上便算是高層建築了。

高層建築由於其特殊性,具有迥異于普通建築的特點。

結構高層建築是現在科學技術的產物,傳統的木、磚、石材料以及結構基本上很難滿足要求,除非不計成本不惜代價。高層建築一般以鋼材和鋼筋混凝土為建造材料,通常採用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筒體結構甚至筒中筒結構形式,以保證建築的整體結構強度。

【高層住宅選擇幾層最合適?】

當涉及到選擇樓層這個問題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內容就非常多了,很難去斷言那個樓層就是最好的,我們只能去選擇不同樓層之間的優劣勢:

先說說一般不被購房者尤其是年輕購房者看中的低樓層吧, 一樓到三樓, 離地面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要說心理上舒適,這裡是最好的;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一層到三層離地面很近, 雖然得到心理上的舒適感,但是低層空氣迴圈減緩、陰影和濕度大、通風不好的樓區污染也 比較嚴重。

一般人會認為,三層是最理想的,而恰恰正是這裡集結了大量有害物質。

四層、 五層的有害物質就少得多,因為它們開始下沉或水準方向消散。

8-11 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 ,其實 由於“峽谷效應”的影響(“峽谷效應”指的是周邊有公交幹道或工廠、以及高樓密集的住宅) , 在街道風的作用下, 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 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再往上看的樓層在國內往往熱度更高。但是,專家建議,購買樓房時空氣品質反而更差。而且,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症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臟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選擇高層樓房時更要謹慎。此外,久居高樓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也非常不利,可能會導致他們不愛活動、性格封閉等。

因此,總結一下:

一層 優:當發生意外時,比如地震、倒塌、火災等事故,一層當屬最安全的樓層了。這種情況下,如果外窗沒有安裝用於防盜的欄杆,從一層的房間內逃生就簡單一些。劣:一樓最不安靜,如果臨街,受路上的汽車尾氣、揚塵污染最重。在一些老小區,地下室還會返上來潮氣,而且更易受到蚊蟲的侵擾。(此外,一樓還最易遭盜竊。)

二層 優:相對一樓來說比較安全,尤其是對那些有小孩的家庭而言,更是如此。劣:和一樓的不足之處一樣,二樓的樓層也稍低了一些。

三層 優:綜合各方面因素,如果是普通老式的五、六層樓高的住宅,三層是最理想的。劣:一般老式樓房沒有電梯,人可以很輕鬆地爬三層的樓梯,但若是抬洗衣機、沙發等,就沒那麼簡單了。

四、五、六層 優:從環境的角度來看,安全性最好。劣:如果沒電梯,老人上下樓是個難題。

七層 優:對於高層住宅樓來說,七層是“黃金樓層”段。這個樓層安靜,不受汽車尾氣等影響,並且也不至於讓人達到恐高的程度。劣:七層及以上的樓層,對有心血管病、胘暈的人來說,不適宜居住。

八到十六層 優:從八樓到十六樓及以上樓層,是最明亮的樓層。最高的樹也達不到這個高度,因此光線不易被遮擋。劣:如果在這幾層上下有排放廢棄物的管道,那麼這幾層所受的影響是最大的。

十六層以上 優:視野最好,空氣最清新。住宅樓暖氣是往上升的,所以十六層以上最暖和。劣:發生火災時不易逃生,並且火災散發的有毒氣體都是由下向上擴散的,因此是最危險的樓層。

頂層 優:發生火災時,可以從房頂施救。一些樓房頂層還加裝了附屬設施,更增加了施救的可行性。劣:在一些老的社區,高層住宅樓一般水壓較小,有時會出現停水的現象。

所以總而言之,並沒有絕對的最佳樓層,大家在選擇的過程中需要考量的要素特別多:如家裡是否有老人小孩、家人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社區周邊環境如何、區域安全性如何、社區物業服務是否及時等多個方面去綜合考量後才能選出最適合的樓層。祝每一位購房者都能挑選到最心儀的房子以及樓層,不在購房過程中留下遺憾。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